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时节,走在平远县上举镇畲脑村山瓦自然村里,花木繁茂的小广场干净整洁,一座座白墙灰瓦的农房错落有致,绿油油的稻田与远处的青山相连接,构成一幅美丽乡村图景。
在我市广大农村,如畲脑村这样美丽的画卷正在不断扩大版图。近年来,我市紧紧围绕“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发展思路,把农房管控和风貌提升工作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个重要抓手,坚持政府统筹与农民主体相结合,科学规划、依法依规、试点先行、连片打造,全域推进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努力打造农民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平远县上举镇畲脑村道路两旁映入眼帘的尽是白墙灰瓦、风格统一的农房。 (钟小丰 摄)
科学规划 农村房屋添美感
沿着037县道一路经过平远县上举镇畲脑村、上举村、八社村,道路两旁映入眼帘的尽是白墙灰瓦、风格统一的农房。畲脑村民吴特吾家的房子就是其中之一。“房子是30多年的老房子了,里里外外翻新一遍,通过验收后,政府还给补贴了2万元。”
“在我们平远的农村,房子可不能乱建乱改。”据畲脑村党支部书记杨玉华介绍,村里农户建房需要交“两张图”:一张是房屋设计方案图,村民可以从住建部门提供的《平远县农村客家风格建筑指引》中选择,也可以自行委托有资质的设计公司设计,图纸需经镇政府审核;另一张是化粪池的施工图,在新建房基础完成后,必须自行新建化粪池并将污水接入村级污水管网,新房建好后进行规划验收和竣工验收。
具有浓郁客家特色的房屋,留住了建筑的美感,也留住了乡愁。“以前是村民往城里跑,现在是村民陆续回归乡村。”行走在畲脑村山瓦自然村里,杨玉华指着不远处正在施工的一栋客家民居告诉记者,那栋房子的主人常年在深圳工作,本想把农村的老房子拆了,后来回乡看到家乡环境的变化,当即决定不拆了,转而对老房子进行外立面改造,方便今后回来居住。
平远县上举镇上举村石角村小组留住了建筑的美感,也留住了乡愁。(钟小丰 摄)
农村要美丽,规划要先行。在推进农房管控和风貌提升过程中,我市加强村庄整治规划编制,全市共投入资金11452.1万元用于村庄规划,全面完成1766个需要单独编制村庄规划,明确集聚提升、城郊融合、特色保护、撤并消失等村庄名册,划定历史文化名村及确定撤并搬迁范围。在推进村庄整治规划时,我市注重突出客家元素,留住乡愁。据了解,我市出台了《梅州市美丽乡村“五美”环境建设指引》,大力推进“美丽村屋”“美丽庭院”等在内的“五美”建设,通过“修旧如旧”“补新以新”,建设过程中注重凸显顶戴冠、门有廓、屋有名、突出山墙、白墙黛瓦等传统客家建筑元素特征,最大限度地保留客家乡村风貌。此外,我市印发《梅州市开展“美丽梅州·美好家园”三年行动计划(2019-2021)》,把全面加强乡村建筑风貌管理工作作为2020年的重点工作任务之一,明确由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出台《梅州市美丽村屋建设指引》,分别从色彩控制、屋顶设计、墙面美化、门窗改造、勒脚装饰五大建设要点,围绕打造具有客家元素的乡村建筑,实施村屋建设或立面改造,提倡白墙黛瓦或粉墙红瓦,逐步“消灭”未批荡的房屋,建设具有统一立面设计风格的美丽村屋。
试点先行 风貌提升有“样板”
走进蕉岭县文福镇鹤湖村岌湖片,一幢幢风格相近的新房拔地而起,工人们冒着酷暑正在抓紧进行室内装修。“这里是典型的老村建新村。2017年以来,我们在这块地方拆掉了80座老房子,占地面积约3万平方米,其中1.8万平方米用来新建38栋房子,剩下的土地用于拆旧复垦。”鹤湖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主任丘友林告诉记者,被拆掉的80座老房子中,仅有9座有人居住,其余房子大都破败不堪,布局凌乱,卫生环境恶劣。而在村里,部分家中人口较多的村民想建新房,却往往因没有用地指标而遗憾作罢。
