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亭/摄
“撮人”“枭人”“拐人” 的
释义与语源
●丘桂贤
客家方言撮、枭、拐的含义是从古汉语的含义演化而来,“撮人”“枭人”“拐人”等词语很有特色,表达十分有趣。这里就来分析它们的含义与语源。
撮 人
客家方言的“撮”指耍弄、行骗。撮人,即是耍弄人、骗人。
撮,《说文》:“一曰两指取也。”《玉篇》:“三指取也。”也就是说,“撮”的本义是用两指或三指抓取东西。实际上,不论是两指还是三指取,“撮”都是使用某种指法、手法抓取。后来,“撮”便有玩手法、变戏法、耍弄的意思。汉语里有撮弄、撮哄、撮空等词。
撮弄,指变戏法。《金瓶梅词话》第七六回:“先是教坊间吊上队舞回数,都是官司新锦绣衣装,撮弄百戏,十分齐整。”清翟灏《通俗编·俳优》:“按:撮弄亦名手技,即俚俗所谓做戏法也。”
撮弄,即耍弄。曹雪芹《红楼梦》第六十八回:“我又是个心慈面软的人,凭人撮弄我,我还是一片傻心肠儿。”
撮哄,即哄骗。《西游记》第三十回:“(那怪)遂与他挽了青丝,扶上宝髻,软款温柔,怡颜悦色,撮哄着他进去了。”
撮空,指戏弄虚假。清李渔《蜃中楼·望洋》:“你道是惯撮空的顽童相戏,须知俺远来投的信客无欺。”
客家方言中的“撮”同样是变戏法、耍弄或哄骗的含义。口语和俗语里经常出现“撮”字,例如:“撮把戏”,指表演魔术或玩杂耍,此是旧时客家人常看的娱乐节目;“把戏撮诶(了)有人看”,意思是把戏开场定会有人看,比喻敢于展示定能吸引人的关注,敢于推行定能取得一定的成绩;“撮死老百姓”,意思是糊弄大众;“无枭无撮”,指公平、公正,无任何偏袒。
撮,《广韵》仓括切,清母,山摄合口一等字,折合梅县客家方言的读音便是cɔt(国际音标为tshɔt,阴入调)。“撮”的另一音是“子括切”,梅县音是zɔt(国际音标为tsɔt,阴入调),是另一含义,是量词,如“一撮毛”。例句:
1. 推出新产品一定要做广告,把戏撮诶(了)有人看。
2. 佢卖东西会撮秤头,短斤缺两。
3. 做生理唔敢撮人,撮人会拌(pān)招牌。(译:做生意不敢骗人,否则是自砸招牌、丧失信誉)
枭 人
客家方言的“枭”指心术不正、狡诈阴险。枭人,指对人不公、使诈或欺骗。枭作动词或形容词。
枭,鸟名,猫头鹰一类的鸟。旧传枭食母,故常以喻恶人。古语里有许多以“枭”构成的词都是指邪恶、狡诈。现以几个古词进行分析,从而证明客家方言“枭”含义的来源。
枭族,指枭鸟的族类,也比喻邪恶之辈。唐柳宗元《同刘二十八院长述旧言怀感时书事》诗:“枭族音常聒,豺群喙竞呀。”
枭猾,指狡诈。明唐顺之《条陈海防经略事疏》:“枭猾之徒,方应募于江北,忽应募于浙东;方以得募价而留,忽以满募限而去。”
枭黠,指凶恶狡猾,也指凶恶狡猾的人。明沉德符《野获编·勋戚·嗣封新建伯》:“相故掾吏,以宛平典史罢斥,因留京师。市井枭黠也。”《明史·四川土司传一·茂州卫》:“人皆枭黠,名虽熟番,与生番等。”
枭心,指凶心、野心。唐张祜《华清宫和杜舍人》:“兔迹贪前逐,枭心不早防。”《旧唐书·刘辟传》:“刘辟生于士族,敢蓄枭心,驱劫蜀人,拒扞王命。”清天宝宫人《孽海花》第七幕:“日本国,本同种,也起枭心。”
可以看出,客家方言“枭”的含义与古语“枭”的含义是一致的,所不同的是,客家方言“枭”还可转化为动词。除“枭人”一词外,尚有枭秤头、枭搭撮、枭骗撮、无枭无撮、枭枭撮撮、枭心枭事等。“枭”与“撮”(骗)常组合使用。
枭,《广韵》古尧切,平声萧韵,见母。按理,其声母当读为g(国际音标为k),但有学者考证,《广韵》见母萧韵平声字读如晓母,这在官话和南方方言大都如此。元代《中原音韵》所记载的“枭”,其声母为晓母(与细音相拼时声母已腭化)。客家方言的“枭骁侥”都读“嚣”即同属这一类型。例句:
4.裁判枭人,竟然判我队入球无效。
5.莫去佢店买肉,佢会枭秤头。
6.拈阄(抓阄)最公平,无枭无撮。
拐 人
客家方言的“拐”有一含义是指哄逗、哄抚,也就是用言语或行动逗人高兴,或使人情绪安定。拐人,指哄逗人、哄抚人。
举些例子:“十分会拐人”,指嘴巴甜,能说会道;“树上鸟子都拐得落来”,形容人有心计,善用甜言蜜语;“拐细妹子”,意思是用花言巧语取悦女子;“细人子叫(哭)得很厉害,去拐一下”,意思是小孩哭得厉害,去哄一下,让他不哭;“偷拈买拐撮”(这里的“买拐”指收买、笼络),指坑蒙拐骗。
可以看出,客家方言“拐”作骗的含义已经弱化,转而表示哄逗、哄抚。如果把“拐细人子”翻译成“拐骗小孩”,那就大错特错了。
现代汉语的“拐”有多种含义,一是指拐杖;二是指转折,如拐弯、拐角;三是指骗,如拐骗、拐子。
拐,《唐韵》:“手脚物枝也。”古语里,拐通柺,就是指拐杖,这是拐的最初含义。拐指转变方向,因为转身时靠拐杖支撑,故拐可表示转变方向或转折。拐指拐骗,即是用欺骗手段弄走(人或财物),这是后来演变出的含义。拐,《正字通》:“俗谓拐骗。”
拐演变后指拐骗,当是拐的“转变方向”这一含义演变来。某人左拐右拐,或者说话拐弯抹角,其行为都具有诱导性和欺骗性。
为何客家方言“拐”的意思并不偏重于拐骗,而是侧重于哄逗、哄抚呢?实际上,生活中也有善意的“诱”和“骗”——哄逗、哄抚便是也。可以看出,客家方言“拐”的含义经历了一而再的演变。例句:
7.这个领班有能力,又晓得拐人,大家都愿跟佢干。
8.十分夜诶!去拐细人子睡目。(译:夜深了,去哄小孩睡觉)
9.快去拐一下你女朋友,佢情绪唔好。
(刊于梅州日报2025年3月2日客家版)
编辑:廖智
审核:陈嘉良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