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救国,鞠躬尽瘁——忆梅县雁洋石楼村平民教育家钟鲁斋

  梅州日报人物版  


——————————

●李桐贤

二十世纪初,以孙中山为首的民主主义革命通过辛亥革命把腐败无能的清政府赶下台。可是,在清政府留下的烂摊子上,由于袁世凯篡位,又迎来了军阀混战,民不聊生。国家何去何从,促使有识之士纷纷为国家寻找出路。一时间,实业救国,教育救国,科学救国思想在有志气的青年中流行与选择。这个时刻,我们梅县的有识之士钟鲁斋,他深信“少年强则国强,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的道理。为了给处于国难中流离失所的青少年学子提供安心求学之所,为祖国的繁荣富强,创办了一所高等学校——南华学院。创办期间,他四处“化缘”,多次颠沛奔走于南洋、南粤各地,历尽千辛万苦,为实现强国之梦想,他奋斗了一生。

▲钟鲁斋(1899—1956)

▲钟鲁斋欢送从军抗战的南华学院学生照



▲钟鲁斋的教学研究著作


▲故居文德楼

▲嘉应南华学院旧址(即原梅县城北华侨中学)


▲1924年钟鲁斋协办的嘉应大学

一、从爱学爱校到办校办学

钟鲁斋,1899年10月27日出生于广东梅县雁洋镇三乡石楼村一户贫苦家庭。他从小就在崇文重教的家风中熏陶。他的祖父钟子衡、伯父钟凤修是晚清秀才,父亲钟凤仪也是饱读诗书的儒生。石楼村虽位于大山深处,但读书的气氛很浓,清代就涌现出举人钟汝和。在西风东渐的近代,钟鲁斋和后来成为中科院学部委员的钟惠澜、乐育中学校长钟采盘的几个石楼老乡,他们都曾经在西方传教士兴办的广益中学、沪江大学学习过,都懂得教育对强国的作用。

钟鲁斋幼年时在老家石楼村崇正学堂便熟读“四书”“五经”,15岁就读于丙村三堡学堂,毕业后考入梅州中学,后又转入梅县教会学校广益中学。因成绩优秀,毕业时由学校保送到上海教会大学沪江大学。

正因为如此,他从学生时代就立下了教育救国的宏愿。不管是在家乡的崇正学校、三堡学堂接受启蒙,在历经梅州中学、广益中学求学,还是负笈上海的沪江大学寻求教育道理,然后远渡太平洋到东岸的美国加州攻读博士学位,都是为尚处于国难中流离失所的青年学子提供安心求学之所,使他们懂得为国家富强而努力。

1923年,钟鲁斋在沪江大学教育系毕业后,由沪返梅,他首先选择任教于广益中学当一名教师,立志为梅县,也是为国家培养有用的人才,以实现他的教育救国的梦想。

1905年,清政府宣布正式废除科举后,新学校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梅县文化名流黄慕罗、廖道传、钟鲁斋、汲平如(梅县基督教会牧师、美国人)等人应原潮梅镇守使刘志陆之邀,1923年夏天,聚会清凉山,商量在天字岃成立嘉应大学的筹办事项。经报请广东省教育厅批准,1924年梅县成立嘉应大学,校址在天字岃,由黄墨村(黄慕罗)先生出任校长,并于同年9月招生。嘉应大学是当时广东省两间大学之一,另一所是广东大学(1926年7月正式更名为“国立中山大学”)。

钟鲁斋当时就在广益中学任教,同时也兼任嘉应大学讲师。他一边教学一边协助黄墨村等共同管理梅县第一所地方大学。尽管这所嘉应大学只存在4年的时间,就因时局的巨变而终止办学,但为振兴教育不畏困难的“殉道”精神已经烙在钟鲁斋的心里,在粤东大地上促成南华学院的成立成了钟鲁斋毕生的动力。从1938年起到去世,钟鲁斋的生命最后近20年时间都是与南华学院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二、为实现教育救国梦不断充实学习

钟鲁斋时任广益中学教务长时,他在一边教学,一边协办嘉应大学的过程中,深感自己办学经验不足,管理理论水平不高,他下决心再上一层楼。

1926年,钟鲁斋重返上海,入沪江大学研究院专攻教育学。翌年夏,取得文学硕士学位。两年后,他又以参加“万国主日学校大会”的中国代表资格,到美国进入斯坦福大学专攻教育学。经勤奋研读,取得教育学博士学位。后游历美国芝加哥、华盛顿、纽约等各大城市,并取道欧洲的英、法、意大利、瑞士等国,经印度、新加坡、香港返回上海,沿途考察了许多国家和地区的教育情况。

