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四军移师石正贯彻九月来信
●杨旭辉
1929年11月1日,正值平远石正圩日,到处是熙来攘往的人群,又恰逢当地“五显大帝生日”做会景,街上搭台演戏,非常热闹。上午十时许,红四军先头部队已到达石正中学,群众和学生从石正中学往石正圩方向涌过来,有人气喘吁吁地大喊:“大兵……大兵来了,快跑,快跑!”人群开始骚动起来。不一会儿,朱德、陈毅、朱云卿等率领红四军三个纵队从梅县梅西龙虎陆续抵达石正圩。由于当地群众对工农红军缺乏认识,他们畏军如畏虎,听闻消息,纷纷歇业关门,争相逃避。但过了好久,并没有发生像过去军阀部队那样拉夫、掠夺、扰民等现象。红四军军纪严明,对群众秋毫无犯,不拿群众一针一线,态度和蔼。不到两个小时,石正就恢复了正常秩序,商店正常营业,学校师生先后回校。
红四军军部和领导人驻在平远石正天主教堂(现石正小学),部队有的驻扎在石正中学和附近乡村农家,大部分则在中东、坪上、圩镇直至安仁沿路野外扎营。红军政治宣传人员贴出安民告示,在墙壁上书写了很多革命标语,还在石正圩召开群众大会,宣传我党我军的政策主张和革命道理。朱德军长还亲自到石正中学向师生作了题为“要为革命读书,读书不忘革命”的报告。红军亲切地叫同学们为小同志,陪同学们打球,教唱革命歌曲。
当晚,刚从上海返回红四军不久的陈毅,在石正天主教堂紧急主持召开红四军前委扩大会议。红四军于1929年10月中下旬,按照中共中央“红军全部即到东江游击,向潮梅发展”的指示,主力分三路从闽西苏区出发,出击东江梅州,结果连遭惨败,三个纵队合计减员1200多人,“是红四军在井冈山‘八月失败’后受到的又一次重大损失”。部队反攻梅城失利后,由梅县撤退到平远石正。此时红四军面临巨大危险,思想混乱,士气低迷,军队内部矛盾重重。石正前委扩大会议是在红四军面临严峻考验时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会议全面传达贯彻中央“九月来信”精神,并以“九月来信”精神为指针,对出击东江失败的经验教训进行总结反思,理论(中央精神)联系实际,对红四军本身存在的错误和问题进行更深刻的分析反思,大家统一了认识,特别是使红四军领导层和广大官兵认识到,红四军“七大”以来毛泽东提出的纠正党内各种非无产阶级错误思想,加强党对军队的领导,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实行民主集中制,充分发动群众,建立和巩固农村根据地的主张是正确的。石正前委扩大会议以中央指示精神为指引,正式酝酿纠正各种错误思想和问题,对一个月以后古田会议的召开影响深远,是古田会议的酝酿筹备,是红四军探索“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质变起点。
石正前委扩大会议形成的《前委报告》,于11月2日,红四军从石正撤向寻乌大田后才真正发出,但发出的时间仍为石正会议召开时间——11月1日。《前委报告》原件现存于中国革命军事博物馆。1982年,闽粤赣边党史专家组会同广东省档案馆,前往中国革命军事博物馆查找到该原件,同时发现此件是红四军当年出击东江唯一的“前委报告”,是所有红四军史料中最早明确记载贯彻执行中央“九月来信”精神的文献史料。
