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丨保护“老地名”是对“乡愁”的托举

■ 郭元鹏

近日,为进一步弘扬地名文化,加强地名文化遗产保护,南通市崇川区召开地名文化遗产评定专家评审会,评选产生了区级地名文化遗产34个,其中“寺街”“西南营”“和平桥”“长桥”“城山路”“桃坞路”等等入选。

地名,就像一个特有的文化密码,是一座城市历史的“活化石”,更是安放乡愁的最美容器。此次当地评选出的地名文化遗产彰显了文化底蕴,有利于增进群众对城市的认同感、归属感,留住乡愁记忆。这是对“老地方”“老地名”的有效保护。

眼下是一个大建设、大开发的时代,新区崛起了,一个个“新地名”也应运而生。国家民政部曾经做过一个调查,一些“老地名”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消失。在某地的一个县,以往记录的“老地名”有500多个,而如今只有100多个了,取而代之的是“新地名”。修改“老地名”的原因很多,比如,新拓展了道路、建筑,就随之赋予了“新的名字”;有的地方认为“老地名”不好听,比如“某某沟”、“某某巷”,有点不上档次;还有的,想让道路和建筑多些现代元素,也就出现了换名字的热潮。似乎只有换了名字,才能与落后告别,与贫穷告别。

“老地名”是一种乡愁。“老地名”里有我们的童年,有文化的厚重,有历史的烟云,或许“老地名”不好听,可是不好听的“老地名”也是我们安放情怀的地方。河南某地曾经扩建了一条道路,市政部门没有征求市民意见,就换了“新的名字”,结果市民不满意了,最后诉诸法院要求留下老地名。这说明什么?说明“老地名”是我们的一种乡愁和思念。

也有一种情况是,一些地方嫌弃“老地名”不好听,而不仅不保护,反而是修改了。有时候实在没必要纠结“老地名”是不是“好听”。“老地名”还是有存在意义,“不好听”的“老地名”却有着不可替代的历史和记忆。对于“老地名”需要我们多些包容的心态,一些“老地名”是历史的延续。当初人们命名的时候,由于受到文化的制约、认知的制约,只考虑了通俗易懂,却没有考虑是不是“好听”,是不是“文雅”。虽然“不好听的老地名”没有诗情画意,可是毕竟这是一种历史延续与传承,这既是一种历史,还是一种记忆,最关键的是“老地名”还是不少人梦里的乡愁,一说到“老地名”那种亲切感就油然而生了。

保护“老地名”,才能让文化和乡愁相约在老地方。这是对历史的尊重,也是对文化的敬畏,更是对乡愁的托举。

编辑:林晓萍

审核:陈显东

(作者:郭元鹏)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