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评丨生态葬契合生态文明要义

■ 杨丽君

3月21日,以“知爱感恩,回归自然”为主题的第五届生态葬活动在梅江仙鹤山庄公墓举行,共为59位先人骨灰实行节地生态免费树葬。活动现场,家属通过默哀、鲜花祭拜、书写怀念语等形式完成和逝者的告别。据了解,自2017年起,已有241位先人骨灰以树葬方式安葬于仙鹤山庄。

“以树为碑,与树千古”。树葬作为目前殡葬改革中的一种全新方式,以另一种“入土为安”的特殊形式,让生命得以延续得到升华。这种绿色、低碳的生态葬方式,在满足老百姓慎终追远情结的同时,也实现了土地的节约利用、生态的环保效益,值得推广。

值得一提的是,群众选择将先人以节地生态安葬或不留骨灰形式处理骨灰,不仅费用全免,还能获得政府奖补。我们看到,随着树葬节地、生态、实惠的优势不断凸显,低碳环保的生态文明意识日益深入人心,绿色生态葬形式正逐渐被更多的人接受。实践证明,推行节地生态安葬有效减轻了群众负担,倡导了文明新风尚,也为新型城市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

摈弃陈规陋习,才能树立文明新风。相关部门要坚持以移风易俗为抓手,持续深入宣传厚养薄葬、节地生态、文明环保的理念,从殡、葬、祭等方面进一步深化殡葬改革,狠抓墓地违规经营、违规建设等专项整治,深入开展规范殡葬业价格秩序专项行动,促进全市殡葬工作更加规范,服务水平更加优化,切实做到惠民殡葬解决群众后顾之忧。

生态葬契合生态文明要义。在大力推动绿色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下,推进节地生态安葬的作用更加凸显。相关部门要积极稳妥推广“不占或少占土地、少耗资源、少使用不可降解材料”的节地生态葬法,引导群众从根源上转变封建迷信的陈规陋习,让绿色殡葬成为人们选择的趋势和主流。要加强节地生态安葬设施建设,采取林地草地复合利用、全面融入自然的方式建设树葬区,努力实现“见林见绿不见墓”,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逝有所安”是民生大事。只有通过绿色、低碳、思念与自然融为一体的方式,推动优质的、人文的、生态的殡葬服务在全市铺开,才能切实将这项涉及群众的人生大事、关乎文明的民生实事,有温度有意义地落实好。

编辑:叶惠玲

审核:陈显东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