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丽君
8月27日,在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的阴那山省级自然保护区,40名梅州日报小记者开展了一场以“绿野寻珍·守护松林”为主题的研学活动,沉浸式体验自然教育。(详见《梅州日报》8月29日3版)
研学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校外素质拓展的有效形式,对于青少年进一步认识社会、增长见识、体验生活、感受人文,具有积极意义。多年来,梅州日报社组织小记者们走进农村、社区、文化场所、工业园区、自然保护区,通过亲身体验进行学习、积累和丰富直接经验,有效促进了我市广大青少年用实践收获新知,用亲历激励成长。此次 “植物探险之旅”,寓教于乐、寓教于游,使自然教育回到自然,为孩子们又开辟了一个趣味新课堂。
自然即课堂,万物皆为师。让广大青少年亲身参与到自然中来,就是最好的自然教育。此次小记者们走进阴那山省级自然保护区开展自然教育,上科普小课堂,徒步科普教育径,参观保护区宣教中心,引导青少年用心去感受生物多样性之美,用手去触摸大自然生命力之强。这种采用探究性学习和旅行体验学习相结合的教育方法,有助于孩子们提高“知自然”的能力,增强“爱自然”的情感,加深“护生态”的行动自觉。
梅州作为“国家森林城市”,拥有良好的生态屏障和丰富多样的“物种宝库”,适合孩子们的“大自然课堂”非常多。因此,我市相关部门以及承办研学活动的机构,要充分发挥森林研学活动在青少年自然教育中的重要作用,依托省级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等自然生态资源,让青少年通过看、听、闻的感官体验,与花鸟草木 “交朋友”,与绿水青山“对话”,引导孩子们认真翻阅大自然这部“百科全书”,从而点燃青少年心中绿色梦想,种下绿色种子,形成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培养青少年参与生态建设的实践能力,争做绿色使者,争当环保小卫士。
不仅如此,“小手拉大手”的辐射作用是不可忽略的。青少年生态文明素养提升了,保护森林资源和生态环境的责任感与积极性增强了,自然能够带动身边的家庭成员和更多社会群众主动参与到全域生态保护的行动中来,共同维护“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色生态环境。
编辑:吴优
审核:陈显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