安流镇低坑村通过“以田折股”“小田变大田”等形式,由合作社统一流转经营,形成规模效应。(李嘉森 摄)
时至5月,五华县安流镇低坑村的农事依然繁忙,该村通过“小田变大田”流转的田地收完南瓜后,又马不停蹄种上了水稻;离低坑村不远的石门村,则在积极探索“土地整治+新农村建设”模式,在取得户主支持、完善方案的前提下,拟拆除3栋老屋,通过引进国企和资金,腾挪2800平方米闲置、零碎建设用地在村沿河岸新建公寓,促进土地资源高效配置。
这是五华县安流镇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以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省级试点为契机,以腾挪农村建设用地资源和农用地规模化流转经营为重点,着力探索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与产业发展、乡村振兴、粮食安全、城乡融合、生态修复等工作结合新路径,助推镇域腾空间、增耕地、优生态、强活力的有力探索和尝试,并逐渐取得了喜人成效。
小田变大田
促进复耕提升效益
“眼前正在插秧的那一片地,约一亩多,之前户主就有三四户,而且因为零散、耕作不便、效益低下等原因撂荒多年。”在安流镇低坑村,曾经撂荒多年的土地又重新复耕起来。该村党委书记、主任李鑫洲告诉记者,该村通过“以田折股”“小田变大田”等形式,将土地承包经营权转化为股权,由合作社统一流转经营,形成规模效应。
记者了解到,去年以来,由低坑村党委领办的低坑股份经济合作联合社大胆探索“股份田”入股发展模式,与五华县复兴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合作,集约了130亩土地用于发展富硒板栗南瓜和水稻轮作种植项目。项目由农业发展公司进行运营,所获纯利润的20%归合作联合社所有。去年,合作社获得分红6万多元,并带动一大批村民获得租金、分红和务工收入等。
“零散的土地,在耕作过程中难以满足规模生产和统一管理,自然也难以形成良好效益。”梅州市自然资源局挂职安流镇干部李伟宏介绍说,开展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在农用地整理方面,通过把生产资源集聚到一个主体进行统一生产和管理经营,利于形成规模,创造更多收益。
据介绍,除低坑村外,安流镇其他村也积极发动群众支持和配合土地整治,推动适度规模经营,做大做强特色高效农业,用心探索“土地整治+产业发展”模式,不断提升土地利用效益。
巧用腾挪术
盘活更多建设用地
近日,在自然资源部门和镇村指导支持下,安流镇石门村正准备谋划实施一个老宅拆旧、异地建新项目,得到了户主的积极配合和支持,为安流镇探索“土地整治+新农村建设”模式找到了突破口。
石门村拆旧建新方案。(赖锋 摄)
“拟拆旧建新的老宅有3栋、面积约2800平方米,涉及22户村民。”石门村党支部书记、主任朱赛标介绍说,老宅常年闲置,比较浪费。上级部门在充分调研基础上,选取石门村为试点,探索农村“空心房”整治,解决建设用地布局无序化问题。“户主都非常支持配合,目前建新方案也基本敲定,拟在村口重新规划新建公寓,拆旧的地方则进行复绿美化”。
据介绍,石门村拆旧建新项目拟统筹国开行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项目贷款资金1亿元,同时引进本地国企统一规划开发,集中建设3栋36套公寓用于优先安置拆除老屋涉及的22户村民,以及完善基础设施、提升人居环境等。安置后剩余公寓对其他符合条件的村民出售,保障所在村群众户有所居。对自愿退出宅基地使用权的,腾退的用地通过分享增减挂钩(拆旧复垦)指标交易给予补偿。
“石门村作为五华县域内建设用地腾挪示范的第一个项目,想通过这个示范项目,认真探索高效可行路径,来盘活五华县内的废弃、闲置和一些低效建设用地。”李伟宏介绍说,接下来安流镇将紧紧依照《梅州市推进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实施意见》,通过腾挪,促进土地资源高效配置,为五华高质量发展提供土地要素保障。
梅州日报记者:赖锋
编辑:李子莹
审核:蔡颜颜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