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海上新广东,打开了怎样的“大格局”?|年中经济观察

时值盛夏,江门新会崖门水道海风徐来。南洋船舶工程有限公司(下称“南洋船舶”)的码头机器轰鸣声不断,两艘停靠在岸边的“南洋型”散货船,交付在即。

尽管马力全开,把每艘船的生产周期从15个月压缩到8个月,南洋船舶手头订单的交付排期仍排到了2026年。

造船业因集钢铁、机械、电子等50多个行业为一体,被称为“综合工业之冠”。今年以来,广东造船业延续向好态势,不少企业订单爆满,全省前5月船舶出口同比增长76.6%。

除了船舶制造业的火爆,各地海洋牧场、海上风电等项目也落子频频。全省最大的养殖平台“恒燚一号”交付投产,全球单体容量最大的漂浮式风电平台“明阳天成号”在广州南沙完成安装。

海洋孕育生命、联通世界,既是自然资源的宝库,更是高质量发展的战略要地。广东海洋第二产业产值在全省海洋经济生产总值中占比约三成,海洋制造业增长势头强劲,成为带动全省海洋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海洋GDP连续29年居全国第一的广东,正站在从海洋大省向海洋强省转变的关键节点。向海而兴,向海图强,第一经济大省打开广阔空间,力求在打造“海上新广东”上取得新突破。

从陆地向海洋

“格局”打开天地宽

全球排名前列的船厂,往往底蕴深厚。南洋船舶成长为广东最大的民营船舶制造企业,却仅用了不到20年时间。

财务总监朱继雷亲历了南洋船舶的快速成长。在他看来,企业的成功秘诀,在于长期专注灵便型散货船这一款产品,不断提高技术水平和生产效率,抓住了几次上升周期的市场机遇。

这恰好与广东海洋经济发展同频。过去三十年,广东加快向海洋进军,海洋经济迎来腾飞。

位于南海之滨的广东,海洋资源“家底丰厚”。4084.48公里大陆海岸线长度居全国首位,42万平方公里的海域面积是陆地面积的2.3倍。

从南宋的“南海一号”再到下南洋的“红头船”,广东人向来不惮与海洋“打交道”。然而,受限于早期的开发能力,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广东海洋经济局限于传统渔业等领域,开放程度远远不足,海洋资源优势未能充分发挥。

改革开放以后,随着经济活动日益活跃,广东土地资源日趋紧张,珠三角地区的土地开发强度已逼近极限。从陆地转向海洋,成为广东促进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

1993年6月,广东率先在全国以省委、省政府名义召开全省第一次海洋工作会议,首次提出“大力发展广东海洋产业”,一系列支持海洋开发的优惠政策接连推出。

船舶制造业、海水养殖业、海上风电……这些产业迎着澎湃海风,快速起步、发展壮大,并在今后的广东海洋经济中扮演重要角色。

从2003年海洋产业总产值为2250亿元,到2023年海洋生产总值已接近2万亿元,广东海洋经济规模体量在二十年时间里实现了飞跃式增长。

“格局”打开天地宽。从珠江出海口向南,广袤的伶仃洋联通粤港澳三地,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全面提速,去年大湾区经济总量突破14万亿元,以不到全国0.6%的国土面积,创造了全国1/9的经济总量。

回过头来看,如果没有迈出从陆地向海洋的关键一步,就没有海洋经济第一大省的跨越,也难以打造举世瞩目的国际一流湾区。

挺进深远海

经略远洋背后的制造力量

今年年初,广东在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上发出“向深海挺进”的号召。这一号召缘何而来?

看自身,经过近三十年迅猛发展,广东近海可供开发的空间和资源已相对有限,特别是近海渔业资源逐渐衰退。深远海,才是广东发展海洋经济的“资源宝库”。

看全球,海洋产业竞争日益激烈,海洋科技、产业升级,让涉足深远海从不可能变为可能。深远海也因此成为世界海洋强国和广东、山东、江苏等海洋大省重点布局的前沿阵地。当海水变为“深蓝”,广东如何保持领先?‌

底气来自制造业:广东在海洋制造业、海洋科研等领域同样有突出优势。在海工装备等海洋“重器”的支撑下,广东具备了劈波斩浪、向深远海挺进的能力。

作为海水养殖行业的“老兵”,广东海威农业集团有限公司(下称“海威集团”)董事长刘定切身感受到,眼下正是布局深远海的成熟时机。

“国家号召发展深远海养殖,广东要培育万亿级现代化海洋牧场产业集群,这是千载难逢的大机遇。”他说,两年多来,海威集团在湛江先后投放了“海威1号”“海威2号”等深远海养殖平台。

把造价动辄数千万元的深水网箱投放到风高浪急的深远海,企业信心来自哪里?

