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梅县区深入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扎实推进乡村发展和乡村建设,不断改善生态环境,推动产业振兴,在青山绿水间书写乡村振兴靓丽答卷。
记者:“现在我所处的位置就是丙雁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的一角,这里有平整宽敞的道路,独具特色的客家民居,郁郁葱葱的花草树木。畅游其间,移步换景,映入眼帘的是一幅幅美丽的乡村画卷。”
丙雁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是梅县区加快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建设的一项重要抓手。当前,梅县区将散落在示范带13个村、1个圩镇内的精品、亮点串珠成链,通过开展人居环境整治、民房风貌提升等工作,示范带动乡村全面振兴,实现乡村人居环境“颜值”和群众“幸福值”双提升。
雁洋镇群众 李伯:“大家都说变化很大,原来是臭水塘,道路坑坑洼洼,房屋残破,现在大家都称赞,住的环境、道路、娱乐的地方都十分舒适,大家感觉非常高兴。”
雁洋镇党委副书记 杨青:“我镇累计完成民房风貌改造提升501栋,完成沿线7处围墙、2处路面提升,铺设、迁移通讯线路约23.8万米,拆除指示牌、广告牌共141个,示范带沿线村庄人居环境得以进一步提升,整体村庄风貌焕然一新。”
记者:“乡村振兴不仅要让农村美,更要让农民富。当前,梅县区大力推动乡村产业振兴,发展‘一村一品、一镇一业’。石扇镇松林村就因地制宜,结合当地种植制作咸菜的优势,大力发展特色咸菜产业,让该村成为远近闻名的‘咸菜村’,村民在家门口就能够实现增收致富。”
松林村已有百余年手工制作咸菜的历史。据介绍,近两年来,该村将以往村民单一小作坊小规模生产制作升级为“党建+合作社+基地”的产业化经营新模式,积极探索咸菜向集约化、规模化、品牌化发展,如今更是走上了预制菜“赛道”,延伸产品附加值,进一步助力农户增收。
松林村党支部书记 邓荣生:“今年的销量远远超出我们的计划,我们今年做出的30多万斤咸菜都已经卖完了。(今年)1月份到8月份,营业额差不多达到了五百万。我们现在带动了差不多一千户农户(种植芥菜),全村种植面积两百多亩,下一步计划扩到五百多亩。”
松林村村民 刘姨:“建了个(咸菜)厂,多一份收入,家门口就可以工作。工资一天一百元,对我们老人家来说非常不错了。”
发展特色产业是实现群众增收致富的关键。近年来,梅县区立足优势资源,做优石坑奈李、石扇咸菜、大坪小龙虾等特色农业产业,持续做实做强做大特色富民产业,让老百姓牢牢端稳“产业碗”。此外,作为金柚之乡,梅县区还大力发展金柚产业,培育壮大金柚产业集群。目前,全区金柚种植面积27.1万亩,产量56万吨,金柚鲜果产值32亿元。
梅州市兴缘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 林思妤:“我们公司目前自有的基地有两千亩左右,目前年收购量大概在一千万斤以内。今年柚价比去年增加了六七毛钱,根据近年市场的销售行情来看,消费者对金柚的需求喜爱度还是比较高的。”
产业兴、乡村美、农民富,这些都是梅县区乡村振兴发展的美丽见证。今年上半年,梅县区乡村振兴工作也交出一份喜人的“成绩单”:全区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6.46亿元,同比增长7.0%;获评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荣获“品牌兴农”全国首批专项典型案例,入选“2023年中国最美县域榜单”。接下来,梅县区将继续深入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持之以恒在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守好“三条底线”、人居环境提升、产业发展、改革创新、乡风文明上下功夫,打造强富绿美新县域、美丽兴旺新城镇、宜居宜业新乡村,争当广东乡村振兴新典范。
编辑:黄炜明
审核:张英昊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