考察回国后,1931年至1937年,他先后任沪江大学国文系主任兼教授、清华大学文学院院长、厦门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勷勤大学教育学院及中山大学教育研究所指导教授,从事教学实践和教育理论研究,写出许多教育论著,有的编成教育丛书出版,有的被列为大学教材。为他教育救国梦想的实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1938年,抗战烽火燃烧至广州。此时的钟鲁斋来到香港,为了继续他的教育救国梦想,他决定与曾友豪等人一起在香港创办南华学院。

三、南华学院的主要创办人

钟鲁斋从美国回国后,曾先后在沪江大学、清华大学、厦门大学任教,这些均是位于大城市的著名高等学府,治学条件优异而待遇不菲。然而,在1938年,正是全面抗战、中华大地烽火连天的岁月,钟鲁斋在这个时候却毅然“自找苦吃”,在筹措经费最为不利的国内情势下,发起创办南华学院,为流离失所的失学青年提供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这种为国家担忧,为青年人提供读书机会的爱国情操是何等可贵呀。

在这兵荒马乱的时候,要办一所大学谈何容易。要办学经费,要地方建校舍,要教职员工教学和管理,哪一件都不好办,然而,满怀教育救国梦想的钟鲁斋硬是办成了一间大学——南华学院。

南华学院是一所由粤东客家籍人士为主体创办的高等学府,该校在1938年成立于香港,钟鲁斋是南华学院主要创办人。除了钟鲁斋外,创办人还有曾友豪(梅县南口人)、丘元荣昆仲(梅县雁洋人)等人。1938年10月8日在香港借用培德中学校址招生开学。11月,由香港迁至九龙城狮子石道。

钟鲁斋与其同学曾友豪博士在香港创办起南华学院后,就筹谋在教育发达的梅县侨乡设校。1939年夏,钟鲁斋亲赴南洋印尼椰城、爪哇等地发动华侨筹资办学,宣传华侨教育之改进,阐述在梅设立大学之必要,这些主张立即得到华侨界知名人士,以及印尼雅加达中华商会会长兼筹赈会主席、侨界巨子同时也是钟鲁斋表兄的丘元荣家族巨大支持。丘元荣为香港南华学院捐资5000港元,丘公冶捐资1000港元,丘季平捐资1000港元以及他们名下的荣兴、荣盛公司各捐资2000港元、1000港元。另外捐资1000港元以上的人士和企业还有龚子宏、曾湘仁夫人、广裕公司、傅可英、胡赐海、李昭欧、陈抚辰、卢托公司等。当时,该校就加聘了华侨界知名人士傅可英、丘问谷、廖楚詹等人为校董。

四、克服诸多困难办好梅县南华学院

当时,国民政府教育部有“国人办大学应设于内地”的规定。1939年8月,钟鲁斋由印尼返港,奉国民政府教育部令准设正校于梅县。于是,钟鲁斋遂电聘卢辉荪、龚伯仑和时任民国政府梅县县长梁国材等人为校务委员。9月,原设香港的南华学院迁来梅县,在梅县城郊古田林屋租用民房正式招生开学,学生除来自本省外,还有来自江西、福建等地。

1940年春,南华学院又由古田迁至附城锦江亭侧欧阳氏大厦上课。并奉梅县县政府令准划出城北教溪口西岩及北岩(即今梅县华侨中学地址)一带占地面积约千亩建新校舍,于同年9月动工兴建校舍。11月,学院奉教育部指令准予立案。

1941年4月,钟鲁斋偕同副董事长丘元荣由香港飞抵重庆,将办学计划面陈教育部长。旋奉教育部令,港方学院部迁回梅州,与梅州正校合并。与此同时学院改聘校董会,推举胡文虎、丘元荣为正副董事长,南华学院形成了以著名侨领为核心的校董会。时南华学院全校师生共有200余人。

为办好梅州南华学院,钟鲁斋又远涉南洋,奔走印尼、新加坡等地募集资金。

1941年9月,钟鲁斋偕同教务主任彭精一前往缅甸、新加坡、马来亚等地向侨胞募捐,筹款金额100万元。无奈当年底太平洋战争爆发,侨汇中断,过半允诺捐助款项无法兑现,包括被选为董事会董事长的胡文虎,在《南华学院征信录》亦未见他名下的捐助款项记录。

尽管遇到诸多困难,学院还是得到了丘燮亭后裔、丘元荣、潘敬亭、夏万秋、钟成才等广大人士支持。以钟鲁斋为首的校方先后筹款国币37万余元,在梅县教溪口新校区建起整座校舍“华侨纪念堂”,还陆续兴建教学楼、科学馆、图书馆和学生宿舍等。

