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能“小叶子” 做强“大产业”!梅县区加快建设茶叶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推动茶产业高质量发展

一片小小茶叶,如何化为“金”叶做成“大产业”?近年来,梅县区以建设茶叶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为抓手,规划建设标准化茶园、茶叶精深加工、数字茶产业、品牌推广等项目,不断提升茶叶品质,延长茶叶产业链,提升茶叶产品附加值,同时推动茶旅产业深度融合,进一步打响梅县区茶叶品牌,推动梅县区茶产业高质量发展。2023年,梅县区被认定为广东生态茶园区域品牌县(市、区)。

生态种植


提升茶叶品质

眼下,正是采茶好时节。梅县区雁洋镇阴那山上满是翠绿,数十名采茶工身挎竹篓,在层层叠叠的茶垄里巧手翻飞,一捏、一提、一放,一枚枚新芽便落入篓中。“我们种植的是有机茶,现在正是采制春茶的好时候,从3月16日开始采摘春茶,平均每天可以采收约4000斤茶青,主要的茶叶品种有单丛茶、金牡丹、金萱茶等,繁忙时采茶的工人有80多个。”阴那山茶厂制茶师傅沈允明介绍道。

雁洋镇阴那山上满是翠绿,采茶工身挎竹篓在层层叠叠的茶垄里采茶。

在阴那山茶厂门前的空地上,工作人员将刚采摘好的茶叶铺开晾晒,这是制茶的第一步——晒青。“把茶叶放在太阳下晾晒至叶片颜色变暗,随后开始摇青,将茶叶香气进一步释放;在适宜的温度下经过4到6小时的发酵后要杀青,也就是炒熟,这样可以固定茶叶的香型;之后还要揉捻、烘焙、挑选、烘干、打包装罐等,茶叶才算制作完成。”沈允明告诉记者。

阴那山茶厂门前,工人正在晒青。

得益于突出的生态优势,阴那山所产的茶叶品质良好,其中阴那山金螺春荣获广东名优茶特等金奖。“梅县区的茶园主要分布于高海拔的山区和半山区,这些地方终年云雾缭绕,空气湿度高,昼夜温差大,茶叶病虫害相对较少,并且水源清洁,土壤肥沃,远离污染源,非常适合种植茶树。”梅县区农科所所长钟永辉说,高山云雾出好茶,梅县区丰富的生态资源和气候资源为茶叶产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空间。

目前,梅县区共有以茶叶生产为主要业务的各类经济主体80家,其中省级农业龙头企业4家、省级茶叶示范合作社1家、市级农业龙头企业7家、县级农业龙头企业8家,带动2000多户农户种茶;取得SC证茶叶生产企业5家,其中茶叶深加工企业2家。

茶叶是梅县区农业主导产业,种植生产历史悠久。如今,茶叶已成为梅县老区苏区农民的“致富叶子”。数据显示,梅县区茶叶种植面积5.54万亩,年产量2700余吨,综合产值14.6亿元,其中第一产业3.9亿元、第二产业8.3亿元、第三产业2.4亿元,二三产值占综合产值的73.3%。

“生态茶园建设是实现茶叶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接下来,我们将继续加快生态茶园建设,推广绿色生产技术,从源头守好茶叶生产第一关,进一步提升茶叶品质和产业效益,促进茶农增收,为‘百千万工程’添砖加瓦。”钟永辉表示。

以茶为媒


实现跨界融合

漫步在雁南飞茶田景区,碧绿的茶田随山坡走势次第延伸,翠绿的茶叶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生机,茶田之间小溪流淌,如同一幅水墨画,游客尽情地在茶园中漫步,欣赏美景,品味茶香。“景区以谈茶史、学茶识、游茶山、品茶香、吃茶餐、观茶艺为主题,游客在这里可以实现茶村康养、茶俗体验、制茶体验、非遗手作等。”雁南飞茶田景区办公室相关负责人说。

游客徜徉在雁南飞茶田并合影留念。

据了解,雁南飞茶田景区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也是茶旅融合发展的典范。近年来,该景区立足打造“国内外知名休闲度假目的地”定位,着力构建以雁南飞茶文化体验为主的旅游文化品牌,培育以客家文化、茶文化体验为重点的旅游产品,努力实现以茶带旅,打造集茶旅游、茶休闲、茶养生、茶研学于一体的茶旅深度融合发展示范景区。

