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县区退役军人保持优良作风在岗位上各尽所能各展风采:退役不褪色,返乡建新功

军人被誉为“最可爱的人”。在梅县区,有这样一群人,他们退役不褪色、转业不转志,始终保持着革命军人的优良作风,以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续写军人风采。日前,本报记者专门采访了梅县区4位退役军人,聆听他们以对党忠诚、服务人民的高尚情怀和吃苦耐劳、拼搏进取的过硬素质,在本职岗位上踔厉奋发、各尽所能,积极为“叶帅故里·大美梅县”建设作贡献的故事。

梅县区爱国拥军促进会会长洪森胜:

怀揣爱国之心 情系拥军事业

洪森胜怀揣爱国之心,情系拥军事业。(吴丽伶 摄)

“心中有信仰,工作有干劲。”这是梅县区爱国拥军促进会会长洪森胜的人生写照,无论是当兵,还是创业,他都硬是凭借着一股劲,闯出自己的一片天。

从小,洪森胜心中就有一个军人梦。1990年,洪森胜怀揣着梦想报名参军,而在部队锤炼的坚韧意志,也成为他日后干事创业的力量源泉。从部队退伍后,洪森胜先后在水泥厂、公安派出所等工作,也曾到深圳创业办过士多店、快餐店、印刷厂。2015年,洪森胜回到家乡梅州,开启了光伏发电的新事业。目前,洪森胜的公司已在梅州市各县(市、区)投资兴建了100多座光伏电站,探索出了一条符合实际的绿色产业发展之路。

一声战友,一生战友。在自己创业过程中,洪森胜心系战友,努力为退役军人军属搭建稳定持续的就业创业平台,积极引导退役军人投身就业创业浪潮,大力帮助退役军人灵活就业。如今,洪森胜的公司员工里有近一半是退役军人。若遇到退役军人的订单,他还会提供退役军人专属优惠,尽己所能为退役军人群体做些实事。

事业有了成绩,洪森胜不忘回馈桑梓。多年来,他热心资助家乡公益事业,捐资建设乡镇卫生院、桥梁、道路绿化等设施,同时秉承“新兵帮助老兵、老兵关怀新兵”的态度,经常为困难退役军人送去温暖,主动帮助他们修缮房屋、购买家电等,有效发挥了爱国拥军“民间推手”的作用,受到群众的赞扬。

众人拾柴火焰高。为广泛发动社会各界力量帮助有需要的退役军人,2018年,洪森胜积极响应政策,与几位志同道合的退役军人联合成立了梅县区爱国拥军促进会,为梅县区“双拥”工作搭建了一个新平台。

梅县区爱国拥军促进会成立五年来,洪森胜和会员们的脚步遍布了梅县区的每一个乡镇,及时为遇到困难的退役军人及其家庭送去慰问,竭力为退役军人解决实际问题。“我希望爱促会能成为政府和退役军人之间的沟通桥梁,当好拥军强军的‘服务队’,打造成稳人心、安人心、暖人心的温馨团体。”洪森胜说道。

梅县区水务局河湖服务中心工作人员温捷泉:

化身护河卫士 保卫一方碧水

巡河是温捷泉的日常工作之一。(吴丽伶 摄)

脱下一身绿色军装,穿上一件蓝色马甲,成为守护一方碧水的护河卫士。16年来,梅县区水务局河湖服务中心工作人员温捷泉始终要求自己“退役不褪色”,在水务领域深耕不辍,成长为一专多能、全面发展的水务“多面手”。

办公室、水政监察大队、移民办……在梅县区水务局,温捷泉先后在多个岗位工作过,得到了领导和同事的一致好评。“他工作积极主动,作风硬、能力强,勇于担当、任劳任怨,甚至节假日也经常巡河,全力把工作做到最好。”提及温捷泉时,梅县区水务局党组成员黄继昌如是说道。

2016年,在梅县区委、区政府统一安排下,温捷泉被派驻至梅县区大坪镇大坪村开展扶贫工作。面对此前从未接触过的新岗位,他努力学习,每天坚持走访,很快摸清了大坪村村情和贫困户的情况。驻村期间,他分户施策,精准引导贫困户尽快脱贫致富;同时帮助村委会广泛筹集资金,完成镇级自来水厂、灌溉圳道、休闲广场建设等一批民生工程。出色的扶贫工作,让温捷泉获得了“梅县区扶贫考核组业务骨干”“梅县区优秀扶贫干部”等称号。“群众的笑脸就是对我工作的最大鼓励。”温捷泉表示。

从扶贫一线返回单位后,温捷泉迅速投入“河长制”工作。记者日前在程江河畔见到温捷泉时,他正沿着河道巡查垃圾污染、河道漂浮物、护岸植被等情况,“‘五清’、‘清四乱’、河湖划界、河道管护、信息化平台建设等是我们平时的工作重点,希望可以换来梅县区‘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生态画卷。”温捷泉说,在全区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下,梅县区的水生态环境得到了显著提升,连续多年在梅州市河长制考核工作中获评“优秀等次”。

