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单种植”新模式,激活村民动力!来看蕉岭潘田村怎样开致富“快车”...


花生地里,一撮撮花生苗郁郁葱葱,颜色深绿、长势喜人。汪敬淼摄

最近,蕉岭县新铺镇潘田村的村民和贫困户分外忙碌。他们忙着在田间地头管理种下不久的玉米苗和花生苗,浇水、除草、施肥,一派忙碌景象。那一排排茁壮成长的绿苗是他们根据“订单”种下的“放心粮”,也是潘田村产业扶贫新模式的最美注脚。

走进潘田村北坑自然片,贫困户邓崇胜正一头扎在玉米地里拔草。只见玉米苗郁郁葱葱,叶片肥厚、颜色深绿、生长旺盛。“村里和蕉岭长寿南北寨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签订了订单协议,保价收购。我只管种植管理,根本不愁销路。”邓崇胜指着玉米地告诉笔者,玉米长势很好,收成应该不会差。他已经陆续种下2批次玉米和花生,23号左右还会再种植一批,3批次种植面积共3亩左右。“今年参与了订单种植,加上鱼、羊养殖,纯收入预计能有4万元。”邓崇胜笑着说,他算是跻身于稳定脱贫行列了。他和85岁的老母亲能靠着扶贫政策脱贫致富,他相信其他贫困户也一定能在各方力量帮助下搭上致富“快车”,一起打赢脱贫攻坚战。

通过参与订单种植模式,贫困户邓崇胜已经陆续种下2批次玉米和花生,23号左右还会再种植一批,3批次种植面积共3亩左右。图为邓崇胜在玉米地米拔草。汪敬淼摄

为摘掉“贫困”的帽子,帮助村民增收致富,潘田村在广州市派驻梅州市蕉岭县精准扶贫工作组干部牵线搭桥下,与南北寨公司洽谈对接,通过‘公司+贫困户’的帮扶模式,积极发展“订单种植”。“农户根据市场需求定向种植,公司保价收购,实现产业发展与市场无缝对接,免除销售之忧。”潘田村党总支部书记邓孟鼎告诉笔者,南北寨公司免费向参与“订单种植”的村民和贫困户提供种子、技术指导、上门收购等服务,农户只负责种植和田间管理。目前全村已有56户村民参与“订单种植”约60亩,其中有3户是贫困户,主要种植玉米和花生。

据邓孟鼎介绍,此次“订单种植”参与的村民和贫困户主要集中于北坑自然片。同等自然条件下,一亩地每年早晚2季种植水稻,精耕细作,纯收入约1000元;种植玉米后正常管理,每亩年产值可达4000元。而北坑自然片地势高,水源不足,灌溉比较困难,不适宜水稻种植等传统耕作模式。因此水稻种植和玉米等作物的经济效益差在北坑更加明显,该自然片村民和贫困户“订单种植”参与度也更高。邓崇胜就是一个典型代表,“我家劳动力缺乏,玉米和花生不仅经济效益高于水稻种植,管理也轻松得多,所以我是第一时间参与的。”邓崇胜说道。

潘田村在广州市派驻梅州市蕉岭县精准扶贫工作组干部牵线搭桥下,与南北寨公司洽谈对接,通过‘公司+贫困户’的帮扶模式,积极发展“订单种植”。图为签约现场。农业农村局供图

“我们将以北坑为试点,通过以点带面形式,逐渐扩大订单种植面积,带动村民和贫困户增收致富。”邓孟鼎说,全村水田面积900多亩,可以挖掘的潜力还有很大。

据悉,蕉岭长寿南北寨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以“城市合伙人+农村合伙人+微(电)商”为农产品产业化经营模式,通过线上销售平台将蕉岭高质量富硒农产品销售至全国是该公司的看家本领。“公司电商销售优势突出,贫困村富硒农产品质量优越,这些都为‘订单种植’产业扶贫模式奠定了基础。”南北寨公司负责人何莉娜告诉笔者,除潘田村外,公司还与新铺镇下南村、象岭村、金沙村,三圳镇铁西村,蓝坊镇高思村等7个省定贫困村签订“订单种植”协议和收购合同,为蕉岭打赢脱贫攻坚战贡献企业力量。

“镇里全力支持南北寨公司的‘订单种植’产业扶贫新模式,下一步将深化与该公司的合作,由镇牵头再集约一部分土地推广订单式种植模式,并在蕉岭(新铺)乡村振兴创业第一站划拨一部分区域供该公司做展厅和电商物流平台使用。同时计划盘活闲置的潘田小学校舍,打造南北寨新厂房,建立新生产线,助推扶贫产业发展。”新铺镇党委副书记谢志玉说,新铺镇还将引进更多贴合镇村发展规划的优质企业,激活镇村内动力,带动经济发展。


本报记者:廖键

特约记者:廖静宜 汪敬淼 祝银清 林剑湧

编辑:罗欢欢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