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菱歌 摄)
●刘礼达
民国三十一年,即1942年11月1日,抗日名将、中国远征军第一路司令长官罗卓英闻悉家乡新修的《大埔县志》将付梓出版,欣喜地写下一篇数百字的序言,其中云:“……邑之人士,以齐厥志事闻,余幸其于寇祸蜩羹之会,竟获排众难而聿观厥成,补周礼方志之缺,备异代文献之徵,不更视,故乘弥可珍乎!”他看到自己亲自过问和助修的新县志历经千辛万苦终将刊印,人在他乡指挥千军万马的罗卓英将军的欣喜之情溢于言表。
第二年,即1943年春,这部由中山大学首任校长邹鲁题名、罗卓英等众乡贤助修、大埔籍知名学者温廷敬为总纂的民国《大埔县志》便全部正式刊印了。
这部县志从1929年大埔旅汕同乡会筹备修纂起,至1943年春最终全部出版刊印,前后历时十余载。一些助修者,如民国广东中央银行行长邹敏初、侨商蓝晋臣、曾参与出资兴办大埔中学的慈善家戴忻然等,未能等到县志全部刊印已先后去世。熟悉这部县志的人都知道,它的出版成书相当不易,在最后紧要关头,罗卓英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若不是他的挂念和敦促,它很可能会在乱世中“夭折”。
罗卓英(1896—1961),字尤青,号慈威,大埔湖寮岭下村人,他是在抗日战场上立下赫赫战功的国民党高级将领,曾远赴缅印作战。抗战胜利后,他三下南海,维护主权。“我本农家子,乘时一献身。戎衣匡故国,饥溺拯斯民。”和我们的开国元帅叶剑英一样,罗卓英也是一位儒将,一生创作了很多诗词,著有《呼江吸海楼诗集》等。饱读诗书的罗卓英在戎马倥偬中还心系家乡的文教事业,譬如他创建了如今的广东省一级学校、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梅州大埔虎山中学。再如,他促成了民国版《大埔县志》的出版刊印。
对于家乡新修县志,罗卓英非常支持和重视,他认为地方志的作用和价值不可小觑,“方志实史之缩影也,举凡山川文物之资料,政教风尚之蜕变,笔之于书,丽之以实用,以反映社会活动之过程,足资地方建设之基准,其价值之可珍,固无待辞费已第,兹事体大。”
不过,修志是一项浩大繁杂的工程,在动荡不安的战争年代,更为困难。但这些困难最终并没有阻碍当时大埔的一群有识之士完成修志大业。
此次新修县志之前,大埔在明清两朝一共修志六次。“邑人士恐旧志散失,文献无稽,朝代变迁,诸多扞格,若不急起而图,即有伟大之事业或将湮没而不彰”,1929年6月,修志局成立,时任大埔县长刘织超开始组织编写县志,并很快就得到众乡贤的大力支持。1935年冬,县志初稿已全部完成,接着便紧急筹款刊印。但由于受国内战局影响,以及随着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潮汕很快沦陷,县志也只刊印了一部分便被迫耽搁,余稿交由乡人何矧堂带回大埔。直到1941年,一直关注家乡这部县志的罗卓英电函时任大埔县长李善余,让其取回余稿,并安排罗淑和负责编辑,最终促成县志印完。
如此一来,后人才得以窥见39卷15册民国版《大埔县志》全貌。它能在动荡年代刊印,罗卓英可谓功不可没。这是新中国成立前,一部内容最翔实也最具历史和文献价值的大埔县志。
多难兴邦,这部民国《大埔县志》的艰难诞生,似乎也是那个时代的缩影,也让我们看到罗卓英将军等众乡贤对大埔文化事业作出的重要贡献。
——“文化公园”邮箱:mzrbwhgy@163.com
编辑:曾秋玲
审核:陈嘉良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