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复工、稳保障、备春耕...五华防控和发展两手抓!

连日来,五华召开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讲话精神,以及省委、市委的部署要求,围绕坚持打赢疫情防控人民战争的高度、坚持两手抓两手硬两不误的力度、坚持疫情防控压倒一切的维度、坚持防疫工作联防联控的强度、坚持以人为本未雨绸缪的角度,分区分级分类合理有序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五华大地万物复苏,车间机器响起来、工地车辆穿梭忙、田间地头有笑声……

重点项目九成复工

梅州(五华)抽水蓄能电站项目是五华县重点支持的重点建设项目,今年2月中旬起,春节放假回乡的工人陆续返回工地,但受疫情影响,项目部和五华县都面临着外防输入的巨大压力,务必坚决杜绝工地聚集感染的事情发生。“对返回人员全部进行核酸采样检测,提前介入预防。”2月21日,五华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专程前往梅蓄项目指挥部指导调研疫情防控工作。当天下午,五华县疾控中心医护人员携带检测物资进驻项目部,完成了第一批返岗工人的核酸采样检测。

市以上重点项目九成已经复工。图为梅蓄项目主坝施工现场。 (张炳锋 摄 )

“按计划今年投资12亿元,平均一个月1亿元,年底就能蓄水。”项目部负责人朱金华指着正在施工的拦水主坝说道。在施工现场,20多名工人戴着口罩指引施工车辆倒料、压实、喷洒等工序,6部施工机械分区作业,在寂静已久的山间响起阵阵轰鸣声。至目前,该项目陆续返岗工人150多人,今年施工高峰期人数预计可达5000人。

重点项目是五华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中保障复工安全和复工质量的重点关注对象。该县在保证复工安全、复工质量的前提下,确保重点民生项目、重点建设项目和重大效益项目,有序合理复工复产。据不完全统计,至2月29日,五华全县30个市以上重点项目已有27个实现复工,到岗人数1774人。

重点物资有力保障

2月26日上午9时,五华县网上预约口罩端口正式打开,可有效解决人们一罩难求的问题。笔者从五华县疫情防控指挥部获悉,发起购买口罩网上预约的底气来自于该县雄厚的市场供应保障实力。4天前,广东博能福源医用品有限公司正式投产,首日5万只、全部投产后日产30万只的供应能力,让紧张的市场供应得到了缓解。

广东明鑫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自动化口罩生产线顺利投产。(张炳锋 摄)

当广大群众还乐于分享成功预约口罩的喜讯时,另外一家口罩生产企业广东明鑫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一条全自动口罩生产线于2月27日投产。“日产5万只,现在已经储备15万只。” 广东明鑫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胡清娴介绍说,该公司原专注于医药器材生产,两年前曾计划转产一部分产能生产医用品,但迟迟没有下定决心。今年获知疫情防控期间出现“一罩难求”的情况时,当机立断,下定决心将部分药品生产车间转为口罩生产车间。按计划,还有5条全自动口罩生产线将于近期投产,预计口罩日产量可增加20万只。

口罩是疫情防控的重点保障物资,五华县内两家口罩生产企业在非常时期,采取非常措施,顺利投产全力保障疫情防控需求。在此之前,广东康奇力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和五华百洁灵科技有限公司,先后提前复工复产,在疫情当前彰显了企业担当。

疫情防控是一场人民战争,既要发动群众参与又必须保障群众的基本生活需求。五华县在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中,明确提出要把服务民生的重点项目和企业,作为复工复产的主要服务对象之一。该县在完成好2.5万吨粮食储备的基础上,全力服务好广东汉光超顺净菜加工厂和五华县大昌粮贸发展有限公司正常生产,全力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菜篮子”和“米袋子”装得满满的。

五华全力保障重点物资生产。图为大昌粮贸公司开足马力加工粮油。(张炳锋 摄)

“春节以来向全县配送了2000吨丝苗米和稻谷,现在储备稻谷5000吨,大米500吨,食用油3000件。”五华县大昌粮贸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元杰介绍说,他们全力保障市场供应,特别是大年初二左右,针对部分市民恐慌抢购物资的现象,他们一家人分头行动,向五华各乡镇配送了300吨大米,稳定了市场秩序,打消了群众的恐慌情绪。广东汉光超顺净菜加工厂则推出网上采购免费配送的方式,让广大市民足不出户就能吃上新鲜的果蔬。

春耕备种农资充足

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年。五华在做实疫情防控措施的同时,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全国春季农业生产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精神,深入解读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把三农工作摆到重中之重的位置,在疫情之下仍不忘春耕生产。笔者在华城镇湖田村高标农田项目现场看到,村民们正抢抓农时备春耕,农业机械的轰鸣声打破了乡村的宁静。

春耕生产忙起来。图为华城镇湖田村高标农田办田作业现场。(高讯 摄)

笔者从五华县农业农村局获悉,今年该县计划春种农作物面积累计52.76万亩,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约40.75万亩(早稻38.21万亩)。截至3月1日,水稻办田面积约11.46万亩,占水稻种植面积30%。

值得一提的是,五华充分发挥五华县大昌粮贸发展有限公司的粮食加工优势,初步探索“公司+基地+种粮大户+农户”的经营发展模式,鼓励广大农户参与土地流转,提升粮食生产能力,同时复耕复垦部分撂荒的土地,扩大粮食耕种面积。日前,河东镇968户在册精准扶贫户免费获得五华县大昌粮贸有限公司提供的丝苗米谷种1万斤、肥料640吨。“每亩按4斤谷种、100斤肥料的标准发放。”张元杰表示,这是该公司尽自己所能,助力农业春耕生产。

据初步统计,五华全县春耕春种农资充足,其中杂交早稻种子530.72吨、玉米种子28.31吨、化肥7000吨、农药(有效成分)305吨、农膜300吨,可满足全县农业生产需求。

乡村振兴提速发力

3月2日上午,随着“发车”一声令下,满载着五华农副产品的三辆大卡车同时从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产品梅州配送中心出发,分别发往湖北省随州、天门、仙桃、潜江、孝感5市。“这是消费扶贫以购代捐。”敏捷集团驻五华扶贫办负责人梅期谱表示,这次捐赠活动实现了抗疫扶贫两不误的目标。据悉,此次采购由五华县统筹,由敏捷集团和碧桂园集团联合采购,包括腐竹、五华大米、鸭蛋、山茶油、高山红薯、红薯粉丝等共计62吨,价值100万元,采购范围覆盖五华县4个镇6个省定贫困村。

今年是精准脱贫收官之年。五华作为全市精准脱贫主战场,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乡村振兴,并把乡村振兴和精准脱贫作为疫情防控大考以外铺设在广大农村地区的另一张考卷。连日来,县主要领导先后通过随访、实地检查多种形式,到棉洋、安流、龙村等镇,带头在考卷上挥笔答题。

“村民都跟着动起来了。”龙村镇湖中村党支部书记何俊霞表示,县领导带了好头,龙村镇塘湖片三村采取“个人+集体+村委”的模式,联动推进人居环境大整治正如火如荼开展。何俊霞认为,这是化危为机,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和人居环境大整治,重点聚焦污水处理等农村环境重点难点问题。

撰文:张炳锋 潘炜玲

编辑:刘滨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