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径南镇宝山村,茶山环绕间,村子里的茶叶加工厂和茶叶色选厂特别醒目。径南镇种植茶叶的历史悠久,是省级茶叶专业镇,然而宝山村一直以来却面临着“坐拥茶山却难以致富”的局面。近年来,随着两个工厂的建立,使这个原本偏僻的贫困村逐渐打造了从茶叶种植、加工、色选、包装到品牌销售的完整产业链。
宝山村茶叶种植面积从2017年不足300亩到如今已达1000亩。
宝山村地处兴宁市径南镇东北部山区,全村341户1300多人,精准识别建档立卡贫困户33户74人。“村民大部分以传统农业生产为主,比如水稻种植。也有部分村民利用房前屋后的山坡地,种植茶叶和水果等。”宝山村党支部书记王志彬告诉记者,虽然该村种植茶叶的历史悠久,但由于茶产业种植和经营都各自分散,且缺乏深加工技术、品牌效应和销售渠道,茶农们只能把刚摘下来的茶青以低廉的价格批卖给外来商贩,获利极低,极大地影响积极性。
2016年,广州工程技术职业学院开始帮扶宝山村,在全面了解村情民意的基础上,扶贫干部决定率先从产业基础条件较好的茶叶加工抓起。当年就自筹了40万元资金,引进全国领先的数控色选设备,帮扶宝山村建设茶叶色选加工厂,村里也出资建起了一座茶叶加工厂。
“经过我们的认真挑选和多方面对比,最终确定了一名有种茶及加工技术、群众基础好的村民为宝山村茶叶产业带头人,成立了兴宁市宝峰茶叶种植专业合作社。”广州工程技术职业学院驻宝山村第一书记兼扶贫队长吴家霆告诉记者,在扶贫干部的帮助下,合作社注册了径南宝山“绿宝峰”茶叶系列品牌商标,让宝山村建立起从茶叶种植、加工、色选、包装到品牌销售完整产业链。“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推广模式使产业水平和产品附加值都得到极大的提升,使宝山村建立起了农民增收长效机制,辐射带动本村及周边农村茶叶种植经济快速发展。”吴家霆说。
“每个月能到合作社上20天左右的班,每天工资有120元。而且合作社还给我们开展技能培训,帮忙收购我们自己生产的茶青,解决茶叶销售的问题。”村民王汉元说。记者了解到,随着全村茶叶种植经济快速发展,越来越多贫困户纷纷投入到茶叶的种植中,像王汉元这样到合作社上班的贫困户一共有6户,另外有8户贫困户的山地流转入合作社茶园,而全村33户贫困户更是全部入股了合作社。
“我们建立起‘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可持续产业发展模式,定期举办茶叶种植与管理培训班,吸纳有劳力贫困户加入到合作社,共享茶叶种植、管理技术和品牌溢价价值。”致富带头人杜坤元告诉记者,凡是贫困户运来的优质茶青,合作社都以高于市场价2元/斤收购,此举措极大地激发了贫困户的内生脱贫动力。
随着村民种茶的积极性逐渐被调动起来,宝山村的茶叶种植面积也在不断地扩大。“2017年以前,宝山村原有茶叶种植面积不足300亩。经过这几年的培育发展,全村现有茶叶种植面积已经达1000亩。”吴家霆说,茶叶的品质和价格近年来都得到较大提升,整村茶叶附加值增收约100万元。
宝山村村民正在包装“扶贫茶”。
去年,“茶叶种植与加工”作为兴宁市径南镇宝山村扶贫产业项目,成功申报了省农业农村厅开展的“一村一品、一镇一业”项目。此外,该村还承办了全省茶叶技能培训与茶叶标准化比赛。而如今,该村建档立卡贫困户更是已经全部“摘帽出列”。“我们接下来将进一步巩固提升种植、管理、采摘、销售、制茶等各个环节,保障茶产业带来的脱贫致富效果,实现脱贫效应可持续。”吴家霆说。
本报记者:陈思杰
特约记者:刘海阳 钟思婷
摄影记者:钟小丰
编辑:黄振韬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