今年,温捷泉又多了一个身份:他加入梅县区“十四五”基干民兵队伍,成为了一名民兵。“多一个身份,就意味着多一份责任。我将充分发挥军人退役不褪色的热血本色,争做训练有素的后备军,继续为国防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温捷泉表示。

梅县区松源镇案背村党支部书记温德钦:

牢记“兵之初” 建功“兵支书”

温德钦查看村里百香果生长情况。(王雅 摄)

“温书记工作很认真负责,总是能及时处理我们群众的诉求。在他的带领下,村里的环境变好了,大家的日子也过得更红火了!”说起近年来村里的变化,松源镇案背村村民李水生对村党支部书记温德钦竖起了大拇指。

2003年,温德钦带着“优秀士兵”等荣誉退伍,随后前往广州打拼。虽然在外工作,但温德钦一直心系家乡。后来因为一个偶然的机会,他毅然放弃了大都市的繁华,选择回乡发展。2018年,温德钦被选为案背村“两委”干部,2020年当选为村党支部书记。

上任伊始,为更好地掌握村情和村民需求,温德钦经常到村里各家各户走访,面对面了解村民的想法,并一一记录下来,协调多方意见,积极争取资金,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帮助村民解决问题。“既然大家选择我当村党支部书记,我就要对得起这份信任,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把村里的事、村民的事办好。”温德钦说道。

近年来,梅县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粮食安全工作,大力推进撂荒耕地复耕复种工作,稳定粮食种植面积。面对案背村有70多亩撂荒耕地亟待复耕复种的困难,温德钦和村“两委”干部没有“打退堂鼓”,而是紧密结合村情,先后探索采用稻鱼共生、烟稻轮作、百香果种植等方式推进撂荒耕地复耕复种,进一步激发了土地的活力和村民保护耕地的内生动力。

此外,温德钦还积极联系帮扶单位,在村里的主干道上安装太阳能路灯,扩大亮化范围,有效保障村民的出行安全;对年久失修的水圳进行维修、拓宽;完成农田机耕道路建设;对巷道进行全面硬底化;帮助困难群众修缮房屋……案背村一个又一个可喜的变化,让广大村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越来越强。

案背村地处偏远,如何壮大村集体经济收入,是温德钦这位“领头雁”一直在思考的问题。“目前我们村正在建设10座烤烟房和一个储存仓库,占地面积近1000平方米,预计今年9月可投入使用,既能够解决本村村民的烤烟和金柚仓储问题,又可以对外出租,增加村里的收入。”温德钦表示,接下来将探索更多行之有效的方法,推动案背村的乡村振兴尤其是产业振兴工作再上新台阶。

梅县区南口镇益昌村护林员刘佳鹏:

七载与林为伴 守护绿水青山

刘佳鹏(中)向村民宣传森林防火知识。(吴丽伶  摄)

“我很荣幸能成为绿水青山的守护者,同时也感到责任重大。”2016年,退役军人刘佳鹏从父亲手中接过接力棒,正式成为梅县区南口镇益昌村的一名护林员。七年间,他始终秉承“退役不褪色,永葆军人本色”的初心,在岗位上任劳任怨,足迹踏遍村里每一片林地,守护着“那抹绿”。

一身迷彩服、一双解放鞋,外加红袖章和小喇叭,这是刘佳鹏每天巡护的标准“行头”。“每天早上我都会骑摩托车去巡山,绕着山林转一圈才安心,时不时还要走进山林里去看一看。防火期的工作压力更大,要重点摸排一些区域,还要做好宣传工作,提升村民防火意识和防火技能。尤其是下午这段时间有很多村民会上山,我们都要认真做好宣传工作,劝导他们不要带火种上山。”刘佳鹏说道。

刘佳鹏2002年入伍,两年的军旅生涯锤炼了他坚韧的意志和吃苦耐劳的精神。“我爸以前就是村里的护林员,所以我对护林员的工作也是比较了解的。当2016年村里需要的时候,我便主动报了名,想为家乡的建设尽一份绵薄之力。”刘佳鹏说,虽然脱下了军装,但军人气质不能脱,在工作上更应发扬“革命军人是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的精神。

“道虽远,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虽然护林员的工作很琐碎、很辛苦,但刘佳鹏从不抱怨、不敷衍,默默地用自己的汗水忠诚履职,守护着这一方养育自己的山水。在刘佳鹏任职的七年时间里,益昌村未发生过山火,但他从来不松懈,始终保持高度的警惕感和责任感,兢兢业业做好森林防火工作。

“平时总能看到佳鹏在认真巡山,他对全村山林的地形地貌、森林资源状况了然于胸。大家对他都很认可。”益昌村党委书记陈劲松告诉记者。刘佳鹏表示,“村民的认可,是对我最大的肯定”,他今后将不断提高自己的林业技能和综合素质,更好地做好巡逻宣传、森林防火等工作,切实守护好家乡益昌村的绿水青山。


梅州日报记者:吴丽伶

特约记者:冯森达 王雅 曾勇

编辑:钟盈(实习) 罗欢欢

审核:练海林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