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宁花灯传人吴桂连:烧烟景花灯的“独家生产商”


花灯人家


兴宁是“中国花灯之乡”,兴宁花灯起于明,盛行于清代、民国,历经600多年,从未停流和断绝。据统计,兴宁目前仍掌握扎花灯技术的人数不下千人,分布在该市各镇(街),全市至今还有20多户人家专业从事传统手工制作花灯。1月14日至2月8日,“2020 中国(兴宁)花灯文化节暨广东省第八届花灯文化节·梅州兴宁第二届花灯文化旅游节”在兴宁举办,掌上梅州与兴宁市委宣传部近期将陆续推出《花灯人家》系列报道,随机选取了若干名花灯师傅进行采访,讲述关于兴宁花灯的故事。

烧烟景是在兴宁相传悠久的一种赏灯形式,而“烟火”则是另一种形式的花灯。走进吴桂连经营的花灯作坊,眼前除了有色彩斑斓的传统花灯外,还摆放着一些用红纸粘糊的“花灯”,这就是烧烟景时必须要用到的“烟火”。

吴桂连正在制作工艺品。

“这种‘烟火’也叫企盆,里面有很多层,点燃以后每一层都会自动脱落,展示出不同的吉祥人物故事和动作变化等。”吴桂连说,“烟火”点燃后具有观赏性,内部构造比较复杂,相比起传统花灯,“烟火”的制作更加困难,对工艺要求也更加高。

今年67岁的吴桂连与兴宁市大多数花灯制作师傅一样,也是生于“花灯世家”。他自幼跟父亲学做花灯,但与其他人不同的是,他们家族内还传承着“烟火”的制作技艺。“烧烟景是兴宁赏灯时的一项传统活动,随着时间的推移,仍然保留这项传统的家族仅剩下6家了,他们每年都会把这项活动办得特别盛大。”吴桂连说,在兴宁市范围内,目前仍在坚持制作“烟火”的只有他自己了。每年临近赏灯时,这6家顾客都会提前找他预订。

“印象最深的是1979年的元宵,那是改革开放后各地恢复赏灯民俗活动的第一年。”吴桂连回忆道,当时宁新街道大圳村花螺墩长兴围举行烧烟景活动,兴宁各地民众特地前去观看,连村道都挤满了人。“当时用的‘烟火’是我父亲做的,我跟着去看了,内心特别激动。”吴桂连说,烧烟景活动在这个家族传承至今,且每年所用的“烟火”都由他制作。“烧烟景是一项喜庆活动,寄托了人们对生活的美好祝愿,我希望这项传统民俗活动能不断延续下去。”吴桂连说。

文/视频:本报记者 陈思杰

特约记者:刘海阳 钟思婷

图片:刘海阳

编辑:丘琼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