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规声声唤归来 ——为第126位梅州籍南侨机工曹伍钧寻亲记

●李国泰 叶嘉瑶/文 张雪丽/图

导读  1939年,抗日战争进入到最艰苦的阶段,有一支由南洋华侨青年组成的队伍,回国到云南滇缅公路参加抗战,这3192人的“南侨机工服务团”中,此前找到有125位梅州籍华侨。在三年时间里,他们运送了50多万吨的抗战军需物资,为国家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其中有1000多人牺牲在运输线上。有些至今没有找到亲人。今年4月,志愿者为梅州籍南侨机工曹伍钧找到亲属。


芒市抗战纪念碑(张云鹏供图)

寻找曹伍钧的亲属

2015年8月26日《云南日报》发表了一篇刘祥元撰写的《芒市发现南侨机工曹君伍钧之墓碑》文章,介绍了广东梅县籍南侨机工曹伍钧烈士的事迹,向全社会呼吁寻找曹烈士的亲属。

文章介绍:在芒市郊区雷牙让山的大金塔下“滇西抗战纪念碑”处,矗立着一块“曹君伍钧之墓”碑。这是目前发现的最早的南侨机工墓碑。碑上的文字是:

曹君伍钧,粤东梅县人也,行年三十有二,秉性仁爱,饱贮学识,尤其为国为民更具热忱。民国十九年侨居南岛,虽业裁剪,但每于工余之暇,常参加救亡工作。自七七神圣抗战开始以后,即拟弃业从戎。缘士进无门,故暂待时机耳。至南侨总会组织机工回国服务团时,遂乃投身霹雳赈会,受技术之训练,专心苦究以兴其成。于民国廿八年八月十四日霹雳赈会资遣回国,编入西南运输处第九大队服务,日夜辛勤,不敢惑怠,以期报国于万一。民卅年改编十五大队,至卅一年一月廿四日与强等驰车畹町,返程至芒市加油站前,正待加油之际,而不幸事踵至矣。盖第十大队分队长戴鳌驾车失慎,将曹君之车撞坏并将曹君辗毙。呜呼痛哉!国难未除,而君先死!其功堪纪,其死可惨矣。强等恐日久湮灭,特立墓石,是为之记。

肖毅强暨回国同志代纪立

中华民国三十一年二月吉旦立

从碑文可以查询到南侨机工曹伍钧的生平简介。曹伍钧在1939年8月14日从新加坡回国,属第九批回国的机工人员。回国后服务于西南运输处第九大队,1941年编入第15大队服务,1942年1月24日因车祸牺牲,时年32岁。墓碑是1942年2月由同为南侨机工的肖毅强等人所立。

据调查,此碑发现于20世纪60年代。南侨机工刘传授在芒市白水井河边,发现其女在一块规整的石头上洗衣服,刘传授上前一看,才知道是为机工曹伍钧立的墓碑。

1990年7月,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政协及潞西县政协收寻相关碑文,曹伍钧墓碑即是其中的一块,在重新修葺滇西抗战纪念碑时,将这块烈士碑矗立于芒市大金塔下,供人瞻仰。

曹伍钧墓碑是目前发现较早的一块南侨机工墓碑,它的价值和意义在于:首先,曹伍钧墓碑及碑文作为南侨机工在德宏的重要文物,和芒市三棵树华侨运输先锋第一大队、德宏洗马塘陈团圆殉难处、芒市三台山南侨机工墓一样,是德宏州南侨机工重要文物遗址的组成部分。其次,墓碑及碑文,可以补充文献记载的不足,并可以了解曹伍钧的简要生平及南侨机工在德宏的活动轨迹。其三,曹伍钧墓碑作为芒市滇西抗日战争纪念碑的组成部分,和畹町南洋华侨机工回国抗日战争纪念碑一样,以供后人缅怀先烈,铭记南侨机工及滇西抗战的丰功伟绩。

曹伍钧参加机工团后寄回家的相片

曹伍钧碑(张云鹏供图)


为英烈寻亲,梅州人在行动

2023年12月,这条消息由云南省南侨机工历史文化研究会的副会长张云鹏转发给梅州市客家文史研究会的李国泰会长,李立即向全网转发,引起了《梅州日报》记者的关注,在该报融媒体上转载。

李国泰组织了一批文史研究学者,深入到梅县区和梅江区有曹姓的乡镇,如丙村、雁洋、石扇、白渡、城北、南口、西阳等地查找,无果。

寻找南侨机工曹伍钧烈士亲属的消息,引起梅州全社会强烈反响。梅州的热心网友纷纷转发。今年4月,终于在平远县热柘镇传来消息:平远志愿者寻找到了曹伍钧的亲属。经志愿者核对热柘镇布心坪曹氏族谱,找到曹家后人了解到曹伍钧生平事迹,基本认定他为平远县热柘镇布心坪人。

2024年4月9日,南侨机工课题研究团队的学者们赶到布心坪村采访了曹伍钧的侄儿曹永裕。

曹永裕说,关于大伯曹东生,因曹氏族谱记载得比较简单,大伯离开村子有近百年时间了,村里很少有人知道他,只有家里人才知道还有一个大伯叫东生。但家里人也只知道大伯去了南洋。

