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上梅州讯 6月15日至16日,平远县出现持续性强降雨过程,灾情牵动人心,许多镇村出现山体滑坡、房屋受损、农田受浸等情况,全域停水,多地断电,部分地区无信号……
暴雨洪灾下,南雄市应急救援协会和平远县幸福农庄的老板黄惠夫妻闻“汛”而动,在仁居镇、上举镇、泗水镇等受灾严重的地区,设立爱心热餐餐厅,每天往返,运送爱心餐和物资,“只想让他们吃口热乎饭”。危急时刻,爱心汇聚成守望相助的磅礴合力。
黄惠夫妇送热菜到大新村。(图片由平远义工协会提供)
“6.16”特大暴雨发生后,黄惠得知灾情严重,在新闻中看到那么多人被迫撤离家园,还有从全国各地赶来的救援队,她不能袖手旁观。作为本地人,她也想尽一份自己的力量。“我自己本身就是一名义工,在得知灾情后,我第一时间组织店员,全员回来上班,制作馒头、热饭菜等。” 黄惠告诉记者,虽然没有办法前往前线救援,那就尽一份力,当好后勤,为灾区送些爱心餐。
有了这个想法,6月17日早上,黄惠把所有的店员召集回来,起床采购面粉,和面,蒸馒头等流程,“头两天我们都是制作馒头,做了几百个,送往义工协会,让协会的人去组织,送往差干跟上举等村镇。” 中午12点,馒头蒸好后,黄惠便急匆匆地驱车往义工协会赶去。
“第三天开始,我们得知进入泗水的道路打通了,便马不停蹄地制作热菜热饭,送到泗水跟上举。沿途还会送给救援队员、供电、抢修道路的工作人员。” 从18日早上开始,黄惠每天都早起采购食材,11点开始制作,12点就开始送到泗水镇大新村和上举,洪水灾情下,通信信号不好,有时候发了信息20分钟后才能收到,车辆导航信号也很差,加上道路刚打通,很多救援车辆进入,导致送的路途容易堵塞,运输会比较缓慢。由于路途遥远,最终十二点半才抵达泗水镇大新村村委,这里地势稍高,当地的受灾村民都暂时转移安置在这里。由于断水断电,这些村民已经两三天没有正经吃饭,“一看到我们爱心盒饭送到了,纷纷涌过来排队领,吃完一个劲地夸我们制作的可口、用心。” 黄惠回忆起来,感触颇深。
“十分好吃,我们这几天都只能吃干粮,老人家实在受不了,多亏了她,我们才能吃上热菜热饭,非常感谢她。”对于黄惠夫妇的爱心行为,大新村的村民纷纷为其点赞,感谢他们的付出。
“救援人员太辛苦了,就想着让他们吃上一顿热乎的饭,除了村民,在沿途看到很多工作人员我们也会分发。”黄惠每次都会准备多几百份盒饭,为的就是让灾区的所有人都能吃上热饭。“我每天的日程安排得满满当当:上午六时左右起床采购,十一时许制作完盒饭、启程上举、泗水,大概十二时送达,下午两点半左右返程,四时许回到餐厅开始营业,晚上又要跟第二天送餐地点义工协会的人提前对接。” 黄惠表示,虽然每天睡眠五个多小时,但非常充实、一点不累,看到灾区居民吃着可口的热饭菜的笑脸和道谢,内心激动又满足。
据黄惠统计,从6月16日起,她每天送出上百个馒头,超200份爱心盒饭和矿泉水等物资。“我并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很多爱心人士捐款捐物,而且他们还踊跃加入义工社群,大家都在齐心协力,希望家乡赶快好起来。” 黄惠说,与前线拼命救援的英雄们相比,她谈不上伟大,只是个负责任的后勤。
21日下午5点,记者来到平远县仁居镇邹坊村村委安置区,村民王芹香和曾祥环正在准备晚上的爱心餐,洗菜、切菜、烧火,两人分工明确,忙得不可开交。自从灾情发生后,邹坊村便在村委设立安置区,成立“爱心热餐”供应食堂,王芹香和曾祥环作为食堂的主厨,每天都会亲自下厨为村民们提供两餐,以独特方式凝聚着邹坊村的抗灾力量。
村民曾祥环正在炒菜
晚上6点,晚饭做好了。邹坊村的干部们把村民召集至村委,村民们都拿着碗筷,有序的排队取餐,吃得津津有味。
“16日开始,我们就设立了这个爱心食堂,21日的时候,南雄市应急救援协会得知我们这边受灾严重,便为我们购置了做饭的锅碗瓢盆,也提供资金给我们购买食材。”村两委干部张美芳告诉记者,每天她都会外出去采购食材,然后将明细发给南雄市应急救援协会,他们会为其报销相关费用。
“我们17日早上第一批赴平参与一线大新区抢险救灾,救灾结束又投入仁居邹坊群众安置点,提供群众的一日三餐,包工包料提供服务。”南雄市应急救援队队长聂晓罡告诉记者,目前他们也正在申请更多的资金,将爱心热餐供应开到平远各个受灾村镇,让大家都能吃上热菜热饭。
邹坊村的村民聚集在一起,吃着爱心餐,其乐融融。
仁居镇邹坊村的村民正在享用爱心餐。
“我从16日开始就为村里做饭了,人是铁,饭是钢,虽然受灾严重,但只有吃饱了才有力气恢复家园。” 王芹香是村里受灾最严重的农户之一。住了十几年的家被冲垮,还没来得及伤心难过,就先为村民们准备爱心餐食。“大水无情人有情,我的家虽然垮了,但是大家身体不能垮,只要人还在,一切都能恢复。众人拾柴火焰高,肯定没问题。” 王芹香说。
图/文:梅州日报记者 叶嘉瑶
编辑:叶晓洋
审核:张英昊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