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教科书式自救彰显学校安全教育重要性

■ 叶金福

近日,云南曲靖9岁女孩崔思萌在火灾中的表现引发社会广泛关注。面对突发火情,这名四年级学生不仅成功自救,还保护了5岁的弟弟,其沉着冷静的应对堪称“教科书”自救典范。

通常情况下,家中突发火灾,大人又不在场,只有9岁的孩子往往不是望“火”大哭,就是手足无措地坐等救援。而由于大火无情,加之救援人员又不能马上赶到现场,因而极有可能引发生命悲剧。

但是,面对家中突发的火情,崔思萌却是这样操作的:第一时间断电防止二次伤害,选择楼道逃生规避电梯风险,准确报警并提供详细信息,同时还安抚5岁弟弟情绪,最终成功自救。

据了解,崔思萌之所以能沉着冷静对待火情,“教科书”式自救,源于学校安全教育。她所在的曲靖市第二小学将消防安全知识纳入日常教育体系,通过系统化教学让学生真正掌握应急技能。显然,学校安全教育当“记头功”。

近年来,关于学生“教科书式自救”的事例很多。2020年7月,浙江余姚9岁小女孩利用“弯腰低姿摸墙捂口鼻”逃生九字诀,带领弟弟、妹妹逃出火场;2022年3月,浙江温州9岁男孩侯泽恩晚上发现家中断电,浴霸灯冒出火花,他立即拿起灭火器,戴上防毒面罩灭火并报警……这些孩子“教科书式自救”事例,都得益于学校平时扎实的安全教育和安全演练。试想,如果学校平时的安全教育和安全演练是走过场、做样子的,这些孩子能在危急关头实现“教科书式自救”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但在现实中,一些学校的安全教育几乎停留于纸上、墙上、嘴上,安全演练也往往是走过场、做样子,抑或是“拍几张照片”留痕当作台账资料,导致很多学生面对突发安全事故时,只得坐以待毙。这不能不说是学校安全教育的严重失职。希望各地各学校通过上述“教科书式自救”真实事例,能高度重视学校安全教育,让每位孩子既能学到课本知识,又能学到安全知识,帮助孩子切实提高自防、自护、自救能力,从而让孩子面临突发危险时,都能做到“教科书式”自救,远离危险,安全脱身。



编辑:吴优

审核:陈显东

(作者:叶金福)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