红四军移师石正首进平远,父老乡亲深切感受到红军是穷人的队伍,是保护穷人,为劳苦大众谋利益的。第二天,老妪妇孺,喜而挤观。红军战士把向老乡借用的门板桌凳洗刷得干干净净,借用过的稻草也捆绑得很好,并一一运回给物主。拔了老百姓的萝卜或红薯小菜,因一时主人不在,就把钱放到菜地里,说明按价购买。石正人民主动献粮送茶,自愿运送辎重粮草并充当向导。11月2日,红四军离开石正往寻乌岑峰,寻乌红二十一纵队司令员钟锡璆在阳天嶂迎候,并派人前来引路,红四军顺利转移到江西寻乌大田苏区休整。
(本文由中共平远县委党史研究室审核,作者系中共平远县委党史研究室主任)
参考文献 《广东中央苏区平远革命简史》《红四军梅城战役史料汇编》《关于回忆中国工农红军经过石正的一些情况》(1982年10月1日,县党史办采访王莱芳)《朱德在石正的一些情况》(1982年7月26日,王远夫收集)
链接 中央“九月来信”:1929年9月28日,中共中央发出由陈毅起草、周恩来审定的致红四军前委的指示信,即“九月来信”,针对红四军党内发生的问题和争论,提出了加强党和军队建设的一系列重要原则意见,指出必须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表明了对毛泽东正确主张的支持,明确毛泽东仍为前委书记。中央“九月来信”对统一全党认识起了重大的作用,为古田会议决议的形成奠定了理论基础。
补牙
●陈诗雅
这几年,我在牙齿上没少花钱。前两年,是看牙最频繁的时候,夸张地说,不是在看牙就是在看牙的路上。每个周末,我都早早起床,奔波在前往牙科医院的路上。一来一回,三个小时的路程。
是从什么时候坏的第一颗牙呢?记忆中应该是读高中时。有一天,感觉到牙疼,并没有在意,后来吃了止疼药,好像不疼了。再过一阵子,牙齿掉了一小块,空出一个小洞。那时,对于牙齿健康的概念几乎为零,不知道如何对待坏牙。在小小的县城,能解决牙齿问题的,就是几家小小的牙科诊所,与其说是诊所,不如说是一个小房间,摆着几样简陋的设备,为有牙疾的人简单解决牙齿问题。
清楚地记得,第一次走进那家小小的牙科诊所,充满恐惧,躺在检查椅上,不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迷茫地张开嘴,耳边开始响起一阵阵刺耳的电钻声。很快,诊所唯一的医生就帮我把牙齿补好了。我没有仔细看看补得如何,以逃跑般的速度走出了那家诊所。
回家照镜子,牙齿补得坑坑洼洼,一点也不美观。可想而知,补牙后没几天,我的牙龈开始肿胀,疼到打滚。已经忘了后来是怎么止疼的,但是一直记得那些牙疼到吃不下饭的日子。从此,想起那个牙科诊所,再从那里路过,我都不禁直打哆嗦。甚至,看到每一个牙科诊所都让我心慌。
直到大学,这颗牙齿填充的材料开始掉落,再后来,牙齿一点点掉小块,发黑,牙根已经松动。尽管很怕年纪轻轻就掉牙,我还是不敢踏进医院牙科的门。这时候,我已经大学毕业了。
工作的城市是在医疗资源发达的一线城市,我有过补牙的念头,迟迟没行动起来。当时,一个正在做根管治疗的朋友建议我尽快去看牙。我始终没有勇气。一拖就是很多年过去了……这颗牙就像是一道坎,想跨却跨不过去。
直到前年的一个深夜,牙齿发出一阵阵剧痛,一次吃两个止疼药都止不住地疼,疼了一周。我知道,这一次必须面对了。在反复做“功课”对比以后,我来到了一家牙科医院。医生给我拍完牙片,对着图,把牙齿的问题一个个给我指出来。这时候我的牙齿,问题已经很多了。医生负责地给出了一个治疗方案,在我眼前的不单是一张问题多多的牙片,也是一堆“钞票”!
