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金柚“立规矩”,蹚出标准化发展道路
金柚,也称“沙田柚”,果形似梨,金黄可爱,果肉晶莹,清甜如蜜,有"柚中之王"之称誉。据相关史料记载,从民国初年,梅州境内开始有种植,距今已有百年历史。
近年来,市市场监管局(知识产权局)根据实施地理标志运用促进能力提升项目,不断推出建立完善产品标准和技术规范,推广地理标志专用标志的规范使用。并通过“政务+媒体”“线上+线下”的融合创新模式持续扩大地理标志品牌影响力,以助力产业发展规模提升与乡村振兴。
梅州金柚作为梅州知名特产,是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是梅州地域文化的重要象征和标志。近年来,我市创新举措,充分发挥梅州金柚地理标志品牌效应作用,全力擦亮梅州金柚地标名片金字招牌,梅州使“小地标”创造 “富民奇迹”,在促进梅州金柚产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上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梅州种“柚”历史由来已久
金柚第一次走进“围龙”,还得从一位外出从政的乡贤说起。
据记载,1911年梅县丙村郭某在广西梧州做官,托人带回苗木200株,种后产果被人誉为"甜柚",成为当时人们送礼之佳品,逐渐传至梅县各地及蕉岭县附城、新布等镇,但大都作小果园或房前屋后零星栽培。经原培基学校校长弼良先生辛勤耕耘,终于获得成功,并大量培育柚苗广为传种。
至1949年,在梅县丙村一带小有名气。随着沙田柚大规模发展,梅州市于1989年成立了梅州市沙田柚研究所,专门从事沙田柚品种研究开发,建立了优良柚类母本园,每年对沙田柚单株进行评比选优,确定优良单株后再进行育苗,经过长期的提纯复壮,形成了具有本土化特色的柚类品种。
1992年,梅州市正式把沙田柚的商品名确立为“梅州金柚”。据记载,商品名确立为“梅州金柚”基于两方面的原因:一是沙田柚成熟时颜色呈金黄色,连片的沙田柚基地就象金山一样;二是种柚效益好,当时许多农民耕山种柚后盖了新房,“家种百棵柚,好比开金库”成了群众口头禅,沙田柚自然也就成为农民心目中的“金果果”。
种在深山的金柚有了“名”
1992年确立商品名为“梅州金柚”,2006年成功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认证,从有“名”到出“名”,这条品牌化发展之路,这颗种在深山的“金果果”走了14年。
据了解,梅州金柚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为广东省梅州市现辖行政区域,包括梅江区、梅县区、兴宁市、大埔县、丰顺县、五华县、平远县、蕉岭县。
“一步一柚林”是梅州种植金柚的生动反映。据有关数据统计,截至2022年底,梅州全市柚类总面积65万亩,产量95万吨,产量占全国的1/5,其中金柚36万亩,产量56万吨,成为最具有区域特色明显的支柱产业,生产地域覆盖了梅县区、梅江区、兴宁市等全市60多个镇,成为全国最大的金柚商品生产和流通基地。
2020年,农业农村部、财政部正式公布的《2020年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建设名单》中,广东金柚产业集群名列其中。而彼时,广东全省柚子种植已形成以梅州为核心产区、多区域种植的发展格局。其中,梅州是广东省最大的柚果产区、全球最大的沙田柚生产基地、全国第二大柚类生产基地。先后培育了“木子”“顺兴”“嘉丰”“龙威”“梅岭”等10多个金柚品牌。
2008年梅州金柚获得广东省优质柑橘评比柚类金质奖;荣获第二届、第三届中国农业博览会及1999年中国国际农博会认定为名牌产品;被中国果品流通协会授予"中华名果"称号;2014年2月,梅州金柚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目录;2020年,梅州金柚入选中欧地理标志第二批保护名单……一个个沉甸甸的奖项,充分体现了梅州金柚在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认证后,在推进产业化、品牌化高质量发展上取得的显著成效。
梅州金柚探索生“金”之道
“土特产”变身经济发展“金名片”,梅州金柚产业发展成效显。
用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认证”,进一步有效提升梅州金柚知名度和影响力,增强其市场竞争力,带动相关产业蓬勃发展,是梅州当前探索金柚产业发展的一个有力“招牌”。
“我们组织县(市、区)深入挖掘摸排辖区梅州金柚种植数量、规模发展情况等,创新思路推进梅州产品培育发展基地,提升了梅州金柚的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市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在助力产业发展规模提升与乡村振兴方面,该局还依托“地理标志+企业+电商”合作模式,与梅州日报社开展地理标志助力乡村振兴——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梅州金柚”直播带货活动。此外,还通过京东搭建梅州地理标志馆推广销售我市地理标志产品,多措并举提升我市地理标志产品知名度和美誉度。
政府部门有措施,企业协会在行动。梅州市梅州柚产业协会会长、广东李金柚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永生在推动梅州金柚发展上始终不遗余力。他所创办的“木子”品牌也成为当前梅州金柚一块知名度较高的招牌产品。
“只有产销一齐抓,才能提高质量,更好地拓展销售。”李永生说。因此,李永生倡议梅县做流通的企业和专业户,在2003年就成立了梅县水果流通协会,提高金柚品质,创金柚名牌,带头动员并参与梅县“创优质柚园”活动,自费印发技术资料,发到种植户手中,提高果农种植技术,不断改善产区种植条件。
在此之余,为提升柚果的品质,打开、打通“从科学到技术再到产品”的通道,李永生在2019年携手仲恺农业工程学院、梅县区农科所联合成立梅州市南方金柚研究院,对接9家高校和科研院所、100多家生产企业与合作社组织、50多家采后加工与营销企业、10多家生产资料企业合力赋能梅州柚产业,形成“集聚资源—引育人才—创新技术—孵化企业—裂变产业”的提升进化,促进梅州柚类全产业链发展。
如今,梅州金柚这个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已经走向全国、走向国际,这块“金字招牌”正进一步擦亮。同时,走上标准化发展道路的梅州金柚产业,在金柚产量、品质、效益上齐头并进,真正成为广大柚农的“摇钱树”“致富果”,助力乡村振兴。
编辑:林仪
校对:邓俊辉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