曹伍钧在南洋参加机工团时,因民国年间平远属梅县团管区范围,所以填写成梅县籍贯。回到云南昆明后,他给家里来过一封信,信中说以后写信给他时,要写曹伍钧或曹钧伍收,家里人才知道他改了名。但此事也只有曹伍钧的父亲曹延祯知道,后来他申请小儿子曹乙生缓征兵役时,将曹伍钧的来信呈交给梅县团管区,注上“曹东生,别字钧伍”,可以确定曹伍钧就是曹东生无误。

记有曹伍钧名字的缓役声请书

曹伍钧出生房屋

曹伍钧的身世

据了解,曹东生1910年出生在平远县热柘布心坪村,少年时代非常聪明,考上了平远县城的学校。1929年,时年20虚岁的他遇上大革命高潮,平远县处于红色中央苏区地域,他的父亲曹延祯(号贤五)参加了村里的红色赤卫队,他也在学校积极投身苏区的工作。1930年国民党军“围剿”苏区红军,布心坪村有20多个红色积极分子都逃到“大北呖”(马来西亚霹雳州)亲属那里。曹东生也随同村里的人一起逃亡到了马来西亚。因他少年时跟爷爷学会了裁缝手艺,到南洋后就以裁缝为业谋生。

曹东生在家时,父亲为他在长田圩罗坑村抱了一个童养媳钟氏配给他,但曹东生不喜欢。参加南侨机工服务团回到云南昆明时,曹东生写过信给父母,说他回国在昆明参加机工团了,想回平远老家探亲,但在途中听到童养媳钟氏还在家中,遂又返回云南,连父母都不曾见面。新中国成立后,家里人因机工服务团是国民党军队的编制,是历次运动打击的对象,所以都不敢声张。

采访人员了解到,曹东生出南洋后第9年,家里为他立了个子嗣叫曹维进,是他妹妹的儿子。为此,曹永裕陪同采访人员到热水村采访了现年86虚岁的钟宏英先生。

钟宏英是一位退休的中学教师。据钟老师介绍,他的母亲是曹东生的妹妹,嫁到热水村钟家,怀孕几个月时,丈夫就过世了。遗腹子在旧社会是遭人嫌弃的,村里有人想将刚生出的孩子卖到外地去。曹延祯听到这个消息后,在女儿产下一个男孩后,抱回布心坪,立到出南洋的曹东生名下做继嗣。孩子在布心坪取名曹维进,由外公、外婆抚养到12岁,1950年回到出生地热水村钟家,改名钟宏英。

口述采访还不足以证明曹东生即是曹伍钧,曹永裕拿出了一沓文件,跟采访人介绍了起来。“这些都是当时我阿婆保存下来的资料,一份是我父亲缓征兵役的声请书,一份是当时平远县开具的家庭情况调查表。”曹永裕指着一份父亲因在梅北中学读书而缓征兵役的《缓役声请书》第三联说,上面清晰可见“(曹乙生)胞兄东生(别名钧伍)加入华侨机工团在昆明训练”,证明文件是“信件”等文字,也进一步确认曹伍钧就是曹永裕一直在找的大伯曹东生。

采访了解到,当年曹伍钧跟着爷爷学会了裁缝手艺,在他十一二岁的时候就已经会制作成衣了。“当时我阿婆的衣服都是他做的,手特别巧。”也就是因为这项技能,他到南洋后,以此为生计。

“大伯还在家乡的时候,爷爷就帮他寻找了一门童养媳,可是没有圆房,也就没有留下子嗣。不知道大伯在国外和昆明是否结婚,有没有后代?”曹永裕表示,无论大伯是否有子嗣,自己都一定会亲自去云南芒市祭拜他。

曹永裕夫妇、侄女拜祭情景(芒市供图)

赴云南拜祭英灵

2024年4月20日,曹永裕携妻子吴运香、侄女曹美霞、侄女婿黄银生,一行4人从揭阳机场飞赴云南昆明。李国泰会长早就帮他联系好了云南省南侨机工历史研究会的张云鹏副会长,让云南方面大力协助曹家。

4月22日上午,地处祖国西南边陲的芒市天气阴沉,市郊雷牙让山上的“滇西抗日战争纪念碑”侧,曹永裕一行从2300多公里外的广东赶到了雷牙让山。

从山脚到墓碑不过百余米,曹永裕却走得格外沉重,踉跄的步伐难掩心底的悲伤。离墓碑还有两三米,曹永裕一行就三步并作两步,“咚”的一声,双膝重重地跪倒在墓碑前,他们手抚墓碑悲怆地哭喊道:“大伯,我们来看你了!”

“大伯,奶奶临死前一直念叨着要带你回家,我今天终于完成奶奶的遗愿。”曹永裕泣不成声。

泪水无声地滴落在石板上,这是悲伤的泪水,是激动的泪水,也是喜极而泣的泪水,梅州籍120多位英烈一同得到了告慰,领受到了亲人们的供献。

拜祭过后,曹家人从雷牙让山上取了一捧墓碑后的红土装入袋中,这抔掩埋过烈士的红土,代表了烈士的英灵。

“大伯,我们带你回家了。”

薄雾中的雷牙让山上一片寂静,远处传来一阵阵“子规来”凄厉的鸟叫声,鸟的哀鸣回荡在西南边陲的雾谷中。

至此,找到亲属的梅州市籍南侨机工人数上升到126位。

本文作者李国泰(右)采访曹永裕

——“文化公园”投稿邮箱:mzrbwhgy@163.com

编辑:曾秋玲

审核:陈嘉良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