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资源优势 激活发展动能!梅江区长沙镇扭紧“百千万工程”总抓手 ,促进镇村高质量发展

长沙大地,山水如画。在这里,一个个富民产业蓬勃发展、一幢幢农家小院错落有致、一件件民生实事得到落实……勾勒出了一幅乡村和美、产业兴旺、党群同心的镇域发展图景。

自省委实施“百千万工程”以来,梅江区长沙镇认真落实省、市、区“百千万工程”工作部署,充分发挥自身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制定建设规划,认真谋划实施9个镇级项目、25个村级项目,紧抓实体经济发展、重点项目建设、“四上”企业培育、乡村产业发展、人居环境优化提升、党建赋能基层治理等,凝心聚力推动“百千万工程”取得更大实效,加快把“施工图”变成“实景图”。

培育特色产业 实现强镇兴村富民

乡村要振兴,产业必先行。在长沙镇小密村,该村以政企合营模式,积极打造集党性教育、红色教育、国防教育、爱国主义教育于一体的综合型民兵整训基地,吸引众多事业单位及企业走进小密村开展培训,提高小密村红色教育品牌知名度。目前,已开展民兵骨干培训29期7200多人次,实现村集体增收24.7万元。

小密村在做强民兵整训基地的基础上,不断构建多样化的发展格局。该村在村委会办公场所顶层分批安装了总面积达1100平方米的光伏板,可为村集体经济增加10万元左右收入。“通过调查研究,村委会这里每天光照时间长,日照充足,具有发展光伏产业得天独厚的条件。”小密村党总支部书记李连华告诉记者,屋顶上安装光伏板,既节约土地资源,又发展了绿色清洁能源,实现生态经济发展。同时,小密村还利用水库、鱼塘资源,发展渔业养殖,并发挥联农带农作用,帮助村民销售。从2022年村集体收入10.8万元的贫困村,到2023年村集体收入82.4万元的省“百千万工程”首批典型村,小密村在谋发展、促振兴的道路上不断前进。

郁郁葱葱的茶田,助力长沙镇特色产业发展实现强镇兴村富民。

产业发展不只“点上开花”,更要“百花齐放”。长沙镇坚持把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作为推动乡村振兴、“百千万工程”建设的重要抓手,做深做实村情优势和短板弱项的分析研判,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与群众的力量,因地制宜制定各村特色化、差异化的发展路子,全面提升乡村造血功能。

澄滩村通过农业带头人带领成立强泰合作社,以“合作社+农户+基地”的模式推动撂荒地复耕复种和群众增产增收;长沙村充分发挥广东新俊现代农业有限公司示范引领作用,加快推进新俊养殖二期项目建设,鼓励发展壮大养殖规模,目前养殖规模每年达3万头肉猪;下罗村充分发挥京东智慧渔业的联农带农作用,发展“龙头企业+农户”的养殖模式,预计每年可实现收入20万元;大密村引进光伏发电项目,预计每年为村集体经济增加5万元收入……如今,长沙镇各村(社区)勇于尝试,挖存量、找增量,将沉睡的好资源转化为致富的活资本,村集体经济自主“造血”功能不断增强。

梅州市方印泉矿泉水有限公司生产车间一角。

与此同时,长沙镇还有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优势,不仅有陈公坪红色革命遗址群、红军药铺,还有长沙烈士陵园等等,一个个承载着厚重革命历史的红色“打卡点”述说着不朽的红色故事。长沙镇是大革命时期、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的重要革命根据地,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1987年被省民政厅列为革命老区。近年来,长沙镇把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融入各项工作之中,通过盘活、修缮、保护红色资源并将其串珠成链,进一步发挥其教育功能,打造红色革命教育新高地,让更多人走进长沙镇感受历史沉淀,探索走出一条“红色教育+生态旅游+产业发展”的增收新路径。

优化人居环境 绘就和美乡村图景

建设和美乡村,颜值高要与产业旺齐飞。

走进长沙镇澄滩村,干净整洁的硬底化村道延伸至各家各户,三两村民漫步在碧道上,或闲坐于碧道沿线的小公园观赏风景,处处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景象。

“碧道风景美、空气好,成为了澄滩村以及周边村村民休闲放松的好去处。”据澄滩村党总支部书记叶孟祥介绍,樱花碧道与梅花碧道总长约2.8公里,该村在原有碧道基础上,沿线规划节点打造小公园,通过增设座椅、运动器材等基础设施,丰富了村民游憩体验。村民梁志兴说:“生活在优美的环境里,每天心情都很愉悦,大家爱护环境的意识也越来越强。”

记者注意到,村里不少民居的房前屋后打造有大大小小的花园,呈现“村在绿中、绿在村中”的怡人景象。其中有一处院子分外夺目,院内树木繁茂、花儿朵朵绽放、蔬菜长势旺盛,整个庭院生机盎然。庭院主人赖艳霞通过创建“美丽庭院”,将自家庭院建成了生态小院,营造了绿色宜居的环境氛围,彰显了乡风文明新风尚。2023年6月,赖艳霞的院子被评为“广东省美丽庭院”。“有了花草,小院就有生机,今后我会继续努力,保持房前屋后整齐干净,带动更多家庭向善向美,不断绘就美丽乡村新画卷。”赖艳霞说。

