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凡十年看梅州丨苏区融湾赋新能 构建开放新格局

苏区振兴、湾区建设,是中央和省委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推动共同富裕的重大部署,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近年来,作为全域均属原中央苏区的梅州,抢抓“苏区+湾区”叠加政策,加快构建全方位开放发展的新格局,积极对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在交通互联互通、产业梯度转移、农特产品“入湾”等方面全面发力,全力培育发展新优势,赋能梅州加快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梅州综保区获国务院批复设立,梅州实现国家级发展平台零的突破。

畅通连接湾区大通道

梅州有着光荣的革命历史,是广东唯一全域属原中央苏区范围的地级市。翻开地图,梅州虽然位于粤东北,但与粤港澳大湾区地缘相近、人缘相亲、商缘相连,对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具有天然的优势。

对接融入,交通基础设施先行。

2019年10月11日,全长122.4公里、设计时速250公里的梅汕客专在梅州人民热切盼望中建成通车。线路北起梅州西站,途经梅州、揭阳、潮州三市,在潮汕站与厦深铁路接轨。开通运营后,该线路成为梅州连接潮汕乃至珠三角地区的交通大动脉。从此,山区梅州迈入“高铁时代”,加快融入粤港澳大湾区经济生活圈,进一步吸引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聚集,畅享发展盛宴。

全长122.4公里、线路设计时速250公里的梅汕客专在梅州人民热切盼望中建成通车。

很快,铁路方面还有更多好消息传来:2019年12月15日,梅州至龙川铁路顺利开工,项目建成后将大幅缩减梅州通达大湾区的时长;今年9月30日,瑞金至梅州铁路(广东段)在梅江区西阳镇申渡村规划的瑞梅铁路梅江特大桥北引桥东开工建设,广东段全线计划于2027年3月建成通车。项目建成后,将成为一条集红色文化、客家文化为一体的快速走廊,对完善赣粤地区铁路网和加强珠三角、粤东地区与中部地区间的交通联系具有重要意义。

公路方面,自2015年平兴高速建成通车后,我市实现“县县通高速”目标。接着,梅平、兴华、华陆、大潮(含大漳支线)、丰华等高速公路陆续建成通车,各县(市、区)市民往来更加便捷,梅州到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的路程更顺、车程更短。

梅州机场持续优化加密航线,与深圳、广州、珠海等大湾区主要城市实现了航线覆盖,进一步加强了梅州苏区与粤港澳大湾区的快速联通。

日前,《广州市对口帮扶梅州市助推老区苏区全面振兴发展规划(2021-2025年)》(下称《规划》)印发。《规划》提出,将积极推进梅州苏区与粤港澳大湾区的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助力对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1.5小时经济生活圈。对于梅州未来发展而言,又是一大利好。

打造融入湾区新高地

2020年6月28日,梅州综保区获国务院批复设立,梅州实现了国家级发展平台零的突破,成为梅州对外开放、主动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和服务对接“双区”“两个合作区”建设的“新窗口”。

作为地处粤闽赣交界区域的内陆型综保区,梅州综保区具有辐射带动范围广阔、享有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的政策优势,以及发展空间大、仓储成本低、梅州国际无水港铁路物流配套设施等资源优势。梅州市与省商务厅正在全力申报以梅州综保区为重要载体,建设省级加工贸易梯度转移示范园,发挥大湾区外贸总量大、供应链物流、国际贸易、金融等产业发达的优势,主动承接粤港澳大湾区产业转移,推动梅州综保区成为大湾区企业原材料、半成品、零配件供应链上的重要环节,打造成为大湾区产业转移的广阔腹地。

梧高凤必至。广东首个内陆型综保区、良好的投资营商环境让越来越多湾区企业选择苏区梅州。至目前,梅州综保区共有落户项目19个,投资总额约5.8亿元,全部达产后年进出口额预计可达32亿元。其中,有13家落户企业都是从大湾区转移过来或投资设立的,包括加工制造、国际贸易、跨境电商等类型。

除了建设好梅州综保区,市委市政府把规划建设赣闽粤原中央苏区对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振兴发展先行区作为狠抓发展第一要务的重中之重,申报设立国家级平台,推动苏区和湾区联动发展、合作共赢。让人振奋的是,广东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报告明确支持梅州建设赣闽粤原中央苏区对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振兴发展先行区,这是对梅州的最大支持、最大利好。

市委书记马正勇强调,梅州要用好“苏区+湾区”的叠加政策,扎实推进先行区建设,重点在引进产业项目、完善现代化基础设施、创新体制机制等方面先行先试、取得实效,全力打造革命老区对接融入国家重大区域战略试验区、苏区与粤港澳大湾区协同发展先行区、苏区探索共同富裕样板区。

