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景致“山水画”,十里河廊“富春图”!梅县区打造这张名片推动乡村振兴

依托石窟河沿线的山水脉络和秀美风光,白渡镇打造美丽的河畔观景平台。(梅县区农业农村局供图)

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这是梅县区的优势所在;记得住乡愁,更是梅县区乡村振兴的目标方向。近年来,梅县区聚焦“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工作总要求,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乡村振兴综合改革工作部署,2019年以来投入6.5亿元打造“山水梅县·客韵乡村”,以“精致规划精美打造精选产业精细管理”连片推动乡村振兴,成功入选全省生态宜居美丽乡村示范区创建名单。

精致规划 串珠成链

青山环绕,绿水潺潺。沿着石窟河驱车前行,记者来到雁洋镇东洲湾,2公里长的河畔上,绿道、矴步、凉亭、景观小品错落有致,构成了一副美丽乡村的画卷。“从没想过家门口也能变得这么美,通过提升改造沿河两岸,村里的宜居环境变得更好了。平时天气好的时候,我会约上三五个朋友,沿着石窟河岸一起骑单车,欣赏沿途的风景。每逢周末,也有不少的游客来河边玩耍。”提及村里的变化,村民宋燕玲赞不绝口。

雁洋镇东洲村通过整治村容村貌,提升改造沿线景观,形成了一道靓丽风景。(连志城 摄)

作为沿石窟河连线连片美丽乡村建设的村庄之一,东洲村去年投入700万元对沿线景观进行提升改造,全面开展村容村貌大整治,建成特色村标、休闲绿道等一系列项目。同时,该村还引导乡贤回乡投资发展旅游产业,为美丽乡村可持续发展打下基础。“全力打造沿石窟河精品游线不仅提升了沿线村庄的人居环境,更形成了一道靓丽风景,丰富了雁洋镇的旅游资源,有力推进旅游多态化发展,助力乡村振兴。”雁洋镇相关负责人表示。

近年来,梅县区坚持“点上出彩、线上成景、面上美丽”,串珠成链,打造石窟河沿线连线连片示范等“六条精品游线”,促进农村景区化、生态产业化,争创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其中,沿石窟河连线连片美丽乡村建设项目由丙村镇、雁洋镇、白渡镇牵头,依托石窟河沿线的山水脉络和秀美风光,覆盖沿线14个村庄总长26公里,打造一张汇聚美丽乡村、生态产业、农村改革、乡村治理的精致名片,让人“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推动乡村振兴。

精美打造 突显客韵

“是岸排篁竹,逢桥有木棉”。在石窟河沿线的白渡镇创乐村宋湘纪念公园,记载着宋湘生平和他在诗歌、书法、勤政廉政方面成就的碑石竖立在公园一侧,述说着宋湘的人生故事。“宋湘故居‘太史第’修葺一新和宋湘纪念公园的建成,提升了村庄环境,也可以让村民和游客对宋湘有进一步了解,便于我们传承和弘扬宋湘勤政爱民、廉洁奉公的优秀品德。”创乐村党支部书记宋达先告诉记者。

梅县区深度挖掘白渡镇宋湘才子文化特色资源,打造出以“才子文化”为主题的文化旅游新名片。(吴腾江  摄)

“建成开放宋湘纪念公园是为了盘活石窟河秀美山水风光和宋湘才子文化特色资源,促进‘文化+旅游’深度融合发展。”白渡镇党委书记洪明表示。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过程中,白渡镇紧紧围绕石窟河风光和宋湘才子文化两大要素,建成石窟河畔建侨观景平台、菏塘木栈道、钟屋码头、罗寨码头、蔚彩停车休息区等沿线连线连片规划游览节点,努力打造以“才子文化”为主题的“秀美客家情、古韵山水画”石窟河精品游线,打造文化旅游新名片。

