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前线”,“白衣战士”如何工作?梅州日报记者带你探访

截至1月30日12时,梅州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确诊病例5例。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疫”中,我市医护人员奋勇向前,用医者的责任担当、仁心仁术守护着千家万户的健康。1月30日,记者走进我市定点救治医院——梅州市人民医院、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粤东医院,探访一线梅州“健康卫士”抗击疫情情况。

记者全副武装。(王丽莉 摄)

抗击疫情一线艰苦不易

上午8时许,记者来到粤东医院,只见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的“健康卫士”正有条不紊地开展工作。该院感染性疾病科二区区长、主任医师李干文告诉记者,若发热门诊预检分诊处、救护车接诊时发现疑似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的病患,将对其进行CT检查等,确诊的病人需进行隔离治疗。医生们每天会做好专家会诊、查房、病诊记录等。

粤东医院感染性疾病科,医生通过视频与专家远程会诊。(林翔 摄)

粤东医院感染性疾病科,护士不断洗手保持清洁。(林翔 摄)

粤东医院感染性疾病科,医生正在工作。(林翔 摄)

“每天穿脱防护服、隔离衣是很辛苦的事情。”曾参与抗非典,如今再次“战疫”的梅州市人民医院感染性疾病科主任医师黄镇说。原来,穿中风险防护服就需要更换上下装、工装鞋、戴两层一次性乳胶手套、穿一次性防护服、穿两层靴套、穿隔离衣、戴防护面屏等,穿高风险防护服则更繁复,每一步都有相应的操作规范。

进入病房需要戴多层手套,穿脱过程也有严格的程序。(林翔 摄)

市人民医院感染性疾病科,医护人员互相协助穿上防护服。(林翔 摄)

粤东医院隔离病房内护士正在工作。(林翔 摄)

“熟练的穿一次大概要20分钟,脱时需要的时间大概是穿时的三倍,从污染区、缓冲区、清洁区,每走出一个区域要按照规定操作,过程比穿时更复杂。” 梅州市人民医院感染性疾病科护师朱晓珊表示,进入隔离区的医护人员每四小时轮一次班,因为防护服闷不透气,往往医护人员的上下装都是湿了又干、干了又湿,期间不能吃喝,无法上厕所。因为长时间戴着口罩,不少医护人员脸上都留有勒痕。

医者使命选择义无反顾

当“战疫”的号角响起时,众多的医护人员积极参与一线医治工作。他们是儿子、女儿,是丈夫、妻子,是父亲、母亲,为了守护千家万户的健康,他们大爱无疆,“舍小家”,无私奉献。

粤东医院感染性疾病科,护士隔着窗户与同事交流。(林翔 摄)

市人民医院感染性疾病科,医护人员准备进入负压病房。(林翔 摄)

“全副武装”的护士在负压病房内工作。(林翔 摄)

粤东医院感染性疾病科区护士长李春花,主要负责确保后勤供应,防护用品等物资的供给等,作为区护士长的她时常最早来,最晚走,常常每天连续工作12个小时。哪怕她的二宝才一岁七个月,哪怕她的孩子生病发烧,她也仍坚守在抗击疫情的一线。“孩子可以由家人照顾,但抗击疫情的一线需要我。”为了身上白衣的使命与责任,李春花舍小家为大家,然而,作为妈妈的李春花怎能不记挂家里的孩子呢?为了避免孩子找妈妈,她甚至不敢多跟孩子视频。

每次离开病房时需要在含氯消毒液中浸泡十分钟,护士的双手有些过敏。(林翔 摄)

“作为医护人员,上抗击疫情的战场是应该的,我们也不后悔,但作为子女,我感到愧疚。因为在工作,我的父母常常打不通我的电话找不到我,我也只能在空闲时才能回信息。”90后朱晓珊说起家人时忍不住双眼含泪,她表示自己内心也曾有过恐惧,但前方有使命召唤,身后有职责担当,她义无反顾。

医者大爱温暖了隔离区

为打赢这场“战役”,在万家团圆的日子里,无私奉献的医护人员在医院过了年,他们顾不上自己,可能因为工作轮值的原因,三餐不能像常人那样准时准点、定时定点,他们难以兼顾照料好家人,却时时刻刻关注着病人的病情、心情,把无私的爱给予了病人。

爱心企业捐赠了早餐,时至上午九点多医护人员仍没空吃上一口。(林翔 摄)

“这里有水果、面包、点心,医护人员都很好,我被确诊那天,他们担心我心里有压力,都主动找我聊天,有什么事按下铃,就有医护人员及时前来,真的很感谢他们。”粤东医院隔离病房内一确诊病人通过电话说。李春花表示,因为担心病人情绪消极,该院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的一线医护人员都存有病人的手机号,加了微信好友,时刻关注着病人的状态,不仅充当“陪聊”的角色,还有医生细心留意起了病人的生日,在病人生日时,医护人员纷纷发短信祝福。据了解,目前我市确诊的病人病情稳定。

本报记者:王丽莉

摄影记者:林翔

编辑:刘滨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