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喜连连,潜力很大”!把脉梅州非遗文创,专家学者这样说...


掌上梅州讯 11月25日,首届“移动杯”梅州客家非遗文创设计大赛作品评审会在梅城举行。经过一天的精挑细选和反复推敲,25日下午,5位专家学者郑重地在作品评审打分表上签下自己的名字、写上专家评语,标志着首届“移动杯”梅州客家非遗文创设计大赛作品评审圆满收官。目前,获奖名单正在面向社会进行公示(>>点此可跳转查看详细名单)。

在评审间隙,本报记者采访了评审专家和主办方代表,请他们建言献策,共议梅州非遗传承保护、文化创意产业高质量发展大计。

点赞文创大赛:作品多样 惊喜连连

“参赛非常踊跃,没想到梅州这样一个山区市举办首届文创设计大赛就能有这样的关注度,收到许多文化内涵丰富、表现形式多样的文创作品。”这是记者在采访过程中各位专家对本次大赛的一致印象。评审专家组组长、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委员、广州美术学院教授张海文认为这正好从侧面体现了世界客都梅州深厚的客家文化底蕴和梅州对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视,“梅州不愧是‘文化之乡’,文创产业人才济济”。

作为版画方面的专家,华南理工大学设计学院院长、教授张珂一直对兴宁版画有深入的研究,而这次大赛中就有不少版画文创作品。他感叹道:“作品质量非常高。不管是从这些作品造型上来说,还是色彩的构成、画面的组织、版画语言,可以看得出来梅州地区版画仍然保持着很高的水平。”

正是参赛作品的高质量,导致作品终评异常艰难,专家对每一件入围作品都爱不释手。诚如张海文所说:“原以为设置特等奖、一、二、三等奖、优秀奖、最佳创意奖、最具市场潜力奖这么多奖项会填不满,但从最后的评审结果来看,评审专家组还是比较满意的。”

梅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作为大赛的主办方,在谈及举办大赛的目的时,该局副局长林玲表示,本次大赛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旨在切实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梅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对梅州文旅文博、资源特产、非遗等优质特色资源进行深度挖掘和活化利用,打造一批有梅州特色、契合市场需求的文创佳品。“我们希望通过打造这样一个立足梅州、面向粤港澳大湾区的文创赛事品牌,激发创新创造活力,提升世界客都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助推苏区融湾先行区建设和梅州文旅事业高质量发展。”林玲说道。

作为专家组中的“自家人”,广东美术馆副馆长、文博研究馆员胡锐韬也对家乡举办这次大赛给予肯定:“大赛的举办对于弘扬客家文化,深入挖掘客家非遗,推动客家非遗传承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希望大赛主办方在首届大赛的基础上进行更好地总结,发动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进来,更广范围、更深入地推动客家文化和客家非遗传承发展,让越来越多的老百姓能够通过更多喜闻乐见的方式接触感受到非遗和客家文化,不断推进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传承保护非遗:顺应时代 与时俱进

本次大赛以非遗为主题,要求参赛作品要以梅州427项国家、省、市、县非遗代表性项目为创作原型,或以梅州地方文化旅游特色为创作来源,深度挖掘梅州客家元素,具有一定的时代内涵和市场价值,可生产落地。在非遗保护和传承发展的过程中,推进非遗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成为当前推进非遗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工作。

“我们在本次大赛中看到一个可喜的现象,就是从立意、创意、原材料的使用等方面,许多作品能够提取客家非遗元素进行再创造来适应现代的发展,这是非常重要的。”张海文表示,但这些作品还需要从产品设计开始就要有现代设计的系统思维,比如如何去关注现代审美的潮流和文化理念、设计出的作品使用场景是什么、转化成产品要卖给谁、如何满足消费者在物质和精神层面的需求…… “‘人’‘物 ’‘场’是很重要的。”张海文认为。

广东省外语艺术职业学院艺术设计学院院长、教授王大勇也认同张海文的观点,他认为,非遗是客家文化的根和核心,但文化是有时代性的,要做好非遗传承与创新,在商业思维、运作意识、产品宣传和品牌打造上进行守正创新,适应时代进步和变化,明确定位,迎合年轻人的消费习惯、消费心理和消费趋势,研发更多受市场欢迎、受年轻人喜爱的,花钱买着不心疼、可以带走送人的凝聚客家文化符号的非遗文创“伴手礼”。同时,非遗文创产品开发不能简单地进行非遗元素的复制,而要把非遗元素进行活化、提炼、整理,真正有内容、有内涵,这样非遗文创产品才有生命力、市场力。

张海文表示,梅州当前正在建设苏区融湾先行区,而非遗就是融入大湾区的一个非常好的载体,“例如国家级非遗广东汉剧《天风海雨梅花渡》生动体现了粤港澳大湾区山海相连、人文相依、心手相牵、同根同源、忠孝诚信、家国一体的核心理念,这对传统艺术的资源活化以及遗产产业化有着重要作用。同时,汉剧作为文化表达的工具之一,在传承优秀文化、唤起民族认同,深化文化输出上也有其重要的传播价值。‘文化同源、人缘相亲、民俗相近、优势互补’的粤港澳大湾区特色,对家国一体,湾区情缘的理解要上升到情感层面,引起人们的心灵共鸣”。

把脉文创产业:坚定文化自信 发掘文化“富矿”

梅州的文创产业还有很大的潜力可挖,这是各位专家的另一个一致印象。

张海文表示,梅州作为世界客都、文化之乡,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坚定文化自信,发掘文化“富矿”,打好“文化牌”。

广州美术学院绘画学院教研室主任、教授罗必武认为,为更好地发展梅州文创产业,政府要完善扶持政策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特别是要利用好当前的苏区融湾先行区建设的政策机遇,请进来、走出去;要鼓励本地院校和科研院所加强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专业的建设和理论研究,培育一批文化创意研发和文化产业经营人才;要健全孵化机制,实施品牌战略,充分挖掘梅州文化资源,打造一批科技含量高、文化内涵深、影响力大的原创文化品牌,让客家文化产品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文/梅州日报记者:朱庆强

视频/梅州日报记者:李龙

编辑:黄炜明

审核:练海林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