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量支持!推动畲江粮业高质量发展

金秋九月,走进梅县区畲江镇太湖村,一大片绿油油的稻田映入眼帘。走近仔细一看,旁边沟湖还养殖了澳洲小青龙,长势良好,丰收在望。谁能想到,这里过去曾是一片杂草丛生的撂荒地。从撂荒地到丰收田,广州荔湾区派驻畲江镇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做了很多努力和尝试。

去年以来,驻畲江镇工作队围绕撂荒耕地问题因地制宜,通过助力复耕、盘活资源、搭建平台、组建联盟、层层带动等措施,全面助力畲江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

谋“粮策”助复耕 规模化促发展

为推进畲江镇近万亩撂荒耕地复耕工作,驻畲江镇工作队与畲江镇党委政府共同谋划,在梅州市率先发动了“认耕认种一亩田”活动。

畲江所需荔湾所能,为扩大社会面助力复耕,荔湾第一时间在全区发出《关于认耕认种荔湾区对口帮扶地区撂荒耕地的倡议书》。驻畲江镇工作队随即策划推动“广梅千亩同心田”项目。该项目得到广州各区、深圳、佛山、港澳等大湾区的188家团体和个人的纷纷响应和支持。

认耕开展的第一年,就筹得认耕款逾150.6万元,认耕地502亩。该项目为撂荒复耕注入了启动金,为解决拓荒复耕“最难头几年”难题起到关键推动作用。在此助力下,畲江镇11家农企结成粮食产业联盟,全年复耕面积达10452亩。

规模化复耕复种带来了产量提升。为解决加工销售问题,工作队和镇党委政府又共同策划,利用政府闲置资产老旧畲江粮所通过招商引入资本投入2800万打造“畲穗”丝苗米产业园。通过改造,现园内已建成600万斤仓储、120吨烘干中心、100吨智能生产线、720吨智能稻谷中转库,具备冷库、检测、物流中心等多项功能。2023年上半年,产业园加工产值达1178万元,预计全年总产值达2200万元,将成为驻畲江镇工作队助力培植的梅县区又一家规模以上企业。

把质量拓销路  农产品“出山入湾”

提高复种农产品质量,提升产品市场竞争力,是驻畲江镇工作队的又一着力点。工作队与相关企业一起,共同把好农产品质量关,通过持续性开展乡村振兴大讲堂活动,为种植端授课提升培植技术,为销售端培训商路升级和质量认证。同时,还形成农品统一种植、检测等“六个统一”质量把关体系,为深入大湾区市场不断提升产品竞争力。

为推动更多优质产品“出山入湾”,工作队借力荔湾区、梅县区乡村振兴馆、上下九步行街巡展、广交会等两馆一展多平台展销畲江农品,打通复耕复种生态农业产业链。

在线上,工作队与梅州市永丰盛种养专业合作社、梅州市电视台等共同开启“电商+直播”模式助推畲江农品销售。为提升销售灵活度和打通物流渠道,工作队助力搭建畲穗网络商城,让认耕人能够通过认耕积分等额灵活兑换商城内多种类客家农品,用京东物流送货上门打通农品到家最后一公里。

强化产业带动 三产“融”出致富路

在工作队的牵线促成下,畲穗产业逐渐释放出内外连线带动的作用。在畲江镇域,通过永丰盛种养专业合作社、广东新惠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等11个复耕复种实施主体组成了“畲江粮食产业联盟”,强化产业带动,鼓励实施主体把复耕复种与培育产业有机结合,根据土地类型分类种植玉米、红薯、水稻等作物,通过以点带面引导更多农户参与发展农业产业。

在梅县区域,发挥驻畲江镇工作队的协共效应延伸至荔湾工作组的其他驻镇,通过联动方式与松源镇合作开展了稻烟轮种模式;与南口镇协作解决(斤)稻谷销售问题;借鉴白渡镇经验开发了500亩稻虾共生基地;与丙村镇预制菜企业合作拓展商城产品线等。

通过内外合力,引导粮食产业链优势端带动向上下游延伸,挖掘从田间到餐桌全产业链条的增值潜力,以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为基础,逐渐向三产延伸,发挥三次产业融合的乘数效应,使产业惠及面更广,运营更持久。

今后,广州荔湾区派驻畲江镇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将继续助力当地乡村振兴。坚持产业先行,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加快实现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在推动“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的实践中,发挥广州荔湾帮扶特色,成为更“给力”的生力军,推动畲江产业高质量发展。

广州荔湾区派驻畲江镇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供稿

编辑:张晓珊

审核:张英昊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