长沙镇澄滩村,处处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景象。

长沙镇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和乡村振兴“九大攻坚”行动为抓手,持续推进和美乡村建设,加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结合乡村振兴示范片以及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因地制宜做好村头巷尾、房前屋后、206国道沿线等区域的绿化工作,加强农房风貌管控。至目前,澄滩段碧道樱花、梅花种植项目已基本完成;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初见成效;累计建成五小园10个,完成外立面整治184个;打造绿美碧道8.8公里。

此外,该镇还组织工作组以及志愿者,深入各村道路进行环境卫生整治,重点整治主次干道路边水边菜园边生活垃圾、房前屋后卫生死角等。同时,积极入户向群众宣传“百千万工程”有关知识,传递爱护环境、共创美好家园理念,带动全镇群众养成自觉保持环境卫生的习惯。

创新党建模式 凝聚基层治理合力

“此前这些地方都长满了杂草,经过改造后,场地宽敞又干净,收谷时期可用来晒谷,农闲时就是休闲娱乐的小广场,实现了一场多用!” 日前,长沙村村民侯吉洪对村里新建的晒谷场很是满意。据介绍,长沙村不定期组织党员入户走访,倾听群众诉求,收集群众“微心愿”,其中一条便是群众“建议统筹建设晒谷场地、解决占道晒粮问题”。为此,镇挂点领导多次组织项目建设部门到现场调研,及时谋划晒谷场建设布局,利用闲置土地顺利建成晒谷场2个,约4200平方米,其兼具停车、休闲娱乐功能,提升了村庄整体环境。“在改造过程中,村民凝聚力很强,纷纷让出土地支持晒谷场建设。”长沙村党支部书记李许方表示,接下来,该村将加强党员联系群众,提高群众参与基层治理的积极性,用实招、硬招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把惠民生、暖民心、顺民意的工作做细做实做出成效。

在村党总支部的带领下,长沙镇小密村面貌焕然一新,产业不断壮大。

“希望村里能增设老人、儿童休闲娱乐活动场所。”针对大密村村民提出的“缺少活动场所”的问题,镇村两级立即聚焦“一老一少”需求深入调研,广泛筹集资金建设大密村“一老一少”活动中心,配备了乒乓球桌运动器材以及休闲桌椅,并于去年重阳节正式挂牌。如今的活动中心老少齐乐,成了村民茶余饭后的“打卡地”。不少村民还主动参与维护管理,村民蓝碧香便是其中一位,她每天都会去打扫卫生、提前准备茶水。“村里充分听取群众的意见,为大家打造了一个集休闲、娱乐、聚集、议事的好去处。作为村里的一份子,我会尽自己所能维护好活动中心的环境卫生。”蓝碧香说。

“我们会不定期到群众家中去,宣讲绿美梅江、人居环境整治等重点工作,面对面倾听收集群众的诉求,集思广益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办法举措,并尽快落实到位。”大密村党代表叶雁华告诉记者,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在基层治理中充分发挥每名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就能汇聚起强大力量,不断将群众的民生愿景转变为幸福实景。

长沙镇小密村,以政企合营模式,打造集党性教育、红色教育、国防教育、爱国主义教育于一体的综合型民兵整训基地。

一件件民生实事落实,是该镇党员干部转作风、积极创新群众工作方式、深入一线解民忧的缩影。长沙镇探索党建赋能基层治理新模式,积极引导广大党员干部下沉一线建强“贴心网”、争当“贴心人”、办好“贴心事”,通过建立“长沙夜访”“1+1+5+N”党员直接联系服务群众(即安排镇领导班子成员分片联系65名党代表、每名党代表联系5名党员、每名党员服务N户群众)、“六步跟踪问效”(即由党建部门全程跟踪,按照走访、登记、接待、反馈、评议、归档等“六步环节”)三项工作机制,以党员干部作风转变实现“党群直连、建议直通、意见直言、服务直达”,有针对性地解决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将党的声音传到千家万户,激活基层治理新活力,让发展建设成果惠及更多群众。

风正劲足,自当乘风破浪、奋楫扬帆;任重道远,更需快马加鞭、只争朝夕。长沙镇党委副书记郑文强表示,2024年,长沙镇将继续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一盘棋”布局,强化规划引领,紧紧抓住省委实施“百千万工程”的大机遇、大变革,以“头号工程”的力度,统筹推进镇域经济发展、乡村振兴、绿美长沙生态建设、基层治理等各项工作,全力推进典型村示范建设,打造长沙“百千万工程”示范样板。

文字:梅州日报记者 张莹娜

图片:梅州日报记者 吴腾江

编辑:李舒宇

审核:练海林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