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赋能科技创新丨工行梅州分行联合梅州科技局举办银企对接活动助力高新技术企业高质量发展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深耕“科技金融”大文章,4月1日,工商银行梅州分行联合梅州市科学技术局举办“聚智谋新 银企联动——梅州市高新技术企业申报认定专题辅导培训班暨银企对接活动”。此次活动聚焦深化政银企协同,破解科技型企业融资难题,以金融活水精准浇灌科创沃土,为梅州加快对接粤港澳大湾区、推动苏区振兴发展注入强劲动能。梅州市科学技术局党组书记、局长徐万宝,广东省高新技术企业协会会长周木堂(原广东省科技厅二级巡视员),工商银行梅州分行行长陈光远,梅州市科学技术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陈福新,梅州市高新技术企业协会会长叶敬敏等出席活动。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推动新质生产力率先探路

徐万宝局长在致辞中指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进步与创新是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高新技术企业作为最活跃的科技创新主体,新质生产力的主要载体,要在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探索中率先探路、勇挑大梁。同时,希望通过本次活动广大科技企业能向“新”而行,以“质”图强,进一步提高创新意识和自主创新能力,加大研发投入,让科技创新的“关键变量”逐步转化为培育新质生产力的“最大增量”;协会和服务机构能向“优”而进,以“质”蓄能,为企业提供精准政策解读和申报指导,积极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推动创新资源共享和协同创新,助力企业突破技术瓶颈,提升产业创新能力;科技主管部门能向“高”而为,以“质”培优,引导企业走好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之路,多措并举推动传统产业脱胎换骨、新兴产业拔节生长、未来产业应时而生,为梅州“百千万工程”及苏区融湾先行区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科技赋能创新驱动 产业升级质效双升

周木堂会长表示,高新技术企业申报认定是企业享受国家减税免税政策的重要途径,也是推动企业科技创新、提升竞争力的关键环节。始终牢记邓小平同志提出“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初心使命,科技创新是产业创新的源头,产业创新是科技创新的载体,企业既是原创技术的策源地,也是产业创新的推动者。夯实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才能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有机衔接,促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最后,周会长鼓励企业抓住政策红利,加大研发投入,积极申报高新技术企业,推动高新技术产业不断迈上新台阶提供坚强保障。

科技与金融深度融合 践行国有大行责任担当

陈光远行长表示,近年来,梅州工行在市委、市政府及市科学技术局、省市两级高新技术企业协会正确指导下,坚持“两个毫不动摇”,突出“工”和“商”主责主业,积极加大金融服务科技企业工作力度,发挥好领军银行作用,助力科创型企业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2024年,该行在科技金融领域交出亮眼答卷,全年向科技型企业投放贷款24.8亿元,同比大幅增长57%;贷款融资覆盖率提升至21.34%,同比上升2.73个百分点。同时,该行积极落实《梅州市科技企业金融顾问专项工作实施方案》,选派12名专业金融顾问“一对一”服务科技企业,覆盖融资规划、结算管理等全流程需求。“科技与金融的深度融合,既是落实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生动实践,更是梅州迈向高质量发展新征程的坚实足音。”陈光远行长强调。

精准施策破融资痛点 创新产品赋能科创企业

工商银行梅州分行针对高新技术企业“轻资产、高成长”特点,重点推介了“广东专精特新贷”“广东技改贷”及新一代经营快贷等特色产品,并展示了融e借、信用卡等多元化金融服务。通过“一企一策”融资答疑,该行现场为企业量身定制综合解决方案,有效拓宽融资渠道。某参会企业代表表示:“工行的个性化服务和灵活融资方案,切实解决了我们研发投入大、抵押物不足的痛点。”

擘画湾区视野蓝图 金融活水润泽新质生产力

立足新起点,工商银行梅州分行提出将以湾区视野锚定高质量发展方向,围绕市委、市政府苏区融湾先行区建设和“百千万工程”系列工作部署,深化银政战略协同,积极对接做大做强工业经济、支持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特色现代农业。一方面,通过技术改造贷款等融资工具助力传统产业焕新升级,推动“老树发新芽”;另一方面,聚焦新材料、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以专属信贷产品培育“新树扎深根”,为构建梅州现代化产业体系持续注入金融动能。

下一步,该行将紧密对接梅州苏区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规划,强化做好科技金融,持续优化产品体系和服务模式,为培育新质生产力、推动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强金融支撑。

供稿:陈奇文、曹丰

编辑:林佳如(实习) 张晓珊

审核:练海林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