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非遗之美 领略独特魅力!一起走近梅县区的省级非遗项目→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文明绵延传承的生动见证。在漫漫历史长河中,梅县区留下了丰富和珍贵的文化遗产,如客家山歌(松口客家山歌)、木偶戏(梅县提线木偶戏)、竹板歌(梅县竹板歌)、酿造酒传统酿造技艺(梅县客家娘酒酿造技艺)等。目前,梅县区共有4个省级、13个市级、39个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涵盖9大类别56项,有省级代表性传承人3名、市级代表性传承人4名、区级代表性传承人84名。

6月8日是今年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日”,让我们一起走近梅县区的省级非遗项目,领略其独特魅力。

省级非遗项目——松口客家山歌

自古山歌松口出 千年古韵扬四方

“松口是个山歌乡,歌声飘过七洲洋,自古山歌松口出,千秋万代美名扬……”松口客家山歌,伴随着客家人的南迁而产生、发展、传播,是客家山歌中的一朵奇葩。2007年,松口客家山歌被列入广东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市级传承人刘谦隆(右)在舞台上演唱松口客家山歌。(受访者供图)

松口客家山歌原生态区域是在梅县区以松口镇为中心及其周边的隆文、桃尧、松源等镇,旅居各地的松口人也会传唱松口山歌。“松口客家山歌是劳动人民的一种口头文学,内容丰富多彩,语言质朴浅白,意境含蓄,唱腔优美,长于叙事抒情,具有浓郁的客家文化和鲜明的地方特色,为海内外客家人所喜欢,是极为宝贵的民间文化艺术遗产。”松口客家山歌市级传承人刘谦隆介绍道。

松口客家山歌柔润婉转、旋律悠扬、情意绵绵,最突出的特点就是“音随字转、字正腔圆”。原汁原味的松口客家山歌“行腔如串丝”“绕绕韧韧”、委婉圆润,歌词以江南吴音山歌的“四句七言”格式,艺术上保留了中国古代《诗经》十五国风的“赋”“比”“兴”等特色;唱腔则以“四句八节板”(又称“四句落板”)而独具艺术特色,分快板、中板、慢板等。

经过长期的演变、发展,松口客家山歌在当代不但仍然相当完整地继承和保存了它的民间文学传统,而且在20世纪50年代孕育形成了山歌剧这一新的剧种,被人们誉为“山茶花”,其代表作《挽水西流》长演不衰。如今,松口客家山歌的内涵愈发丰富,山歌表演唱、山歌小戏、大型山歌剧等多种以松口客家山歌为基础创新的表演形式也在舞台上大放异彩。

为更好地传承松口客家山歌,梅县区建成了集传承培训、排练、演出等功能于一体的省级非遗传承基地梅县区客家山歌传承保护中心以及松口山歌传习点等传习场所。“我们近年来深入开展‘非遗进社区、非遗进校园、非遗进景区’等活动,并自编山歌,形成校本教材,此外坚持每年开展文化惠民演出,推动松口客家山歌的保护传承和创新发展。”刘谦隆说,他还在线上推广松口客家山歌,希望有更多的人了解并喜欢松口客家山歌。

省级非遗项目——梅县提线木偶戏

指尖悬丝舞出人生百态

一个个造型精致、形象逼真的木偶,由3条硬线和20多条2米多长的软线相连,在手艺人翻飞的十指中操纵,再配以古装汉剧西皮、二黄腔板唱腔,角色的嬉笑怒骂表现得甚是鲜活……这是属于梅县提线木偶戏的独特魅力。2009年,梅县提线木偶戏被列入广东省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一个个形象逼真的木偶在手艺人翻飞的十指操纵下,角色的嬉笑怒骂表现得甚是鲜活。(受访者供图)

梅县提线木偶戏,又名傀儡戏、吊线戏,俗称线剧,是伴随客家人的第三次大迁徙,在明朝万历年间,由江浙地区经福建省流传梅县至今。在木偶戏中,角色一般分为“生、旦、丑、公、婆、净”6大行当,表演程式是“唱”“做”“念”“打”。特有伴奏乐器,文乐有头弦(俗称:吊圭子),武乐有大苏锣和号头,是各种木偶戏中和木偶舞台艺术形象中最完整、最完美、动作表演最复杂和操作难度最大的一个木偶艺术品种,也是中国稀有提线木偶艺术剧种。

为了迎合市场需求,增加视觉冲击力和观赏性,梅县几代木偶手艺人付出了许多艰辛,在创新中传承梅县提线木偶戏。唱腔方面,不断吸收客家山歌与民间小调的精髓,创造了独特的唱腔“傀儡腔”,富有浓郁客家韵味,深为群众所喜爱。打磨提升《化子进城》剧目,在保留原有基础上,增加了抛葫芦、打花鼓、舞金狮等表演技巧,极具趣味性。此外,剧团改革了木偶操作技术,将长线木偶转变为短线木偶,并引入了杖头木偶、布袋木偶等种类,极大丰富了表演形式;编排课本剧到幼儿园、小学、中学等教育机构演出,为不同年龄段的观众带来欢乐;研究创作了提线木偶书法、变脸表演等新节目,使得梅县提线木偶戏焕发出新的活力和光彩。

创新没有止境。通过各种“木偶+”的表现形式,梅县提线木偶戏的表演也越发多样化。人偶合一的提线木偶杯花舞《杯花声声迎客来》、群舞《封箱》、木偶剧《海族总动员》、儿童剧《白雪公主》等剧目一经推出,便广受市场好评,深受孩子们的喜爱,还获得省、市多项比赛的好名次。