抱着长痛不如短痛的想法,那天,我决定先把已经蛀空了一大半的智齿拔了。打了第一支麻药,还有疼痛的感觉,第二支、第三支……原来我对这种麻药不耐受。浑身发抖,害怕,煎熬,终于结束了,坐在沙发上,拿着冰袋敷在脸上,本就紧张到发凉的手更凉了。内心却是卸下一口气,自言自语道,好像也没想象的这么可怕呢。
再后来经历了补牙、种牙、治疗等,几乎把看牙“项目”都体验了。每周六,我都得去一趟。以至于到门口,哪怕我全副武装戴着口罩和帽子,前台看到我,都能远远认出并叫我的名字,然后甜甜地说一句,来了。而一直帮我治疗牙齿的医生每次见到我去,都跟旁人介绍说,瞧,这就是拔牙那天打了三支麻药的小姑娘。还要再问问我,这次还害怕吗?每次我的回答都是一样,害怕。事实证明,尽管牙齿的问题看个遍,每一次去都害怕,每次的害怕都一样。
牙齿总算看好了,我也会对别人说,一定要注重牙齿健康,有问题尽早看牙。自己也好像成了半个牙科医生了。想起多年前补那颗牙,过程是那么简单,不需要拍牙片、诊断、出方案等流程,直接钻开牙洞补上。没有大城市昂贵的看牙费用,却也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后来回到县城,看到那几家诊所一直在,进出看牙的人依然不少。小县城的医疗远不及大城市,人们需要这样的诊所解决他们的牙齿问题。没有高额费用,没有繁琐流程。这些诊所的存在,始终被需要着。所以,我怎能怪当年的那家诊所什么呢?在那个“当下”,它的确帮我解决了牙齿的问题。
我们对于看牙的害怕,大多可能是对未知的恐惧。如果说,一定得面对,真正到眼前了,那就想尽办法解决,也就没这么可怕了。在我看来,前方若是一条“必经之路”,那么,这条路便是一种“自我救赎”,带着我们走向正确的方向。然而,我真正希望的是,不单单是我们在成长,眼界在拓宽,我们的小县城的一切也能缓缓前进,而不是每一次归来时,一切都停留在上一次的模样。总有一天,会不一样吧,就像我对待看牙的想法一样……
悦己是门必修课
●姚利梅
小学时学过一篇文章《幸福是什么》,内容已经记不太清楚,大意是几个孩子是怎样寻找和认识幸福的。那时的我懵懂无知,对幸福没有任何概念,如果说能触摸到幸福边缘的,可能就是想尽快摆脱20世纪90年代初小山村捉襟见肘的生活困窘。
太阳晨起暮落,我对幸福的定义也不断翻篇,可终究无法找到最悦心的答案。前几年,看着爬上鬓角的白发和鸡毛蒜皮的生活,内心开始焦虑:父母年龄渐长,身体开始衰弱;孩子开始叛逆,担心她们学业;生活一眼到头,磕磕碰碰……白天疲于应付,晚上失眠多梦,如此循环往复,身体也发出警报。那时候总在不经意间后悔当初的选择,怀疑现在的一地鸡毛。
“窗外日光弹指过,席间花影坐前移”,任何人的喜怒哀乐都不是时光的休止符,唯一能做的是适应这纷繁冗杂的尘世,谋得内心的安宁。慢慢地,我爱上了种花,从逛花圃、换盆、浇水、施肥到除虫、修剪,每抱回的一盆花都似长在我心间:早晨起来先看看哪株冒新芽了、哪个花骨朵儿含苞待放了,哪株叶子变黄了,哪株个头窜太快了……虽然养着养着,花就变绿植或者枯萎了,但我还有盆和土,就乐此不疲。“唯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未有苏轼于花的深情和才情,但每一个花苞、每一朵花于我都是一种生命的诠释,心灵的治愈!慢慢地,我有所感事,不再结于深深肠,不安的心在种花间得以放松。
近日,忽然喜欢在闲暇之时做些应季的传统食材:酿娘酒、晒柿饼、腌晒萝卜……每当这个时候,孩子们会走过来瞧瞧,我就像当年母亲那样一边教一边跟她们叙述往事,仿佛一夜之间回到了我的小时候:母亲在一旁忙碌,我带着期盼欣喜地跟在母亲身后……时间不经意醉在浓郁香醇的娘酒中,醒来我已鬓染白霜。刚开始看着爬上鬓角的白发是有些焦虑的,不敢也不愿相信我已人到中年了,待做着做着这些食材,看着孩子们满足的笑脸,不经意间就释然了:一生所想,不过饱餐和被爱,一生所愿,不过平安和健康。人到中年,学会悦己,才是最好的人生状态。
我们穷其一生追求幸福,走着走着却不知道幸福是什么?其实心里装着热爱和善良,以悦己之心,在生命的旅途中翻山越岭,接受不同阶段的自己,满足每一个微小生活愿望的达成就是幸福。愿我们一定越来越好,不是祝福,是约定!