建设湾区后方大农场

9月,一辆满载梅州蜜柚的货车从位于梅县区石扇镇的梅州市兴缘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缓缓驶出,向粤港澳大湾区进发。这是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产品梅州配送中心生产基地将梅州苏区的优质农产品销往大湾区、为当地市民餐桌送去“客家味”的生动写照。

工人正在将梅州蜜柚装车运往珠三角城市。

记者了解到,在广州、梅州和五华各级党委政府及相关部门的重视和支持下,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产品梅州配送中心于2019年6月落户五华县河东工业园,项目总规划面积250亩,首期已投入2.87亿元,总建筑面积达4.6万平方米,建成初级产品仓配集散、产品精深加工、电子商务与展贸、综合商务办公等功能区。“该中心的建成,有助于进一步拓宽梅州优质农产品的销售渠道,为粤港澳大湾区消费者提供安全放心健康的绿色农产品。”据梅州市风行菜篮子产业有限公司总经理胡庆伟介绍,配送中心以立足梅州所需、服务湾区、辐射泛珠定位,以“一个标准供湾区”为原则,构建以梅州五华为枢纽的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生产及流通服务体系,成为粤东地区及粤闽赣区域绿色优质农产品服务平台、穗梅联手发展绿色产业的重要基地。目前通过配送中心平台销往粤港澳大湾区的农产品,不仅有梅州柚、客都米、嘉应茶、寿乡水、平远橙、兴宁鸽、五华高山红薯等优质农特产品,还有以梅菜扣肉和盐焗鸡、鸽子汤等为代表的客家预制菜,均深受湾区市民青睐。

截至目前,梅州配送中心累计认证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生产基地、加工企业已有104家,覆盖全市48个镇,涉及种植业、畜牧业和渔业,种植养殖规模7万余亩,带动就业4.3万余人。

接下来,梅州将继续以现代农业产业园区为依托,积极发展优势农产品,推动农产品深加工产业全面发展,形成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现代化大农业发展格局,把梅州建设成为粤港澳大湾区长寿食品、食材等优质农产品主要供应地,让梅州农业火起来、农民富起来。

数说成效


至目前,梅州综保区共有落户项目19个,投资总额约5.8亿元,全部达产后年进出口额预计可达32亿元。其中,有13家落户企业都是从粤港澳大湾区转移过来或投资设立的,包括加工制造、国际贸易、跨境电商等类型。

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产品梅州配送中心累计认证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生产基地、加工企业104家,覆盖全市48个镇,涉及种植业、畜牧业和渔业,种植养殖规模7万余亩,带动就业4.3万余人。

奋进故事


梅州综保区吸引广州科技企业落户

落户梅州综保区的麦威科技有限公司主要从事液晶电视生产和销售,企业总部位于广州花都。当深入了解了梅州的营商环境和梅州综保区优惠政策后,公司很快决定在梅州设立分公司,专营外贸进出口业务。

“梅州综保区招商队到广州开展招商推介会,向我们详细介绍了梅州综保区的建设发展、产业规划和优惠政策等。可以说,我是被梅州综保区这个国家级平台和梅州良好的营商环境吸引过来的。”麦威科技总经理支远翔表示,项目从落地到投产得到了梅州当地党委政府的指导和帮助。“在注册公司、厂房租赁、产品报关等方面给予我们全方位服务,让我们顺利投产。预计公司今年产值可突破1000万元。接下来公司将扎根梅州,扩大产能,探索开展保税维修业务,全力把公司做大做强。”支远翔对未来发展充满信心。 


梅州柚摆上大湾区市民餐桌

梅州兴缘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位于梅县区石扇镇建新村,是一家从事蜜柚、沙田柚等柚果的生产和销售的企业,同时也是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产品梅州配送中心的生产基地之一。据了解,该公司共种植了近1600亩的柚果,今年蜜柚总销量已达到400多万斤,主要售往广州、深圳等地。

“公司于2019年被认证为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生产基地,这意味着我们的产品获得进入粤港澳大湾区市场的‘通行证’,为开拓粤港澳大湾区市场、打响梅州柚品牌夯实基础。同时配送中心对农产品的质量要求高,我们则严格根据标准进行种植、培育、管护,产出的柚果皮薄汁多、酸甜爽口,深受大湾区顾客的喜爱。”梅州兴缘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林绿表示,配送中心对带动农产品更好地走出梅州、融入粤港澳大湾区起到良好的作用,在配送中心的赋能下,该公司产品的质量与销量双双提升。

林绿表示,该公司将强化生产、加工、品牌营销等各个环节,确保柚果的质量,擦亮梅州柚“金字招牌”,推动梅州柚更好地走向粤港澳大湾区市场。

文/梅州日报记者:林德培 黄科 张莹娜

图/梅州日报记者:吴腾江 

编辑:黄炜明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