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杨丽君
近日,梅江区江南社区开展为期两周的“社区暑假小课堂”活动,组织辖区小朋友开展音乐、绘画、手工等形式多样的课程。社工、大学生志愿者通过小游戏带动孩子们在玩中学、在学中玩,让孩子们的暑期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每年暑假,如何让孩子度过平安、充实、快乐的假期,是不少市民的心头大事。开展“社区暑假小课堂”活动,既解决了孩子暑期在家缺少学习、娱乐活动等问题,丰富了孩子们的暑期精神文化生活,同时也为大学生志愿者提供了实践机会。更为重要的是,暑期公益课堂促进了文明和谐社区建设,实现了社区和居民的双赢。
“社区暑假小课堂”让人心向神往。在众多“托管”选项中,近在家门的“社区课堂”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且便利可及的方式,日益成为受群众欢迎的“托娃”选择。暑假年年有,社区关爱服务不停步。有条件的社区可探索更多暑假“公益课堂”模式,帮助广大家长解决孩子假期“看护难”的问题。可充分整合政府部门、社工、大学生志愿者等各类资源,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利用中华传统文化和客家文化元素,开展各种寓教于乐的暑假特色帮带服务,为孩子们提供有趣有益的“假期打开方式”,让孩子假期有“去”处更有“趣”处。
开展相关活动的社区和社工机构,要结合青少年儿童成长特性,不断拓宽优化课程形式和模式,涵盖从课业辅导到社会、生活技能培训等种种内容。如,上好安全教育“重点课”、党史军事“红色课”、家风家教“国学课”、艺术体育“健康课”等,让公益课堂为社区孩子快乐学习、健康成长助力。通过灵活新颖、内涵丰富的既“托”又“管”还“教”的方式,使孩子们学有所“获”,不负家长所“托”。
实现假期托管服务的常态化和长效化,才能更好解决广大市民的后顾之忧。我市各地社区可因地制宜建立以志愿服务力量为主体的社区共治共享体系,努力构建以家庭、社区、学校衔接互动为基础的、完善的社区教育体系,以此解决家庭教育所急所盼,满足孩童假期所需所乐,让有质量有内涵的社区教育打通在辖区内服务未成年人的“最近一扇门”,有效提升社区治理的“附加值”。
编辑:林晓萍
审核:陈显东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