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都议事厅|以“节”为媒促农文旅融合发展

■ 徐剑锋

2月15日,五华县双华镇第三届李花节暨“百千万工程”消费帮扶展销会活动启动。双华镇华东村、公平村、冰塘村沿线10多公里李花绽放似雪,漫山遍野的花海勾勒出如梦似幻的“十里花廊”,吸引大批游客前来共赴烂漫“雪海”之约。(详见《梅州日报》2月16日3版)

节会搭台,文旅唱戏。双华镇第三届李花节不仅打造了一场独具特色的赏花盛会,而且为李果脯、巴戟、茶叶等特色农产品展销搭建了新平台,为农文旅深度融合发展打开了新空间。

这几年,梅州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充分挖掘并利用农业资源、生态资源、文化资源,以“节”为媒唱好文旅大戏,用新场景搭载新业态,用新模式催生新经济增长点,推动了传统农业生产到现代农业、文化旅游的蝶变。

如何“办一次节、兴一座城”?双华镇第三届李花节期间,除了做大“赏花经济”、特色农产品展销外,还增加了惠民文艺演出等新项目。实践证明,坚持创新为要、创意为本,才能将节庆活动办得“热辣滚烫”。一方面要注入文化基因,既要注重地域文化的挖掘,也要突出特色产业的文化内涵,并将乡村文化遗迹、民间技艺、田园风光等文旅IP资源整合起来,加入非遗、国风国潮等元素,以及时尚化、年轻态等因子,让市民游客近距离、沉浸式、深度化感受山水美景、历史文化、乡土人情,打造更多的破圈作品和爆款文创产品。另一方面要注入科技基因,既要通过科技创新提升农产品的附加值和含金量,也要借力数字赋能提升李子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还要积极构建集休闲、娱乐、观光等于一体的数字文旅品牌,更好展示李产业的独特魅力。

双华镇李花节越办越有规模和水准,关键是将特色产业发展与深度民俗游、体验游、度假游、生态游有机结合,不断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当前,人们的旅游消费习惯有了很大的变化,要融合多种元素和业态,打造文创市集、特色餐饮、农家生活等特色,创造更加独特的消费场景,并提供“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高品质服务,不断满足市民游客多样化、个性化的旅游需求。

一言以蔽之,李花节走出了一条农文旅深度融合发展之路,为我市产业振兴、旅游发展指明了方向。期待其他地方通过学习借鉴,打造独树一帜的农文旅产品,为“百千万工程”注入新动能。



编辑:吴优

审核:陈显东

(作者:徐剑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