宋湘纪念公园的建成推动了当地文旅产业的发展,也是梅县区推动乡村振兴与弘扬客家文化相结合的一个缩影。近年来,该区积极筑牢文化根基,投入资金2.6亿元活化利用63处名人故居和打造了40家文化祠堂,建成宋湘纪念公园、南口家风家训主题文化园,并编演了《春闹》、《九月来信》等主题剧,铭记光辉历史,传承红色基因,讲好客家故事、弘扬客家文化,下活乡村振兴一盘棋。

精选产业 增强内涵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石窟河沿线的丙村镇溪联村,依托良好的生态环境将“稻鱼共生”特色产业示范打造与美丽乡村建设共同推进,带动农业增效的同时实现农民增收,促进了乡村振兴产业深度融合发展。“自从有了‘稻鱼共生基地’,不仅环境变好了,把土地流转出去还有租金收入,家门口务工也有一份工资,我现在也算是拿上了‘双薪’,日子是越过越有奔头。”村民古春强乐呵呵地说。

丙村镇溪联村稻鱼共生基地,具有“一水两用、一田双收”的优势,实现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吴丽伶 摄)

而丙村镇芦陵村也紧抓全域旅游发展机遇,成立了村级旅游合作社、旅游驿站,引导发展特色水产、金银花、酿酒等土特产,并建设农家乐和精品民宿,打造“芦陵特色”乡村游。“芦陵村有丰富的山水人文资源,我们也大力引导和鼓励村民发展旅游业,实现农旅结合、文旅互动、兴旅富民。”芦陵村党支部书记叶迪艾介绍道,。2019年,带动村民就业89人,实现集体收入9万元,人均收入2.4万元,39名贫困人口全部脱贫。

丙村镇芦陵村山水交融绿树成荫,一幅世外桃源的景色。(连志城 摄)

“把‘农文旅’结合起来是多赢,既发展高效农业,改善乡村环境,也能贴近村民,带动他们真正富裕起来。”梅县区农业农村局副局长杨达良表示。近年来,梅县区在聚焦金柚等农业主导产业的同时,突出“以农促旅,以旅兴农”,立足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围绕“客都人家”康养文旅综合体项目,投资6900万元打造沿石窟河精品旅游线路,整体推进沿石窟河“丙村-雁洋-白渡”26公里的14个村庄连线连片美丽乡村示范创建,发展文旅产业推动乡村振兴。

精细管理 力求长效

走进石窟河沿线的雁洋镇文社村,青山绿水间,一座座白墙、灰瓦、斜顶的富有客家元素的民居掩映其中,房前屋后的绿树红花随风摇曳,构成了一幅美丽乡村宜居图。据了解,该村投入700万元,对剑英桥至石窟桥沿线进行环境整治提升,并将沿线的民居统一进行客家元素外立面改造,将客家传统民居打造成一幅优美的中国客家民居风景画。“把破旧的老屋修复成原有的客家风貌,不仅美了乡村,也让客家建筑成为了可以寄托乡愁的地方。”村民谢伯说。

乡村振兴除了需要从硬件方面改造,还离不开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对农村实施规范管理。近年来,梅县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关于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和美丽乡村建设部署,把规范农村自建房作为推进乡村振兴工作重点,结合具体情况探索出坚持“推进集中、控制松散、引导按图、杜绝违规”原则规范农村自建房,形成常态化监督管理,持续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实现乡村振兴,还离不开有效的组织保障。“基层党组织坚强有力,乡村振兴更有合力。”梅县区委常委、组织部长李瑞金表示,近年来,梅县区不断强化党组织对农村工作的领导,抓实“头雁工程”“党员先锋工程”,推广党员示范岗、党员责任区、党员评星定级量化管理等做法,切实加强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以组织振兴推动乡村发展,进一步激发基层活力,促进乡村全面振兴。

接下来,梅县区将进一步完善顶层设计,做好统一规划,坚持久久为功,着眼长远,分步实施推进乡村振兴;并充分发挥“头雁”效应,引领带动群众共建共治共享美好家园;积极探索利用信息化平台,实现智慧监管,推动形成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长效机制。

本报记者:吴丽伶

特约记者:刘洪桥 曾健锋

编辑:张晓珊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