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男子脑卒中后痉挛不停!超声引导下肉毒素治疗“一针”解决

随着脑卒中急救技术的不断进步,更多患者的生命得以挽救,但一些后遗症也严重影响了他们的生活质量。其中,脑卒中患者出现痉挛性偏瘫的发生率高达40%,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脑卒中后痉挛5个月

肉毒素注射成功恢复

近日,梅州市人民医院神经康复门诊收治了一位非常年轻的脑卒中患者。患者小张年仅22岁,因先天性颈动脉畸形引发脑出血后,持续遭受左上肢功能障碍困扰长达5个月,患者手指屈曲握拳痉挛明显,手部精细动作的功能完全丧失,经过常规药物治疗及康复训练也没有恢复,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小张在梅州市人民医院神经康复门诊就医后,接诊医生黄剑情采用系统的查体及康复评估发现,患者静息平卧时可被动牵伸缓解痉挛,但动态发力时上肢屈曲痉挛明显,限制分离运动产生,也影响手功能预后。

结合患者病程和症状特征,治疗团队最终采取精准化的肉毒素注射治疗方案。采用超声影像引导技术,为患者实施精确定位注射,通过精准调节注射位点与剂量。在系统治疗一周后的随访显示,患者手部握拳痉挛程度显著降低,日常简单动作已经得到较好恢复。这种快速的功能改善为后续运动再学习创造了良好条件。

目前,患者已进入强化康复训练阶段,治疗团队将结合患者恢复情况逐步重建其手部精细运动功能。

超声引导精准定位

注射更加高效安全

医生介绍,痉挛是一种由上运动神经元(如脑梗死、脑出血、脑炎、脑瘫、脑外伤、脊髓损伤、缺血缺氧脑病等)受损后引发的运动感觉控制障碍,表现为肢体僵硬、阵挛、抽筋、痉挛性肌张力障碍等症状。这些症状不仅给患者带来身体上的痛苦,还极大地限制了他们的日常活动能力。

超声引导下的肉毒素注射治疗为痉挛的治疗提供了新的选择,该技术可根据肌肉及周围组织的直观影像精准定位靶肌肉,避免误伤血管、神经及其他重要组织,从而提高注射的安全性和准确性,而且疼痛感轻。

梅州市人民医院神经康复门诊探索和应用先进的康复治疗方法,为脑卒中后遗症患者提供全面、有效的康复支持,助力他们早日恢复健康,更好地回归社会和家庭生活。

编辑:李子莹

审核:练海林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