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旧如旧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古氏洋楼正门一景(余文艳 摄)
●万自明
头顶蓝天,背枕青山,小溪从门前流过,庭前的桂花树飘出清香,古氏洋楼就坐落在梅县区城东镇莲塘村的进村大道旁。古氏洋楼挂着“梅县区松叶民俗博物馆”的牌子,一位长者笑盈盈地站在门口,他就是古氏洋楼的“博物馆长”,人们叫他“珊叔”,他是梅县区木偶传习所退休干部古天珊。
洋楼故事 华侨乡恋
珊叔今年69岁,中等身材,国字脸、大眼睛、高鼻梁,很有文化气质。他在梅城出生,但对老家莲塘村心心念念,对祖宅古氏洋楼有独特情结。
珊叔说,祖辈上几代人都是单传,传到曾祖父训福公有了变化,娶书坑李氏为妻,生有五子,长子佛松,次子梅松,三子华松,四子锦松,五子亮松。亮松是珊叔的爷爷。
清末年间的莲塘小村落,地瘦人穷,贫穷和饥饿逼得祖辈只好背井离乡、漂洋过海。珊叔的伯公梅松、华松以及他的爷爷亮松,先后辗转到了缅甸,一边帮人做工,一边寻思谋生的办法。他们从客家传统手艺蒸酒磨豆腐做起,靠着辛勤付出、诚信经商,生意逐步有了起色。远离故土的游子,心系家乡的亲人,省食俭用,省下余钱,想方设法找到信誉好的水客带回家中,家中的亲人们生活日益改善。
十九世纪中后期,缅甸曾历经三次战争。战争波及珊叔祖辈经商的地方,当时一位英国军官负伤逃进店中寻求保护,善良的祖辈冒着生命危险换取了他的安全。战争结束后,这位被救的军官成为当地的最高长官,给了珊叔的祖辈很多关照,珊叔在缅甸的家族越来越兴旺,他们给老家寄了钱,1919年在莲塘村建起了古氏洋楼。
“珊叔”笑盈盈地站在梅县区松叶民俗博物馆前。(万自明 摄)
百年祖宅 中西混合
走进古氏洋楼,印象深刻的是镂空的木雕屏风,沧桑印在木板上,木雕的花鸟却透着吉祥如意,依旧栩栩如生。珊叔说,最有价值的是琉璃窗饰,那是祖辈从国外运回的宝贝。
珊叔介绍,古氏洋楼坐西向东,为中西合璧合杠走马楼,总面阔27.65米,总进深30.85米,占地面积约1000平方米。合瓦屋面,歇山式瓦顶。正立面设连券式门楼。左、右侧立面柱廊式回廊,琉璃窗饰栏杆。该楼双轴线,东西轴线上设三堂,南北轴线上设上、下堂。二楼为抬梁式。该楼木雕、栏杆简朴,是研究近代梅县客家中西混合式建筑的实物。新中国成立后,在古氏洋楼办过夜校、农民耕读班,人民公社时期做过大食堂,后又办过农业中学,做过粮食仓库等。
珊叔说,因无人管理等原因,洋楼也曾经破败,漏雨倒塌,杂草丛生。他和弟弟天松每次回家都倍感可惜。尤其是祖辈们“和睦孝悌、创业兴家”的精神在召唤着他们为祖宅做些应该做的事情。
珊叔和弟弟天松召集了全体业主会,提出了保护洋楼弘扬祖德的倡议,得到了全体业主的支持和拥护。在各级政府和文化部门以及城东镇、莲塘村的支持下,古氏洋楼2012年被评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14年被评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15年12月被评为广东省第八批文物保护单位。省政府两次拨款修缮洋楼,经过修旧如旧,重现了洋楼风貌。
珊叔坦陈,保护洋楼还源于老母亲要回老家养老送终的愿望。2018年,珊叔从梅城搬回莲塘居住,既照顾老母亲,又在家乡发挥余热。老母亲在洋楼住了六年,2023年春才逝世,享年101岁。珊叔回乡侍奉母亲,成为莲塘村的敬老佳话。
松叶民俗博物馆展出的锄头、鸡公车等。(万自明摄)
祖德传薪 建馆传文
“离乡四十花甲归,往事历目惜少年。十年农耕乡情结,余年故里缘结缘。”让博物馆走进乡村,让乡村充满文化气息,这是珊叔的强烈心愿。
从2012年古氏洋楼获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后,珊叔就积极开展各业主的思想工作,花了两年时间,让大家达成保护共识,设立洋楼理事会,选举产生理事会成员,共同签订协议,把洋楼交给理事会统一管理。经广泛听取建议,最终确定办农耕博物馆为最佳方案,珊叔自愿每年出资3000元作为举办博物馆的租金交理事会作为老宅修缮费用。2019年9月3日,“梅县区松叶民俗博物馆”经上级文化部门审批挂牌成立,珊叔和弟弟天松自筹资金收集了各时期的生产农具。
走进博物馆一楼入门大厅,有珊叔写的《洋楼简史》,还有一楼、二楼展区的平面图。一楼有村史馆,有古氏族谱、古氏名人等。展区主要有四部分:一是客家陶瓷。有各种罐、瓶、壶、盂、盆等。二是生活用品。有各种煤油灯、石推磨、竹篮、坐栏、渔具、木梯、自行车等。三是工匠文化。有斧子、刨子、锯子、墨斗、米尺等木匠工具,也有打造金银首饰用的各种小五金手工艺工具。四是农耕文化。犁、耙、辘、轴,扁担、箩筐、砻,锄头、“铁插”、畚箕,水车、风车、鸡公车、打禾机等等。
“洋扬祖德,楼颂福荫”,这是古氏洋楼大门挂的对联。
2021年3月13日,莲塘村因其具有代表性的古氏洋楼、树德楼、创睦庐等古民居21座,获授第七批“广东省古村落”,其中因为古氏洋楼是省级文物而立了大功。随着莲塘村深入推进“百千万工程”,古氏洋楼和民俗博物馆日益成为网红打卡地。
本文发表于2025年2月24日《梅州日报》“文化公园”版
——文化公园投稿邮箱:mzrbwhgy@163.com
编辑:曾秋玲
审核:陈嘉良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