1942年,南华学院迁城北教溪口新校上课。1943年,在物价飞涨的情况下,学院募捐46万元,建起第二宿舍“乐群斋”。1945年,学院在兴宁募捐28万元,加上学院常费、学生附缴建筑费,完善第二宿舍副屋、厨房、杂屋等。1945年8月抗战胜利,时局发生变化。为了学校的进一步的发展,为了给粤东地区的学子更多的学习机会,钟鲁斋为首的董事会决定将学院迁出梅县。

钟鲁斋认为:第一,学校迁汕头比迁广州在地利、人缘等方面,都更加容易和方便;第二,汕头是岭东门户、经济和文化中心,潮梅各县学子来汕读书,交通便利;第三,民国以来,已多次有人士提出潮汕应办大学而一直未竟。随着岭东各县中等教育的发展,高中毕业生逐年增加,若往广州或外省升读大学,交通上、经济上都面临困难,若学院迁汕头,各地学子便可就近入学。从为本地培养人才来讲,理由充分,也一定能得到地方政府及各方人士的支持;第四,学院原来就是由华侨捐资才得以创办,如果迁往汕头,继续为侨乡培养人才,或将能得到华侨同胞更多的经济支持。

钟鲁斋在董事会的支持下,通过充分比较广州和汕头两座城市对南华学院的办学利弊之后,他毅然决定把学院迁到汕头。为了顺利把学院迁到汕头,以钟鲁斋为首的董事会做了大量的工作。首先是得到汕头党政当局的支持,商借到原汕头市立女中校舍为临时校址。随后精心制定迁校计划,同时亲自呈送教育部,使迁校计划顺利得到批复。接着就是改组校董会并加聘名誉校董。通过慎重考虑,学院公推两广监察使刘侯武(汕头潮州人)为董事长、国民党中央执委罗翼群(广东兴宁人)为副董事长,聘任翁照垣(广东惠来人)、林子丰(揭阳人、博士)等为校董,并加聘名誉校董十多位,“俾使潮梅人士共同为本院努力”。

五、几经周折迁校址,培养大批人才

随着迁校计划得到教育部的批复,南华学院1946年7月开始从梅县搬迁来汕,9月中旬搬迁完毕。南华学院搬迁汕头后,香港九龙原址及梅县校址则设立附属中学。南华学院迁校汕头一开始,校址就设在原汕头市饶平路的市立女中,1946年10月1日便开学上课。南华学院由于得到董事长刘侯武(潮州市人)、董事林子丰的支持,保证了学校经费的正常运转。在汕头的南华学院专业开设文、商、农三大科。文科即文史系,分中国文学系和历史学系,商科设商学系和会计系,农科设农业经济系。

位于汕头市饶平路的市立女中只有八间教室的简易教学楼,作为中学,该教学楼已显狭窄,而作为学院,就更显场地不够了。怎么办?钟鲁斋院长原想在城郊另找地建校,但终归财力不济而作罢。于是他又看中了位于崎碌尾原军阀洪兆麟在汕头崎碌建的绥靖公署旧址。绥靖公署占地约二十来亩,建筑物也很宽敞,若能借来办学,所花费用也不多。他遂于1946年秋向广州行辕及广东省政府请求拨用。经过一年多的公牍往来,1947年8月30日,广州行辕最终同意拨借,同年9月18日,广东省政府亦同意拨借该址为学院院址。

然而,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绥靖公署因该址为军队资产,还得最后一道手续,就是“需南京国防部同意”。于是,钟院长又亲自到南京面呈国防部,终于得到国防部的同意。1947年底,南华学院师生终于从汕头市饶平路的市立女中搬到崎碌尾绥靖公署旧址上课。1949年底汕头解放,南华学院再度迁回梅县教溪口。1950年,钟鲁斋因种种原因居留香港,并出任香港九龙南华中学校长,不再担任南华学院院长。1950年春,迁回梅县的南华学院校董会改组,学院改名南华大学,由董事会聘任黄文博(今梅州市梅县区隆文镇人)为校长,推举时任广东省兴梅区行政公署专员卢伟良(今梅州市梅县区大坪镇人)为董事长,增聘潘允中(梅州兴宁人)为副校长。设文学院、商学院和农学院。1950年初,钟鲁斋从香港回到梅县,主动将在汕头的原南华学院校舍、设备移交给兴梅专署,由人民政府接管,结束了在汕头四年的办学历史。1951年,迁回梅县的南华大学奉命结束,改办南华财经专科学校,校长由卢伟良兼任,潘允中任副校长。

