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草木皆乡情!梅州日报专访梅州籍知名画家彭强华

人物简介

彭强华接受本报记者采访。(彭剑彬 摄)

彭强华,1943年10月生,广东梅县人,1968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毕业后曾在原广州军区美术组任职,曾转业到广州美术学院任教,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广东省政协书画院理事、珠海市政协书画院特聘画家、广州市花都区政协书画室成员。美术编审(正高级职称)广东省美术家协会理事、广州画院特聘画家、广东客都书画艺术研究院院长。

1985年以来致力于客家风情的中国画创作,形成作品个人风格,以善画客家围屋著称。代表作油画《开发荒地》、油画《人民力量的检阅》、中国画《战友》、中国画《炊烟缭绕客家村》、中国画《孙中山大元帅》。作品多次入选全国性美展并多次获奖,出版多部个人画集。



雁洋画卷。

“久居山乡的人,就像大树扎下的根,不管你寄居何处、漂泊天涯,游子之心总是魂归故里,我紧紧抓住这个‘魂’,把它注入我的画中。”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半年没有回乡的彭强华深深想念着家乡梅州,日前趁着疫情形势好转,回乡的小心愿终于成行。

对于彭强华而言,客家的一草一木皆乡情,祖屋、乡井、村寨、池塘、小桥都能触发他的感情,正因为是为情而画,而非为画而造情,所以他才能画山则情满于山,画水则意溢于水。

苦难也是一笔财富

法国作家巴尔扎克说:“苦难,对于天才是一块垫脚石,对于能干的人是一笔财富,对于弱者是一个万丈深渊。”对彭强华来说,苦难亦是一笔财富。

1943年10月,彭强华出生在梅县长巷彭屋一户普通人家。家庭经济拮据,父母因无能力抚养家中几个小孩,彭强华便过继给伯父家。擅长书画的伯父当时创办了毅新小学,伯父见强华颇有绘画天赋,不忍心其父亲将其送与他人,便将他留在了身边。受伯父的熏陶,彭强华也喜欢涂鸦。初中在梅州中学就读,他遇见了人生道路上最重要的一位恩师——美术老师刘士衡,他从刘老师那里学到规范的美术知识。

1959年夏天初中毕业,当时母亲因病去世,家中愈发陷入困顿,彭强华面临着辍学。这时刘士衡老师像是及时雨,送来了重要信息:报考广州美术学院附中,若成绩优秀,非但免学费,还有助学金。彭强华像是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在亲戚朋友的帮助下,他凑齐路费前往广州参加考试。谁都没想到,这一去,竟长达9年——期间,迫于经济困难,为节省路费竟无一次返回家乡,对家乡及亲友的思念也就日益深刻。

守望家园。

凭着扎实的美术功底,彭强华顺利考上了广州美术学院附中。中国美术家协会理论委员会委员、原湖南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钱海源与彭强华是校友,他回忆道:“在我的印象中强华学习勤奋刻苦。他的素描、色彩等西画专业成绩,在班上属佼佼者之列。我经常碰见他在课余时间,到距学院不远的小港新村和瑶头小镇去画速写和水彩画。因此,在学生时代,强华是给我留下美好记忆的低班小师弟之一。”

四年后从附中毕业,彭强华又顺利考上了广州美术学院。1968年,赶上知识分子下放到农村锻炼的大潮,彭强华毕业后被分配到汕头郊区的牛田洋部队农场。在这里,彭强华迎接了人生另一场刻骨铭心的苦难。“1969年7月28日,我永远都记得那个日子。”78岁高龄的彭强华向记者回顾当时的情景。那天,一个特大台风在汕头登陆,他所在的部队农场属于围海造田,彭强华与其他战友及农场的一切都被因堤坝崩塌灌溉而入的海水卷走了。才刚学会游泳的彭强华拼命挣扎,终于幸运地抓住一块木板!就这样,他紧紧地抱着这块木板在海上漂浮,从早上一直漂到傍晚才获救。

松口古镇。

常言道,大难不死,必有后福。“幸福”后来确实敲响了彭强华的门,但“幸福”也是青睐有所准备的人。台风过后,部队要求通过文艺形式表彰抗台风英雄,彭强华以宣传处同事撰写的脚本为基础,创作了一套多达四五十页的连环画,一下子就被前来视察的原广州军区美术组的领导们看中了,彭强华便当即被借调到广州。

到了原广州军区美术组后,凭着过硬的美术专业素养及勤恳的工作态度,新作不断,颇有建树。多幅作品入选全国美展,此外,还有更多精品在国内外展出。

在部队服务了14年后,1985年初,彭强华转业被分配到广州美术学院。任教一年后,因个人原因被当时风靡一时的《家庭》杂志社聘请担任美术编辑,后来提拔担任美编室主任。

魂牵梦萦的客乡情

记者面前的彭强华,谈吐清晰,精神十分抖擞。说起艺术创作,他认为,采风写生能为创作带来更多生机和灵感,他每年都要安排几场。去年,他就去了以色列、武当山、新疆等地。而他的作品,除了当地的写生作品之外,其他的皆为客家题材。

“客家文化已融入我的血液中。”他动情说道,他生长在客家地区,在那里度过童年和少年时代,对故乡梅州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一房一舍,都非常熟识。多次故乡行,徜徉于客家田园山水,乡道之间,那早春晚秋,晨雾晚霭都令他慨叹。

客家秋硕。

客家细妹。

著名中国人物画家、广州美术学院中国画系教授刘济荣曾评价道:彭强华的作品很有他自己的特色。一个体现在运用客家民居题材,另一个是色彩丰富。广东省作家协会副主席、南方日报报业集团副总编辑李钟声对彭强华的客家风情画也称赞道,那是氤氲着客家文化的精神内核的。在画家俯视围屋的思考中,那莽莽苍苍的围龙屋屋顶,就是世代客家精神的脊梁。这不仅是一种艺术构思的发现,而更重要的,是画家对表现物的精神的升华,上升到了一种全新的境界。广东画院画家、美术评论家王立则评价彭强华作品虽多来自真山真水,但坚持写境与造境相结合,达到了“画夺造化”的境界。画面真切而不落纤巧。色彩浓艳而不伤于雅。所有这些都反映画家的艺术修养已日臻成熟。

客家围(局部)。

此次采访中,彭强华向记者展示了两幅巨大画卷,分别是30米长、宽68厘米的《雁洋图卷》及长15米、宽同样是68厘米的《客家围》,前者描绘的是家乡梅州雁洋风景尽收眼底,后者是集客家人独特的民居建筑之大观。彭强华的客家情怀由此可见一斑。对他而言,客家的一草一木、一房一瓦总关情,皆乡情。


本报记者:李少凤

编辑:刘滨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