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粮大户李志新和自己的第一代植保无人机。(钟幸钰 摄)
日前,在兴宁市庆祝2020年中国农民丰收节活动上,全国种粮大户、丝苗米企业代表李志新带着自己的儿子——“00后”新农人李宇导一起登台。父亲李志新从打工仔到推广机械化种植的种粮大户,儿子李宇导“炼”成植保无人机作业能手,种粮“父子兵”接力行走在科技助农、科技兴农的道路上。
从农机服务到耕种 |返乡青年拾荒地
作为带动当地农民种粮致富的全国种粮售粮大户,李志新早已名声在外。时间倒推20年,李志新正经历了多年的外出务工,开始萌生出留在家乡的念头。
1973年出生的李志新,初中毕业起就开始出外打工,从事电工行业。1999年底,返乡过春节的他,有了新的想法。此前,他常听周围人抱怨,农村劳动力不足,农忙时节经常需要找人干活。同时,他也注意到家乡的丢荒地越来越多,加上在外多年,对家乡产生了眷恋之情,他决定留下来。
对机械感兴趣的李志新一边打理着自家3亩半耕地,一边也干起了拖拉机运输、稻田收割、收售粮等。最初几年,李志新还能通过提供农机服务获得较可观的收益,可随着农机的日渐普及,他渐渐感觉到,是时候改变了。适逢叶塘镇彭陂村种烟基地租赁合同到期,耕地面临再次丢荒,他便一起将115亩耕地承包了下来。
“当时的想法是,自己做了几年农机服务,对农业有了解,加上农机服务需求少了,竞争也大了。另外也想着自家农机不能荒废,便开始自己耕种。”李志新说。当时,国家已经开始实施农机补贴和种粮补贴,每年他都将大部分收入投入到购置农机中。不仅满足自己耕种,还经常为农户朋友提供协助。
从靠天吃饭到科技种粮 |勇往直前辟“稻”路
在位于新陂镇新金村的辰兴种粮专业合作社,李志新的手机响个不停:这边要安排货物装卸,那边要给农户安排收割机……合作社成立进入第11个年头,现有农户150多户,耕地4000多亩。
此外,他还时常接到来自各地农户的咨询电话。“在梅州,没有哪一个县(区)的农户没给我来过电话。”李志新笑言。
在种粮的道路上,李志新认为自己是幸运的。“2007年开始第一年耕种,天气非常好,当时晒了一万多斤的谷子,收成不错。后来想,如果天气不好,第一年就砸了,那我估计也没信心做下去。”李志新说,他也尝试过其他作物的种植,但都不尽如人意。术业有专攻,他便开始专心种稻。
学机械出身的他,注定不是传统农人。为了让自己不再“靠天吃饭”,他不断更新设备和技术,引进风谷烘干机、插秧机、大型收割机、植保无人机,开展大棚育秧……一直走在机械化种植、科技种粮的前沿。
2009年前后,兴办合作社的热潮正盛,合作求发展的模式让李志新看到新方向。在他的努力下,辰兴种粮专业合作社成立了。初时仅有5户农户、130亩耕地。有了合作社,他发挥自己农机齐全的优势,与周边一些村签订长期合同,为群众提供优质的农机服务。2010年,在宣传推广和农户带动下,越来越多人加入合作社。他不仅给大伙传授耕种知识,还传授农机保养维修经验,“种粮大户”以扎实的技术和可靠的经验闻名。
从庆幸自己“靠天吃饭”,到运用科技科学种粮,李志新回望自己的经历,很是自豪:“这些经验都是一步一步实践出来的。”
00后新农人“报到” |在希望的田野飞翔
李志新告诉记者,合作社成立之初,每亩耕地能获得利润约500至600元。如今反而利润空间更少了:“因为人工、农资等成本高了。”要在有限条件下提高利润,李志新想,还是要依靠科技。
2016年前后,李志新引进第一台植保无人机。“无人机1小时作业可达100亩,几乎抵得上10个人工作一天。”李志新表示,他希望、也正努力将农业生产过程推向智慧化、智能化,减少人力成本,提高产量质量。
“00后”新农人李宇导是植保无人机操作能手。(受访者 供图)
在他的带领下,合作社的固定帮工都是机械能手。在无人机操作手中,有着一名“00后”的身影,他是李志新的儿子李宇导。
刚参加完兴宁庆祝中国农民丰收节活动,李宇导又赶往广州参加高素质农民培训去了。2001年出生的他刚从学校毕业不久,是一名“崭新”的新农人。虎父无犬子,在学校读铁路运输专业的李宇导对机械也有着浓厚的兴趣。2018年,他主动去学习并考取了无人机驾驶证。“我跟父亲商量说回来帮他干农活。现在科技发达了,从事农业也可以‘轻松’一些。”李宇导说。
如今,看起来仍有些“稚气”的李宇导已是一名植保无人机作业能手,能够熟练地操控无人机进行播种、农药喷洒等工作。在父亲李志新看来,儿子是出于无人机的兴趣才踏入“农”门。可对李宇导来说,更大的满足来自收获感:“看到自己跟父亲辛苦种下去的水稻收获满满的时候就很开心。”
接下来,李志新还计划引进无人驾驶插秧机,进一步降低人力成本、提高生产力。而“00后”新农人李宇导也很是坚定:“我对自己的规划就是成为一个智慧新农人,让农民们不用下地耕田也能收获自己的稻谷。”
本报记者:钟幸钰
编辑:宋一笑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