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亻厓”的寻根笔记 | “来台祖”从哪里来

每年清明祭祖

台湾苗栗县福星山的江夏墓园

挤满了前往拜祭的黄姓子孙

“来台祖16世彦赵公”

镌刻在墓碑上的这几个字

让黄觐伟自幼充满了疑问

“来台祖从哪里来”

“16世之前都是谁”

广东省梅州市蕉岭县广福镇大黄屋

先贤黄歇、黄香

入闽始祖峭山公

一世祖庭政公16世迁台祖彦赵公

……

当在家乡的每一处

看到满满都是两边同样的印记

黄觐伟深刻地感受到

这就是两岸“同根同源”的具象化

一份“寻根笔记”

让黄觐伟寻到了根所蕴含的点滴

开基祖的名字

祠堂里的牌位

族谱上的名字

熟悉的乡音

亲人烹饪的饭菜

……

更让他懂得了寻根的意义

“此心安处是吾乡”

《“亻厓”的寻根笔记》

一个“亻厓”字,烙上了一个民系的印记。明清时期,福建、广东大量客家人渡台垦殖,而今台湾500多万客家人中,祖籍梅州的就有180多万人,他们在台湾的早期开发和后来的抗日保台斗争中,都功不可没,其代代相传的家国情怀对台湾社会具有深远影响。

《“亻厓”的寻根笔记》融媒体系列节目,让我们透过镜头,跟随一个个台湾客家青年的寻根足迹,以新的视角,去探寻祖地的新貌,以深的思考,去感知根脉的共鸣。

编辑:杨舒琳

审核:蔡颜颜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