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搏商海典范 报效家国楷模——参观曾宪梓事迹展有感

曾宪梓先生雕像

●易道先

日前,应几位朋友之约,去梅江区望杏坊的月影塘参观“领带大王”曾宪梓事迹展。该事迹展设在原中国银利来大楼内,分为三个部分,内容涵盖了曾宪梓的生平事迹和创业历程、社会贡献,融入了现代展陈技术手段,注重与参观者的互动、交流,集历史、文化、教育、科技于一体,图文并茂,声像交错,是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场所。

首先,我们来到银利来大楼大堂中庭,里面矗立着一座高2.5米的曾宪梓铜像,大家肃然起敬。往前一步,解说员要大家缓缓抬头仰望,一颗国际编号为3388号、被命名为“曾宪梓星”的小行星映入我们的眼帘。接着,我们乘坐电梯来到二楼展厅,漂亮的解说员郑小姐用优美的声音、标准的客家话向我们介绍,让我们具体、全面地感受曾宪梓一生的传奇。这个展厅给我印象最深的是“裁尺光辉”墙,展示了曾宪梓的珍贵照片、人生箴言和经典语录。郑小姐说,“裁尺”是裁剪衣物的尺子,是制作领带不可缺少的工具,在曾宪梓看来它既是做领带的尺子,也是为人处世的准绳,深刻地寄寓了他一生严以修身、兼济天下的“絜矩之道”。事实正是如此,曾宪梓以一把裁尺、一把剪刀、一台缝纫机起家,到创立金利来国际知名品牌,始终恪守这个为人之道、做事之道、商海之道。小小裁尺,让我们感受到曾宪梓的崇高品质和人格魅力,朋友们纷纷在裁尺前留影纪念。

据介绍,曾宪梓于1934年出生在广东梅县扶大珊全村。4岁那年,父亲曾荣发不幸去世,母亲蓝优妹艰难抚养曾宪梓和哥哥,含辛茹苦,生活极度艰难。母亲省吃俭用,咬紧牙关供兄弟俩读书。然而,念完小学后母亲再也负担不起学费,兄弟俩不得不辍学。16岁的哥哥跟着叔父去泰国谋生,而幼小的曾宪梓却挑起了家庭的重担,干起了砍柴、放牛、捕鱼、耕田等农活。1949年新中国成立,曾宪梓迎来了命运的转机,在土改工作队的帮助下,靠着国家每个月3块钱的助学金,在东山中学读完了初中和高中。1957年,他以优异成绩考入了中山大学生物系。1961年,毕业后在广东农业科学院生物化学研究所工作。他立下雄心壮志:一定要好好做人、好好做事,努力回报祖国!

1963年,哥哥曾宪概要他去泰国帮忙处理父亲的遗产纠纷,他只好辞去工作。他先后在中国香港及泰国等地来回折腾,直至1968年才在香港安定下来,正式开始商海生涯。尔后,他扎扎实实,一步一个脚印,慢慢发展,最终成为享誉世界的“领带大王”。解说员郑小姐给我们分享了曾宪梓创业初期“四个6”的故事:

1968年春节刚过,曾宪梓身上仅剩下了6000港元。他便和妻子黄丽群商量打算就用这笔钱开始创业。他先在香港九龙油麻地弥敦道平安大厦租赁了60平方米的房子作为厂房兼住房,办起了简陋的领带厂。曾宪梓计划着,每个月租金、全家人吃饭、孩子们上学、必须的生活日用品等等加起来,每个月开支总计一千五百港元,平均每天的开支也就是五十港元。而曾宪梓生产的领带,按照销售行情,一打可赚十港元,每天要赚足五十港元就必须卖足五打,而五打也就是六十条。这就意味着,曾宪梓每天必须卖出60条领带以上,才能保证在无任何生病之类突发情况下一家6口人(母亲蓝优妹,曾宪梓本人,妻子黄丽群,长子智谋、次子智雄、幼子智明)不饿肚子。从此,曾宪梓给自己规定,每天必须卖完60条领带,卖不到誓不回家。

不经历艰难,怎能得真经!曾宪梓创业阶段是非常艰辛的,饱经磨难、历尽沧桑。他经常忍饥挨饿,遭受讥讽、嘲弄,甚至辱骂、驱赶。曾宪梓艰难的创业历程,让他创造并积累了“先朋友后生意”“柜台直销”“按揭广告”等商海经验,凭着物美价廉的产品质量和“勤俭诚信”的商业道德,逐步得到社会认可,赢得市场,企业不断发展、壮大,市场不断扩展到东南亚、日本、中国大陆以及欧美等地,产品不断增加到成衣、鞋履、皮具、配饰等等。

展陈内容分为三个部分,涵盖了曾宪梓的生平事迹和创业历程、社会贡献.