“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指导下,我们规划建设岌湖新村,原来无人居住的老房子的主人以适当的价格,将其宅基地使用权流转给同村有需要的村民。”丘友林说。为提升岌湖新村的整体风貌,镇政府通过以奖代补的形式,鼓励村民依照统一规范风格建房,同时整合省定贫困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方面资金,配套实施排污管道、道路绿化亮化等基础设施项目,提升村民幸福感。
蕉岭县文福镇鹤湖村的泥砖烂瓦已被逐渐拆除,取而代之的是岌湖新村一栋栋整齐划一的新房。 (连志城 摄)
“一开始大家对规划建设新村都不太理解,后来我们成立了‘岌湖新村’建设理事会,由村民选出的群众代表组成理事会成员。”鹤湖村村民、岌湖新村理事会理事长丘德强告诉记者,岌湖新村的事情,大到新房位置分布,小到房子外墙颜色,都要通过理事会协商讨论后确定。“岌湖新村的这种模式既节约了土地,又解决了农村风貌散乱差、老旧房子无人居、要建新房没土地等问题,今后要推广。”文福镇镇长陈子建说。
蕉岭县长潭镇美丽环境成就美丽乡村。 (连志城 摄)
来到蕉岭县长潭镇浒竹村石下片,一排排统一规划设计的房屋映入眼帘,墙是统一的白色,瓦片是灰色调的琉璃瓦。据浒竹村党总支部书记、村委主任李国雄介绍,原来的石下片,农房屋顶风格不一,有的是铁皮瓦,有的是平顶,有的破损严重,既不美观,也不安全。2018年,浒竹村通过聘请专业团队进行统一规划,对石下片周边住房进行“平改坡”建设和外立面改造,打造“无违章建筑”示范点。“政府补贴50%,村民自掏50%,村民们从一开始不愿意改造,到后来主动申请改造。”
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我市将农房管控和风貌提升列入农村人居环境的重点攻坚工作,选取与江西省、福建省接壤的平远县和蕉岭县,作为全域推进农房管控和风貌提升的试点县,分别投入债券基金1亿元,将风貌提升和省际廊道建设有机结合,连线连片打造独具“世界客都·长寿梅州”特色的美丽乡村风景画廊。
蕉岭县长潭镇充分调动了农户依照规范风格建房的积极性,加上“四网融合”项目完工,长潭镇浒竹村风貌得到较大提升。 (连志城 摄)
连片打造 全域美丽见雏形
“过去的农村,垃圾靠风刮,污水靠蒸发,家里现代化,屋外脏乱差。如今的农村,垃圾有人收,污水有了家,房屋换新颜,环境大变样。”如果要给村里风貌提升工作打分,浒竹村68岁村民刘坤尧给出的答案是满分:“不仅是房子变美丽了,我们村还有了登山公园,完成了‘四网融合’改造,安装了300多盏路灯,道路四通八达。住在这样美丽的环境,还有什么不满足的呢?”
美丽环境成就美丽乡村,美丽乡村催生美丽经济。看到村里环境大改善,人流增多,浒竹村民借机发展起“美丽经济”,新种植柚子、葡萄、火龙果、柑橘等水果,新开了2家农家乐,发展乡村休闲旅游。
梅县区“山水梅县·客韵乡村”,蕉岭县“十村示范·百村行动”,平远县“五片示范·百村整治”,大埔县“五村绕漳河”,丰顺县“五村连片·十村联动”,五华县“益塘流域·十里水乡”,兴宁市“两镇五村”…… 我市结合实际,以大埔县被列为省生态宜居美丽乡村风貌示范带试点为契机,在全市遴选了400个“四沿”行政村,高标准做好规划设计工作,连线成片进行重点打造,实现梅州美丽生态提升、美丽“细胞”提质,美丽乡村连片、美丽经济繁荣。截至目前,我市在各地打造美丽农村连片示范工程,形成了52条美丽乡村精品旅游线路,以“四好农村路”串联万里碧道梅州段,生态景观廊道“四季有花,全年有景”,串珠成链,以点带面,勾勒出美丽的生态乡村田园画卷,全市农村从“一村美”向“连片美”和“全域美”转变,为全市打造成为“城乡一体全域花园城市”奠定基础。
撰文:李艳良 傅思林 朱双玲 祝银清 汪敬淼 肖铭浩 陈裕锋
编辑:罗欢欢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