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梅州作为全省脱贫攻坚主战场,将全力以赴确保现行标准下相对贫困人口和相对贫困村全部如期脱贫退出,力争脱贫攻坚工作走在全省前列。本报推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特别报道”专栏,对我市三年脱贫攻坚战的成效进行全方位、多层次、多形式报道。敬请垂注。
湖中村变了,从软弱涣散村变成了坚强基层战斗堡垒的标杆,从一穷二白的“后进”变成了产业兴旺的典范;玉水村变了,“厨师之乡”成为其响亮的招牌;填江村变了,党建扶贫车间打通了脱贫攻坚最后一公里;东岭变了,打造“红色村”为其注入发展新动力……
在梅州,一个又一个像这样的贫困村正在发生着蝶变,而催生这种蝶变的则是我市抓党建促脱贫的实践成果。
2016年以来,我市牢固树立“围绕扶贫抓党建,抓好党建促扶贫,检验党建看脱贫”的理念,坚持将基层党建工作与精准扶贫工作深入对接融合,以党建引领扶贫、以扶贫助力党建,走出了一条抓党建促脱贫攻坚的有效路径。
“头雁”领航,建强战斗堡垒
暮春时节,走进五华县龙村镇湖中村,笔直宽阔的马路穿村而过,路旁绿树成荫、路灯整齐,看起来干净清爽。站在村委会门口,放眼望去是大片绿油油的稻田,绿道随着蜿蜒的水圳可直达村民家门口。中午时分,十来个村民准时从兰花基地下班,骑着摩托车回家吃饭……从村民的衣食住行和干净整洁的村容村貌,如今的湖中村已经几乎看不到四年前被列为省定贫困村的“贫和困”。
五华县龙村镇湖中村党员发挥带头作用,引导村民自愿让地,建成美丽的田间绿道。
提起今天村里的变化,村里的群众无不称赞他们的好书记何俊霞和如今的村“两委”班子以及驻村扶贫工作队。
2018年,通过党员人才回乡计划,外出优秀党员何俊霞同志被选拔为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我上任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带着村干部一起沿路打扫卫生,连续三个月,每周二打扫一次。由党员干部带头,最终带动了不少村民自觉参与村里的保洁工作。”谈起如何抓党建带班子,何俊霞表示“秘诀”只有四个字:以身作则。随后的近两年时间里,这位本科毕业的“80后”女干部切实发挥了“头雁”作用,在市县镇三级党委政府的支持下,多管齐下改变了班子“党建意识薄弱、责任缺失、不团结、战斗力不强”的问题。
五华县龙村镇湖中村发展小龙虾养殖产业,带动村民脱贫增收。
“党员干部做事有决心、信心、公心,就能换来群众对我们工作的支持。”何俊霞告诉记者,去年,由党员带头,湖中村成功引导100多户村民自愿让地支持田间绿道建设;村党支部引导扩大了村里原有兰花产业的种植面积,发展光伏发电项目;同时在多方支持下,引进企业建设100多亩以小龙虾养殖为主的生态种养基地,大力发展养殖产业。加上村委班子成员和党员带头参与,带动了不少村民自发参与种养。如今,湖中村村集体经济年收入从2016年不到7000元提升至11万元,贫困户人均可支配收入提升至11200元。
群众富不富,关键看支部;支部强不强,关键看“头雁”。在我市的众多乡村,像何俊霞这样的“头雁”还有很多。选好一人、带活一村,连成一线、激活一片。近年来,我市始终把加强村党组织书记队伍建设作为工作重点来抓,对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实行“县管镇抓”,2018年来共调整撤换115名“四不”书记;同时精准选派39名贫困村第一书记和349名驻村党建指导员,动员2391名机关干部回原籍村帮助开展工作……通过选、带、育、管,一大批“头雁”成阵示范,各级力量下沉到扶贫一线,成为以党建促脱贫的有生力量和主力军。
支部统领,带动产业发展
发展产业是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将支部建在产业链、党员聚在产业链、群众富在产业链的“三链”建设,是我市立足产业发展、党建固本的一大特色。近年来,我市深入开展“千企帮千村”活动,发动303个企业党组织与村 (社区)党组织签订共建协议,在贫困村开展了434项农业产业扶贫项目。同时实施 “十百千示范计划”,推行 “党组织+公司+基地 (合作社)+农户”发展模式,夯实贫困村经济增长基础。
在蕉岭县三圳镇东岭村农产品种植专业合作社菌种厂,工人们有条不紊地忙碌着,有的将原块木材进行加工,有的负责包装菌包,还有的将菌包高温处理。这些菌包均用于栽培灵芝,而灵芝是东岭村产业扶贫工作中的其中一种特色农产品。
“通过电商技术培训,我们集约化发展养蜂业等传统产业和串联紫灵芝、金线莲、香菇等基地,形成集群规模产业带。”东岭村党支部书记吴仕兴说,基于 “党组织+公司+基地 (合作社)+贫困户”发展模式,该村引进了蕉岭县五福之乡长寿食品有限公司,指导农户种植紫灵芝、金线莲、香菇等特色农产品共210亩,既为村里提供了50个就业岗位,又可增加每年月5万元的村集体收入,同时合作社带动农户林下养蜂,每年每户大约可增收3000至5000元。
无独有偶。今年初,兴宁市坭陂镇文德村也引进板栗南瓜种植基地,发展了50户贫困户参与种植。“基地给予技术指导、保价收购,保障贫困户收入。目前村里贫困户总共种了约6亩。”广州天河区贸促会驻文德村扶贫工作队队长黎永告诉记者,板栗南瓜预计亩产量3000斤左右,保底亩产值7500元,成熟后将由梅一客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统一进行保价收购,预计可为贫困户带来4.5万元收入。
今年3月24日,在丰顺县潘田镇填江村,由帮扶单位广州环投集团驻村工作队与村“两委”干部共同谋划的党建扶贫车间正式运营。车间搬到了村里,将岗位设在了家门口,让不少受新冠疫情影响无法外出务工的贫困户和闲散劳动力解决了就业问题,有效巩固了扶贫成果。
把党组织建在产业上、建在基地上、建在合作社里。近年来,我市围绕红色旅游、特色民宿、林下经济、肉鸽养殖、中草药种植和蔬菜种植等绿色产业,各村党支部、党员干部在精准施策上出实招、在精准落地上见实效,逐步形成了“一村一品、一镇一业”产业扶贫格局,让村级集体经济持续壮大,贫困群众持续增收、稳定脱贫。
本报记者:刘晓娟
见习记者:赖运香
图片:本报记者 林翔
实习编辑:陈熠霖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