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视界丨30载矢志不渝,匠心造“松”景!

初冬一场小雨过后,平远大柘镇东兴村弥漫着泥土芬芳。走进当地有名的赏松园林——听松庐,但见满目苍翠,旖旎多姿的盆景风光宛如世外桃源。晚风掠过葱郁松林,松风簌簌,更生“山静松风远”的诗境。这里是广东最大的山松盆景创作基地之一,现存山松2000余株。记者日前在此见到钟情山松30余年的园艺师刘正航,逐渐揭开眼前“山松奇景”的创作故事。

盆景艺术作为中国传统艺术之一,受到人们广泛喜爱,“山松盆景”更是其中当之无愧的珍品。“山松又叫马尾松,在岭南是一种常见树木,可是用作盆景材料却非常少,因为它成长缓慢,制作跟养护过程麻烦,成活率较低,鲜有园艺师敢于尝试,所以一株山松盆景的诞生极为不易。”正在后院和工人们一起蟠扎(用金属丝通过缠绕、捆绑等方式固定树木枝条达到塑形作用)的刘正航向记者介绍说。

刘正航的山松盆景作品。

“刘师傅,货到了!”说话间,一辆小货车从村道驶来,刘正航前几日从市场上淘来的松桩如期而至。他先不忙抬松,而是跳上车,左看右瞧,直到找到松树生长的最佳“角度”,才一鼓作气,与众人合力将松桩抬进园内备好的土坑中。细瞧栽松的土坑,内里更有“乾坤”:一圈塑料膜控制着松树根部生长;泥土混入煤渣增加松树成活率……一番工夫过后,松树总算栽完,却只算开了个头。“山松盆景制作分采桩、栽种、管理、造型,前后至少花费十年时间。”刘正航说。

刘正航和工人们把松桩栽入盆中。

泥土混入煤渣增加松树成活率。

独具匠心的手艺亦须时间沉淀。雨后阳光乍现,刘正航带着线、剪、钳、锯等10余种工具返回院子,为记者展示盆景创作中最关键的“造型”手艺。他挑选好一株入盆树龄十余年、已育茂盛的松桩,胸有成竹,刀雕线扎,扭截取舍,将原本平淡无奇的松树逐渐变景。“我今天展示的是带枝、切口等工序,等松树进一步定型后,还有逼芽、控针等难度更大、周期更长的工序。每棵树的每个阶段都要大半天的工夫。”刘正航擦着额头的汗水说。

刘正航带着线、剪、钳、锯等10余种工具返回院子,为记者展示盆景创作中最关键的“造型”手艺。

刀雕线扎,扭截取舍,原本平淡无奇的松树逐渐变景。

树木方需十年,一名园艺师的成长也颇为不易。40多岁的刘正航自高中起就对课本上“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松树着迷。2004年,他辞去城市造纸厂工作,回到家乡专研山松盆景创作,赴全国各地访师求学,慢慢将家门口的松树培育到2000余株。“我把养松当作毕生的爱好。早些年为了栽松,我和妻子甚至在县城大街小巷捡了7年煤渣。”刘正航回忆说。30年日就月将,东兴村“听松庐”名声渐响。今年10月,广东省盆景协会在此举办山松盆景创作研讨会,并为岭南盆景网平远联络站挂牌揭幕,吸引各地盆景爱好者300多人参加。刘正航师承岭南盆景艺术名师何焯光,作品也多次入选省、市盆景展。

2004年,刘正航辞去城市造纸厂工作,回到家乡专研山松盆景创作,赴全国各地访师求学,慢慢将家门口的松树培育到2000余株。

近年,随着乡村振兴战略不断深入,山松盆景创作也从刘正航的个人爱好转型为绿色产业。“盆景艺术作品市场前景广阔。山松更具有适宜当地种植,占用耕地少,产品附加值高等优点。在政府的引导下,我正计划完善山松盆景供销产业链,带动山松盆景培育、创作成为令当地村民受惠的生态富民产业。”刘正航笑着说。

本报记者:傅思林

特约记者:朱双玲

摄影记者:钟小丰

编辑:黄振韬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