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钟宇亮
6月13日至14日,市人大常委会召开全市人大代表联络站标准化、规范化、常态化建设推进会。与会人员先后前往平远、蕉岭、梅县、大埔等4个县(区)的9个代表联络站实地观摩,详细了解代表联络站建设与运行情况,并召开座谈会,听取各县(市、区)人大常委会近年来推进人大代表联络站“三化”建设工作的情况汇报。(详见《梅州日报》6月15日3版)
人大代表联络站是贴近群众、联系群众、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主阵地。市人大常委会通过组织现场观摩、互比互学、座谈交流等形式,部署推进人大代表联络站“三化”建设,旨在进一步打通代表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神经末梢”,真正架起听民意、聚民智、惠民生的“连心桥”,推动形成“群众常来、代表常在、实事常办”的全过程人民民主“新常态”。
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面对人民群众对基层治理的新期盼、新需求,代表联络站建设要聚焦群众进站率不高、进站活动不够实、配套制度不够健全等突出问题,着重做好提档升级、组织运作,真正让联络站建起来、用起来、活起来,作用发挥出来。
首先,要抓实提档升级这一基础。在建好管好用好镇村代表联络站的基础上,紧紧围绕服务实体经济、乡村振兴、绿美梅州生态建设等重点工作,结合各地产业布局、资源禀赋打造专业型代表联络站,体现“党委工作重心在哪里,人大工作就跟进到哪里,作用就发挥到哪里”的担当作为。加大代表联络站与立法联系点融合建设力度,努力实现资源共享、功能互补、联动发展。
其次,要抓住组织运作这一重点。要强化舆论宣传,提高群众的知晓率,让更多群众愿意到站反映意见。坚持落实代表联络站每月活动机制,将代表联络站设在田地间、广场上、屋檐下,有效推动服务触角延伸至基层“最后一米”。常态化组织专业代表开展调研走访,充分发挥行业优势,提升专业型代表联络站的活动实效,切实助推重点工作、产业发展。
其三,要抓好完善机制这一关键。建立健全人大代表联络站的配套制度,推动联络站有序管理、有效运作。比如制定出台《人大代表联络站动态管理暂行办法》,对联络站实行分类动态管理。可学习借鉴佛山三水“民生微实事立办制”工作模式,推动联络站收集到的问题快速落地解决,提升代表成就感、群众获得感。
编辑:林晓萍
审核:陈显东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