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语
今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的收官之年。为真实反映和生动展现我市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的实践和亮点,本报今日起推出“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专栏,聚焦百姓身边变化、基层一线变迁,从小切口反映大主题,以小故事反映大时代。敬请垂注。
仲夏时节,平远县中行镇快湖村贫困户张权云的“家庭农场”里:门前一群群贵妃鸡、珍珠鸡悠闲踱步觅食,院子里桃树、桂花树成行成片,屋后百香果、三红柚挂满枝头,白墙灰瓦的房屋虽然老旧却干净整洁……整个“农场”的点点滴滴,都是张权云勤劳致富、脱贫奔康的见证。
张权云和女友在“家庭农场”给鸡喂食。
以前,张权云酗酒是村里出了名的。“2018年7月,第一次到张权云家时,他家里遍地鸡屎,鸡毛满天飞,连个落脚的地方都没有,他正拿着酒瓶对着家人大喊大骂。”帮扶单位广州南沙开发建设集团公司驻村第一书记徐森涛回忆说,张权云常常一醉就是五六天,最严重的一次,他喝得上吐下泻、不省人事,吓得大家赶紧把他送去医院。
尽管这样,村干部、驻村工作队却没有放弃他。“那时候,刘斌书记就经常骂我,徐书记也一次一次来我家做工作。”张权云说,当得知他想按照父亲遗愿打造一个“家庭农场”时,感觉大家都来帮忙了:快湖村党支部书记刘斌主动掏腰包垫钱帮他购买维修房屋所需材料;村里和扶贫驻村工作队帮忙把屋后成堆的垃圾清走,搭起了竹棚种百香果、买了86棵三红柚树苗种下,还发放了鸡苗、鸭苗、鱼苗……
如今,张权云成了“大忙人”。每天清早起床第一件事,就是去割鱼草喂鱼,然后回家喂鸡,吃完早饭要打理果树,到下午又要割鱼草、喂鸡……“今年算闲一点了,去年底更忙。”张权云告诉记者,去年底他每天凌晨四点就起床,捉一笼鸡赶在天亮时到平远县城农贸市场,卖完鸡才回家吃早饭,然后才开始干农活的一天。
张权云的辛勤付出得到了丰厚回报。“去年种玉米、百香果,养鸡养鸭养鱼,再加上在锯木厂打工,收入有5万多元。”算起一笔笔收入,张权云满脸带笑,“去年养了一批鸭子,养大后病死了,不然收入还能多两万多元。”
张权云和女友在“家庭农场”查看百香果挂果情况。
在帮扶单位的支持下,张权云用双手摘掉了头上的“贫困帽”。更让他高兴的是,经朋友介绍他还交了个女朋友。“朋友跟我介绍时,说他勤劳、肯干,也喜欢养鸡养鸭,跟我志趣相投。”张权云的女朋友阿珍腼腆地说。这几个月她正好休假,便和张权云一起白天干农活,晚上看看电视、上上网。两个人的生活越过越有盼头,越来越像一个“家”。
“那你们打算什么时候结婚呀?”记者打趣问道。“阿珍说了,她不要钱不要别的,等我攒够钱买回4头牛,她就辞掉梅城的工作,跟我领证结婚。”张权云认真地说,阿珍养鸡养鸭很专业,以后两口子一起在“家庭农场”里养鸡、放牛、抓鱼、种果树,只要人勤快,就不愁过不上好日子。
文字:本报记者 刘晓娟 林丽妙
图片:首席记者 连志城
见习编辑:郑茗心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