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评|遏制AI造谣亟待提高多重门槛

余明辉

近期,多地公安机关发布了多起利用AI工具实施造谣的相关案件。6月20日,上海市公安局城市轨道和公交总队官方微博@轨交幺幺零发布警情通报:两名营销人员为博取关注造谣地铁站发生持刀伤人的情况,被警方依法处以行政拘留。其中一人,使用AI软件生成视频技术,编造了地铁行凶的虚假视频等不实信息发布到网上,造成恶劣社会影响。

AI技术的发展初衷在于改善人类生活,然而,一些人为博眼球、赚流量,利用AI技术改造原本故事情节甚至制造虚假事实,生成虚假图文、音视频等,让“有图有视频也未必是真相”,网络谣言更加难以辨别。

便利的AI工具,大大降低了造谣的成本,提升了谣言的数量级和传播力。笔者认为,目前AI造谣之所以能够迅速蔓延,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网络发布的门槛过低。在互联网时代,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信息的发布者,但这也为虚假信息的传播提供了温床。AI技术的加入,更是让造谣的成本大幅降低,虚假视频、音频的生成变得轻而易举。

因此,有关方面必须从源头上遏制这种趋势,提高网络发布的门槛。这包括但不限于对发布内容的严格审核,以及对发布者资质的认证。网络平台应担负起更大的责任,通过技术手段对上传的内容进行初步筛选,对疑似AI生成的内容进行标识和进一步核查,确保信息的真实性。

法制惩戒的门槛也必须提高。虽然我国有相关法律法规对造谣行为进行规范,但随着技术的发展,这些法规需要不断更新和完善。对于利用AI技术造谣的行为,法律应给予严厉的惩处。这不仅是对造谣者的惩罚,也是对整个社会的警示。我们应该明确,利用AI造谣不是无害的恶作剧,而是对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的严重侵害。

与此同时,连带责任门槛的提高也刻不容缓。网络平台作为信息传播的重要渠道,对于平台上发布的内容负有不可推卸的监管责任。当AI造谣信息在网络上泛滥时,平台不能仅仅以“技术中立”为由逃避责任。对于那些因为审核不严而导致AI造谣信息发布,进而造成巨大不良影响的平台,应严肃追究其监管责任。这种连带责任的提升,会迫使平台更加严格地履行其审核责任,从而有效地遏制AI造谣信息的传播。

在提高门槛的同时,还应加强公众教育,提高人们对AI造谣的识别能力。这包括但不限于开展信息素养教育,提升公众对信息真伪的辨别能力,以及通过媒体、社交网络等渠道普及AI技术的相关知识。只有当公众具备了足够的信息素养和技术认知,才能在面对AI造谣时保持警惕,避免被虚假信息所误导。



编辑:吴优

审核:陈显东

(作者:余明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