“非遗传承的关键在于人才的培养。”梅县区木偶传习所负责人表示,近年来采用“师带徒”和“请进来、送出去”的方式,提升木偶制作的工艺和木偶表现的手法,并实施开展“种子工程”,下大力气培养艺术苗子,夯实了人才储备基础。目前,梅县提线木偶戏已拥有1位省级传承人、1位市级传承人、5位区级传承人,为木偶戏发展注入了新活力。

省级非遗项目——梅县竹板歌

四块竹板走天下 一张嘴巴唱古今

手腕轻轻抖动,竹板碰撞出富有节奏而又清脆的声音,伴随着的还有高亢的歌声和悠扬的琴声……这就是客家人独特的曲艺——竹板歌。竹板歌是客家民间艺术的一朵奇葩,因说唱者以竹板击节伴奏而得名。2012年,梅县竹板歌被列入广东省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市级传承人李玉珍走进校园讲授梅县竹板歌。(受访者供图)

有“四块竹板走天下,一张嘴巴唱古今”之美誉的竹板歌,是梅县地区家喻户晓的一种民间艺术形式,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又称“五句落板”“五句板”“甲塞歌”,亦称“乞食歌”“叫化歌”,每首歌曲以五句歌词为一个段落,每句基本由七字组成,唱腔比较固定简单,可以由单人或双人说唱,也可以多人演唱,手执四块竹板即席说唱,不用伴奏,不受场地和时间限制。

“梅县竹板歌‘句句落肚’,说唱的内容很广泛,有传统的、现代的长短篇唱本,有歌唱新生活方面的好人好事,有歌唱政策法律等,因此成为群众抒发情感、寄寓理想的艺术手段。”竹板歌市级传承人李玉珍说,虽然通俗易懂、形象生动,但唱竹板歌要做到张口就来,在表演的时候还要配上喜怒哀乐的表情,才能吸引观众,这对表演者的功底和技艺要求颇高。

梅县竹板歌距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但由于群众生活方式的改变和娱乐消费方式的转变,其生存空间受到严重冲击,因此保护和传承工作迫在眉睫。近年来,梅县区广泛发动社会各阶层力量,利用专业和业余文艺团队,创作排练相关节目,并在全区城乡推广梅县竹板歌,使这项艺术走向社会、贴近生活,成为城乡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

梅县竹板歌市级传承人李玉珍和4名区级传承人朱丽芳、刘金茹、温秋灵、徐怀伟也积极推进梅县竹板歌的传承和推广工作,把梅县竹板歌带进校园,并把梅县竹板歌编入到学生教学课程之中,培养学生对学习竹板歌的兴趣。“学习竹板歌,就是要从娃娃抓起,所以我们常态化开展梅县竹板歌走进校园活动。”李玉珍表示,作为传承人,她有义务和责任把梅县竹板歌发扬光大,今后也会继续在带徒、传承、交流等方面为之努力。

省级非遗项目——梅县客家娘酒酿造技艺

酿出客家情 酒香飘万家

有一种酒,色泽红褐,清香四溢,入口绵柔,可以小酌一杯驱散冬日的严寒,也可以烹饪成温补养生的美食……这就是客家娘酒。2013年,梅县客家娘酒酿造技艺被列入广东省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区级传承人李雅伊(右)在介绍梅县客家娘酒酿造技艺。(吴丽伶 摄)

客家娘酒在客家地区也叫老酒、黄酒,是我国最古老的酒种之一,在宋代已有文字记载。与江南的糯米水酒异曲同工,但梅县客家娘酒却有着截然不同的独特底蕴,其色赤红,浓稠如油,其味醇厚,愈长时间,愈能起到滋阴固肾、强身健体的效果。“客家娘酒不加酒精和任何添加剂,是纯天然绿色饮品,酒精度低,营养价值高。”梅县客家娘酒酿造技艺区级传承人李雅伊告诉记者。

客家娘酒以糯米为原料,经过浸泡蒸熟成糯米饭后摊开放凉,用特制酒酵母(俗称“酒饼”)均匀地撒在米饭上混合,装入瓦埕中经过20天左右进行糖化发酵;再将糖化发酵的娘酒过滤出来装入瓦埕中,在瓦埕四周围上稻草、谷壳,点燃稻草、谷壳进行火炙灭菌(也称“炙酒”),待瓦埕里的酒滚开后即可。“我是跟省级传承人温凤珠学习制作客家娘酒的,流程复杂且要求较高,经过火炙灭菌处理后的娘酒储藏多年也不会变质。”李雅伊说。

在客家人的生活中,客家娘酒充当着重要角色,不论是添丁、升学、婚庆、寿诞、乔迁,还是过节,都要用客家娘酒来款待宾朋,这也成为客家地区普遍的习俗和客家饮食文化中的重要内容。味道甜美功效广泛的客家娘酒是客家传统文化经久不衰的精华,其意义和价值早已超越了酒的本身,而客家娘酒酿造技艺更是体现客家女性心灵手巧、聪明能干的一个重要标志。

为了更好推广梅县客家娘酒,李雅伊在梅县区丙村镇开了一家以“客家娘酒”为主题的饭店,推出娘酒菜系,除了经典的娘酒鸡、娘酒煮蛋,还有娘酒焗猪手、娘酒焗虾等特色菜,更创新研发了娘酒奶茶、娘酒煮玫瑰花等特色饮品。“既要继承梅县客家娘酒酿造技艺,又要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才能让客家娘酒走得更远。”李雅伊表示。

梅州日报记者:吴丽伶

特约记者:冯森达 王雅 曾勇 傅思林

编辑:张晓珊

审核:张英昊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