把复杂的难题分解成简单的任务,并快速复制已有的成功经验,迅速缩小与先行地区的发展差距,广东过去在制造业其他领域的成功经验,同样适用于海洋产业。

海威集团董事长助理陆圳祥介绍,“海威1号”“海威2号”两个养殖平台在建造过程中,借鉴了广东在船舶制造、海洋工程等领域的成熟技术和经验,又结合海洋牧场的特殊需求进行了优化和创新。

一位海工装备制造业的业内人士表示:“深水网箱建设是近几年出现的新需求,但过去广东在海上风电平台建设积累下来的丰富经验,可以迅速转化运用于这一领域。”

与海水养殖业相比,广东的海上风电产业更早开始在深远海布局。

湛江徐闻罗斗沙海域,广东制造的国内首台深远海浮式风电装备“扶摇号”的扇叶迎风转动,风电能源源不断输送回岸上。

参与研发建造的广东海装海上风电研究中心有限公司负责人倪远翔介绍,“扶摇号”实现了一级部件100%国产化,整个装备的生产制造流程基本在广东完成。

距离“扶摇号”完成安装仅仅不到两年,全球单体容量最大的漂浮式风电平台“明阳天成号”便在广州南沙建成亮相。

省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前5月,全省海上风电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2.8%。

明知风高浪更急,却偏要向更险更难处去。挺进深远海,是一种战略定力,也是广东从海洋大省向海洋强省转变的必修课。

陆海统筹、山海互济

打造海上新广东

广袤的海洋蕴藏着无限的发展潜能。过去三十年里,广东海洋经济与全省经济总量同步增长,海洋生产总值长期占全省经济总量超十分之一的分量。打造海上新广东,是实现“再造一个新广东”的必由之路。

打开广东的海洋经济版图:14个沿海城市,海洋产业各具特色、优势互补,共同构建了广东的现代海洋产业体系。

比如,广州、江门等地擅长船舶制造,深圳海洋电子信息产业发展迅猛,湛江、阳江等地在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海上风电项目上落子频频,揭阳等地近年来大力引进海工装备制造、石油化工产业。

如今,这些产业领域已成为各地培育海洋新质生产力的新赛道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点。今年一季度,广州船舶出口额同比增长约44.2%,同期揭阳绿色石化产业增加值同比大增136.5%。

分区域来看,粤东、粤西地区的海域面积占全省近七成,大陆岸线占全省超过六成。陆海联动,为地处一省之两端的两大区域产业协作打开更广阔的想象空间。

不久前,全省最大的养殖平台“恒燚一号”正式投产。除了养殖水体总计6万立方米的巨大规模,其投产意义还在于背后的区域联动:这一“超级网箱”最终在粤西湛江投产,生产建造却是在往东七百多公里外的揭阳惠来完成。这是粤东地区的海工装备制造业和粤西地区的海水养殖产业,沿着漫长海岸线实现的一次“梦幻联动”。

在“百千万工程”深入实施的当下,这样的跨区域产业协作还会越来越多,也将带动广东沿海各地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而随着广东海洋产业转型升级,产业链不断延伸,带动一二三产共同发展。

以现代化海洋牧场为例,广东海洋大学副校长宁凌指出,这一创新的养殖模式可以与新能源、休闲旅游等产业业态有机结合,这不仅能有效利用海洋资源,更能为周边地区经济发展创造丰富机遇。

陆海统筹、山海互济,海洋经济的强劲脉搏不仅能够拓展经济纵深,也将为全国经济第一大省、海洋经济第一大省挑起大梁增添底气。

编辑:李佳雨(实习)叶晓洋

审核:张英昊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