接着,我们便来到“报效祖国”展厅。这里主要展示了曾宪梓捐资的建设项目。事业有成后,曾宪梓积极支持家乡建设,报效祖国,先后捐资超过12亿港元(其中为家乡梅州捐款达2.2亿多元人民币)、项目达1400多项,包括教育、航天、体育、科技、医疗与社会公益事业,以及道路、桥梁、博物馆等设施,项目遍及曾宪梓出生地到梅州市各县(市、区),到省内各地,到国内各省、市、自治区。在梅州城区,很多标志性的建筑是曾宪梓发起或捐助的,如嘉应大桥,东校场强民大楼、看台,曾宪梓中学等,很多学校的教学楼、图书馆、医院的住院楼都有曾宪梓的大名,如嘉应学院、东山中学、梅州中学、黄塘医院等;在梅县新县城也到处是曾宪梓独资或捐助的项目,如曾宪梓体育场、梅县宪梓中学、丽群小学、宪梓中心小学等;在各县(市、区)很多学校、医院、体育场所也经常见到曾宪梓的大名;此外,曾宪梓还发起或捐助了“世界客商大会”“世界客属恳亲大会”“广东省雁洋公益基金会”等等。省内的项目,如在中山大学、暨南大学、广州医学院等兴建教学楼、图书馆,设立奖学金。国内各省、市、自治区的项目,如圆明园修复工程,汶川地震、雅安地震、鲁甸地震灾区重建,百色革命老区帮扶、宁夏海原扶贫开发等等;又如捐赠逾5.6亿元人民币支持内地教育事业发展,包括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等在内的38所重点高校及其优秀大学生受益;1992年,曾宪梓捐赠1亿港元成立“曾宪梓教育基金会”,旨在奖励师范院校的优秀教师、资助贫困大学生;2003年“神舟五号”发射成功,曾宪梓捐赠1亿港元设立“曾宪梓载人航天基金会”,旨在奖励祖国航天事业的有功人员;2008年北京奥运会成功举办,曾宪梓捐赠1亿港元设立“曾宪梓体育基金”,奖励奥运会内地金牌运动员,尔后又于2012年、2016年分别增加1亿港元,基金累计达3亿港元……

解说员郑小姐说,曾宪梓虽然不是财富最多的人,但却是改革开放以来为祖国捐款最多的港人之一。曾宪梓经常说: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新中国就没有我的今天;我是祖国培养的,现在有钱了,我一定要报效祖国。

曾宪梓一生获得的奖杯、奖章和荣誉证书无数,如中华慈善奖、“曾宪梓星”证书、“大紫荆勋章”、“改革先锋”奖章、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纪念章等等。金利来集团获得的荣誉数不胜数,先后获得香港“总督工业奖”、“全国百家明星侨资企业奖”、“香港殿堂级品牌大奖”、“广东省守合同重信用企业”称号等等。

参观结束后,我一直在想,曾宪梓不是天生有钱,而且小时候还很穷,他之所以能够成为闻名天下的商界楷模,是因为他身上有一种非常励志、值得学习的精神,那就是:勤奋学习、刻苦上进的好学精神,不畏困难、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开拓进取、追求卓越的创新精神,热心桑梓、爱国爱乡的奉献精神……

曾宪梓就是这样一个拼搏商海的典范、报效家国的楷模。愿曾宪梓精神不断发扬光大!

2025年3月17日《梅州日报》“文化公园”版面图——“文化公园”投稿邮箱:mzrbwhgy@163.com

编辑:曾秋玲

审核:陈嘉良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