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都议事厅|念好“三字诀”让消费者“秤”心如意

■ 林德培

为维护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切实解决好群众身边“关键小事”,今年以来,梅州市市场监管局组织开展了全市电子计价秤市场秩序专项整治行动,加大力度打击利用电子计价秤作弊等计量违法行为,查处电子计价秤违法案件,公布一批典型案例。(详见《梅州日报》9月25日4版)

作弊秤俗称“鬼秤”,即称重显示与实际重量存在偏差的秤。市场上使用作弊秤,不仅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还扰乱市场秩序,也会严重影响城市形象。作弊秤的存在,主要有几个原因:一是有些商家利欲熏心,暗地里改装或加装作弊装置、破坏计量器具准确度;二是其作弊手法隐蔽,消费者容易疏忽上当,即便是有经验的专业人士,也难以识别,让不法商家有恃无恐;三是计量作弊违法行为的代价太轻,对作弊者的处罚以罚款、停业整顿居多,难以形成震慑。

一时一地出现缺斤少两,如不加强有效整治、规范管理,势必酿成区域性诚信坍塌的严重后果。应该说,我市各级市场监管部门对此高度重视,每年查处一批电子计价秤违法案件,成效是明显的。但站在更高站位、更远角度看,持续加大对“鬼秤”等缺斤短两行为的监督检查力度,严厉打击计量作弊违法行为,是维护市场公平正义、优化城市营商环境,助力梅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题中要义。我们要念好“三字诀”,精准发力、综合施策,让消费者“秤”心如意。

首先,要“严”字当头,创新监管模式。监管部门要继续提高巡查频率、加大严查力度,建立起足够畅达的投诉、应诉渠道,及时发现、处理“鬼秤”等相关消费侵权问题,给消费者营造公平诚信的消费环境。同时,要探索建立经营者、市场管理者连带责任制,形成强力监督制约机制。

其次,“敢”字为先,提高维权意识。虽然“鬼秤”作弊手段隐蔽,但不意味着可以放任。消费者要从保护自身合法权益和市场良性发展的大局出发,不怕麻烦、不做退让,对使用作弊秤行为“零容忍”,敢于站出来向监管部门投诉举报,把不法者的作弊行为曝光,使其置于大众监督之下,形成舆论压迫效应,最大程度遏制此类违法行为。

最后,“法”字在前,强化刚性约束。梅州拥有地方立法权,在制定优化营商环境相关条例时,要将完善电子秤销售、使用、管理等内容列入条文,明确关于作弊秤的相关法律概念和范畴,严格罚则执行,让法律长出“牙齿”,以强大威慑力促进市场规范健康发展。



编辑:吴优

审核:陈显东

(作者:林德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