同样,进行茶旅融合发展的还有位于阴那村的华银茶叶种植基地,该基地以实施产业园项目为契机,自筹资金进行景观提升,在千亩标准茶园道路栽种樱花树,与原有的五指峰观景台、茶山乡村、茶山夕照、茶海观峰、佛祖峰等景观节点融合发展,引来各地游客打卡拍照。同时,该基地连续10年举办“禅茶文化节”,以茶叶为卖点吸引游客,以文化为内涵留住游客,以游客为载体宣传茶叶,实现茶旅深度融合发展。

“我们以茶旅融合为抓手,努力打响‘名人名山名寺名茶’招牌,充分利用叶剑英纪念园、雁南飞茶田5A级景区、灵光寺4A级景区茶园等资源,打造了千米高山、千年古刹、千亩茶田等亮点。”钟永辉说。目前,梅县区已初步建成上官塘茶文化生态旅游、梅南九龙嶂革命根据地生态茶园等茶旅融合示范点,以茶为主题的旅游景区每年接待游客达490万人次,阴那山“千亩茶园·万株樱花”也成为网红打卡点。

为了让茶旅融合发展拥有更多可能,梅县区还致力于深挖梅县区茶叶背后的文化内涵。“寒夜客来茶当酒,梅县人自古就有种茶、制茶、饮茶的习惯。据考古推断,梅县地区远在公元800-1000年间的唐末五代至北宋初期,就有饮茶习惯。”钟永辉介绍道,深厚的茶文化底蕴,能让梅县区更好地谱写以茶促旅、茶旅融合的新篇章。

拓宽思路


延长产业链条

在促进茶叶产业发展的同时,梅县区还积极鼓励和扶持企业联合科研单位开展协作攻关,尽可能研发多种不同的茶叶产品,以满足消费者差异化、高质量的消费需求,进一步延长产业链条,提升茶叶附加值。

“公司利用茶叶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项目资金建设了研发实验室,并与多所高校建立了产学研合作,同时公司自身也加大投入,实现了梅县茶叶和梅县金柚两大主导产业的深度融合。”梅州市珍宝金柚实业有限公司(下称“珍宝公司”)副总经理张伟斯说。目前已研发茶啤酒、茶饮料和茶果脯等三大系列深加工产品,并已同步配套建设生产线,预计2024年可批量生产推向市场。

作为梅县区茶叶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的建设主体企业,珍宝公司的不断发展也带动了周边村民增收致富。据了解,珍宝公司目前已与梅县区大坪镇汤湖村、梅南镇北洞村、南口镇南龙村等13个村委签订协议,将专项资金折算为村集体资产入股项目,而公司则以折股量化分红的形式带动13个村联动发展,扶持当地发展壮大相关产业,持续推动村集体经济提质增效,为实现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能。

位于梅南镇北洞村的广东南龙嶂农林科技有限公司茶山。

“茶之源”“茶之根”“茶之誉”“茶之品”“茶之史”“茶之俗”“茶之拓”……在梅县区茶叶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的梅县绿茶品牌展示与产品体验中心,记者看到墙上挂着一张张图片,分版块详细展示了梅县区的茶叶产业介绍、茶叶生产历史、茶叶的各类深加工产品、客家人的饮茶习惯等,加深了人们对梅县区茶叶产业发展情况的了解。

梅县绿茶品牌展示与产品体验中心一角。(吴丽伶 摄)

“经过多年的发展和积淀,尽管梅县区绿茶已经具备较好品质,拥有了一定知名度和影响力,但想要进一步打响品牌还需再努力。为了让大家看得见喝得着梅县绿茶,我们在春节前打造完成并开放了梅县绿茶品牌展示与产品体验中心,还设计了梅县绿茶统一包装供企业使用,更好地推广梅县绿茶。”梅县区农科所副所长古艳霞告诉记者。

经过多方不懈的努力,梅县区的茶叶品牌打造已初见成效:梅县绿茶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获得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认证;有“两品”认证企业26家;阴那山金螺春荣获广东名优茶特等金奖、广东十大名茶;雁南飞茶园先后荣获“岭南最美茶园”“广东最美茶园”等称号。

梅州日报记者:吴丽伶

特约记者:冯森达 王雅 曾勇 傅思林

图片除署名外均由吴腾江摄

编辑:张晓珊

审核:蔡颜颜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