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徐剑锋
城市人居环境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最能反映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过去,丰顺县汤坑镇五一社区汤湖沟周边的居民总是为家门口一条“臭水沟”而烦恼,自从汤湖沟改造提升项目完成后,不仅改变了污水横流的环境,也满足了周边居民休闲娱乐需求。(详见《梅州日报》4月12日4版)
昔日脏乱差的臭水沟变身景观道,不仅提升了环境面貌和配套功能,而且为居民运动休闲提供了好去处,让他们有了实实在在的幸福感、获得感。这种“变臭为景”的做法,可复制可推广。
由于种种原因,城市里总有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要么存在脏乱差的邋遢,要么绿地等被侵占,要么一些设施长久废弃不用……对此,不少居民颇有微词,甚至怨声载道。居民的“表情包”就是工作的“方向标”,“变臭为景”是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理念的体现。只有始终装着“百姓情”,把居民的冷暖安危放在心上、抓在手上、落实到行动上,才能满足他们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的需求。
“变臭为景”不是小事,如何从纸上变为现实?听民意、汇民智、聚民力,才能把好事办实。汤坑镇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挨家挨户讲政策、说好处,最终得到了大家的理解和支持。由此而言,改造前多一点意见征询、科学论证,多一份民主自治、集思广益,就能够得到广大居民最大程度的理解、支持和配合。
“变臭为景”关乎对外形象,也折射出城市治理水平。面对一个个乱点黑点、一处处闲置地块,需要来一场轰轰烈烈、彻彻底底的“环境革命”,以猛药治疴,用钢牙啃硬骨头。一方面要真刀真枪治,精准投入人力物力,对症下药、“一处一策”,练就“一仗接着一仗打”的真本领、硬功夫,让“废地”变“宝地”、旧貌换新颜。另一方面要常态长效管,建立管护机制,健全居民公约,确保整治成效不反弹。
美好的生活环境要靠每一个人的付出,“变臭为景”既需要汇集各方智力资源、人人出谋划策,也需要发挥居民主体作用、个个积极参与。只有充分发挥每个居民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充分尊重他们的选择权、话语权、监督权,共建共治才能共享,营造出一个个令人舒心的美丽家园。
编辑:林晓萍
审核:陈显东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