南华学院在梅州开办前后有8年时间,培养造就了一批人才,毕业学生共有八届400多人;这所花费钟鲁斋一生心血的南华学院为梅州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也为梅州华侨办学、“文化之乡”的教育史增添了光辉的一页。1956年11月30日,钟鲁斋因病在香港逝世。

六、钻研写下一批教学研究著作

钟鲁斋对家乡具有深厚的感情,对发展梅县教育事业、培养地方人才方面极为关注。他撰写了《改进梅州教育的几个重要问题》一文,阐明了发展梅县地方教育以及在梅县建立大学、推动梅县地方建设的必要性,同时就如何改进梅县地方教育,提出了许多建设性意见,受到各界人士的赞扬。

钟鲁斋一生为教育事业奋斗不息,在办教育方面有丰富经验,在教学研究方面,其著作极为丰富。有《小学各科新教学法之研究》《中学各科教学法》《教育之科学研究法》《比较教育》《中国近代民治教育发展史》《现代心理学与教育》《德国教育》《华侨教育之改进》《教育法之改进》《战时教育问题》等专著和译著一批。此外,还有编成单行本出版的《用实验法去选择中学国文之教育法(英文本)》《两性学习差异之调查与研究》《文纳特卡制实验报告》《爪游三月记》等著作。其事迹在建国前上海东方书局出版的《现代中外名人小辞典》和美国纽约世界名人传编辑处出版的《世界名人传(英文版)》、上海出版的《中国名人传(英文版)》等均有记载。

钟鲁斋从家乡雁洋镇三乡石楼村的崇正学校、三堡学堂启程,历经梅州中学、广益中学,负笈上海的沪江大学,远渡太平洋到东岸的美国加州攻读博士学位;为尚处于国难中流离的青年学子提供安心求学之所,实现其“教育救国”“教育兴国”的梦想,就像唐僧取经一样,颠沛奔走,在南洋、南粤各地,历尽千辛万苦,在所不辞。

七、一生鞠躬尽瘁,不惜倾尽家财

在南华学院办学的前十年里,学校就经历了三易校址的考验,加上为办学经费筹措,是钟鲁斋需要不断面对的煎熬。学校的同事、董事会的成员进进出出,另有他就,学生升学毕业,人来人往,只有他作为一校之长不变地驻守在校园里,为实现自己的“教育兴国梦”而奋斗,并且奋斗了一生。

钟鲁斋生前,为创办南华学院到处化缘,筹款不下百万,但每一分钱都用在为实现“教育兴国”的梦想里了,从不花在自己及家庭上。据钟鲁斋的长孙钟奇荣介绍,他们老家家里穷,盖不起一栋像样的房子。现在的老家故居文德楼还是钟鲁斋在美国加州斯坦福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的时候,提前两年时间完成学业,从而将节省下来的留学奖学金为父母盖的。

1950年初,钟鲁斋从香港回到梅县,主动将在汕头的原南华学院校舍、设备移交给兴梅专署,由人民政府接管,为新中国服务。在香港,钟鲁斋没有一处私宅,一度寓居宾馆,在耗尽积蓄后只好移居长洲的乡村。钟鲁斋的儿子钟奖生说,自己晚年的时候,整理父亲留下的有关南华学院的文献,知道父亲当年曾经掌握学校大量资金,但是这些资金的使用都有详细记账、公私分明。比如有一次在新加坡,为了得到面见胡文虎的机会,推掉回国的船票,包括往返南洋的路途花费,这些都一一详细记录在账本里。

钟鲁斋一生著作很多,都是用于学术研究与教学的书。按常规,作为版权费应属于作者所有。但在2015年,钟鲁斋长孙钟奇荣去美国问其叔叔钟奖生。叔叔钟奖生告诉他,钟鲁斋生前就把他的著作版权无偿捐献给国家,现在全国各大学名校图书馆都藏有钟鲁斋的著作。钟奖生还说,钟鲁斋自己留下没多少金钱、财产,就连唯一的女儿钟灵秀当年去美国留学的费用都是用钟鲁斋著作《大学国文》的稿费800美元而成行的。

在钟鲁斋的身上,我们看到了他拳拳的爱国之心。他为了实现自己的“教育救国的梦想”,鞠躬尽瘁,在所不惜。钟鲁斋不愧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他无愧为我们客家的楷模。

(参考资料:1、《梅州一所私立大学的创始人钟鲁斋》;2、《故居的往事》钟奇静;3、“钟鲁斋”条目百度百科。图片来自网络。)

————————————

梅州日报人物版投稿邮箱:mzrbkj@163.com

编辑:廖智

审稿:陈嘉良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