观不尽的山城秀色
●凌育政
如今的平远县城,楼宇辉映、街路宽畅、山青水绿、风光秀丽。昔日孩子的梦想,如今终于变成了现实。
我出生在平远山区一个农民家庭,在孩提时,就曾多次听长辈们讲述“扬州夜市”的故事。我第一次来到县城大柘镇,是到平远中学就读高中之时。那时,我所看到的方圆不足2公里的县城,仅有几条大街和数条小巷。我也曾听长辈说起,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平远县城,只有一个毫不起眼的圩场,屈指可数的街道既短又狭,房屋、店铺低矮破旧,十几分钟就能走遍整个县城。
改革开放以来,平远县委、县政府以前所未有的气势和魄力,通过科学规划、分类指导、突出重点、有序建设,高起点、高投入、高标准地塑造平远山城崭新的形象。近年来,县委、县政府把与民生息息相关的市政工程和“美化、绿化、净化”等工作,作为重点项目加以发展和建设。继文化广场、官田广场等重点项目建设完善,又先后建设了新平中、文化体育中心,规划新建了城南新区、南台山森林公园、石龙寨景区;并通过招商引资,建设了平城花园、优山美地、碧桂园、奥园等一大批住宅小区,让昔日的山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今,人们漫步在山城的每一个角落,处处都让人赏心悦目。
记得有一天,我与亲朋好友一道游览了石龙寨。站在山顶举目远眺,山城的风光如诗如画,山城的秀色熠熠生辉,观不尽的平城秀色,道不尽的山城故事。去年春节期间,一位在广州工作的平远乡贤回来探亲,在家人的陪同下,游览了县城的主要景区景点。当他们来到新平中校区参观后,这位乡贤忍不住感慨:“真漂亮,我万万没有想到,家乡也有了像广州大学城那样大气、漂亮的学校。”
如今,每当夜幕降临、华灯竞放的时候,我就自然而然想起孩提时长辈们说过的“扬州夜市”的故事。这时的石龙寨山上,闪亮的一道道探照灯柱把山城照得五光十色、绚丽多姿;平远大道、平城中路等几条主要街道灯火通明,把山城点缀得更加多姿多彩;高楼、商场的霓虹灯不断地闪烁,给山城的人们增添了无穷的乐趣。当你漫步在人民广场、官田广场等公共场所,都能听到节拍轻快的音乐舞曲,看到舞姿优美的广场舞者,更会让你感受到山区群众文化生活的新气息、新气象。走过徐琳桥来到河滨公园,看到的又是另一番景象:这处是三代同堂围坐一块、有说有笑;那里是亲朋好友团聚一堂、谈天说地;还有不少老少为伴、相依为乐的爷孙们讲述山城变迁的故事。昔日的兔子岗,如今办起了新学堂,数千名学子在幽静的校园里学习,这是长辈们为他们造就的幸福乐园。
夜是那样甜美,景是那样秀丽。羊子甸的河水在静静地流向东方、流入大海;街道各式各样的灯光,与高速路、国道的车流灯束,交相辉映,恰似一幅幅流动的画图。每当此刻,我静静地思考着这样一个话题:平远的变化、山城的变迁,这只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年来作为山区小县城新成就的一个缩影,还有许许多多的巨大变化,还有数不尽、道不完的山城故事,只留在人们的永恒记忆里。正是:如今山城多故事,风光秀丽日日新。礼赞祖国添新岁,夕阳再现步新程。
编辑:罗欢欢
审核:蔡颜颜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