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尖兵 | 作庐故事多


   ●徐尖兵

作庐,一座简朴的客家民居,静静地坐落在梅江畔一个小山村——梅县区畬江镇江头村的田畴里,显得静谧安宁。

国庆节前夕,我与友人来到充满着红色印记的作庐,感受它的家国情怀。我们在屋门坪前驻足,环视作庐四周,只见高耸显眼的碉楼,斑驳陆离的灰墙,残缺的黛瓦,烟熏似的木棚,年轮若现的木门,八十多年的沧桑尽现眼前。在大门左侧墙壁上,分别悬挂着梅县人民政府1987年、梅州市人民政府2016年、广东省人民政府2022年分别把“作庐”列为梅县、梅州市、广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三块牌匾。

在屋门坪前巧遇作庐后人陈汉涛,他热情地欢迎我们到来。走进作庐,在未经修饰的房子里,陈启昌的子女自行布置“展厅”;正面悬挂祖父、祖母画像,左侧墙上挂着邹韬奋先生书写的五条堂幅,右侧墙面橱窗里展示陈启昌的革命回忆录和不少老革命、老同志回忆陈启昌的文章。接着,陈叔又带我们上二楼,参观邹韬奋先生隐居的房间,门楣上有韬奋先生之子、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邹家华的题字“韬奋纪念室”。

在一楼“展厅”,陈叔开始滔滔不绝讲述作庐里的故事:

作庐始建于1940年冬,落成于1942年初夏。作庐主人陈启昌(又名陈劲军、陈炳传)是梅县早期中共地方组织创始人之一,其父陈作民也是苏区干部。大革命失败后,陈启昌被国民党通缉,婆婆被国民党杀害,房屋被烧毁,一家三代被迫逃走南洋。经十余年异域奋斗,略有积蓄,遂返回家乡重建居所,解决一家居住问题,另几个弟妹仍留在南洋经商。由于太平洋战争爆发,南洋生意受挫,侨汇时断时续,建造时间一再拖延,形成现在的样子。

陈叔接着说:在马来亚,他父亲陈启昌继续从事革命活动并加入马共,组织华侨抗日,被英属殖民政府驱逐出境。回到香港后接受“八办”廖承志领导,在粤港间开展统战活动,参与“香港秘密大营救”,利用“侨兴行”做生意掩护民主进步人士,提供布匹、药品和资金等支持东纵、北江游击队……

邹韬奋

1941年12月,日军发动太平洋战争,香港沦陷。数百名民主进步人士、文化精英被困香港,经中共各级地下党组织和东江纵队的大力营救,经东江向韶关、兴梅再转移内地。1942年4月下旬至9月27日,邹韬奋从东江老隆转移到梅县畲江江头村作庐,隐居五个多月时间。作庐一家三代人对邹韬奋悉心照料,严密防范,保证其安全。

1942年4月上旬,柳亚子先生在兴宁石马隐蔽半个月后,启程赴老隆、韶关时,随“侨兴行”货车到江头村短暂住了几天。柳公辞别时为尚未落成的新居题写“作庐”门匾以作纪念,并抄清朝诗人龚自珍诗一首:“不是逢人苦誉君,亦狂亦侠亦温文。照人胆似秦时月,送我情如岭上云。”赠送新居主人陈启昌。

作庐,因邹公、柳公在此隐蔽活动并留下墨宝,使它充满文化印记。而今,只有对现代史、党史研究有兴趣的爱好者才偶有造访,追寻往事。其实,它是值得梅州人寻访的地方。

抗日战争后期,爱国反蒋民主人士陈汝棠从东江游击根据地转移到梅县畲江江头村作庐,以行医作掩护。1946年初重返香港,协助李济深领导民盟工作。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作庐成为我地下党开展活动的落脚点和联络站,这里留下了郑展、姚安、彭碧琴等革命者足迹。

作庐

新中国成立后,邹韬奋的儿子邹家华、连贯的女儿连环球等都曾回访作庐,追寻父辈的足迹,回味幼年时光,探望作庐后裔。郑展、卢伟良、胡一声、姚安等老革命同志,在不同时点、场合赞颂作庐一家人对革命的支持和帮助。正如姚安题赋“两代墨迹,一家沧桑,岁月峥嵘,故事如歌”。

作庐,也因99岁的吴务英70多年从不间断的坚守,使革命堡垒户实至名归,被人民政府确认为“五老”人员。当年邹公、柳公在作庐隐蔽,姚安等革命者在村中活动,她做好后勤保障,挑水、煮饭、洗衣、砍柴等,田间劳作兼顾放哨。

讲到这里,陈叔已满脸沧桑,目光凝视着父亲陈启昌的照片,思绪还没有从故事中走出来。

作庐,一座丁旺、财兼、仕逊的客家民居,从启昌陈公算起已传至第五代人,根深叶茂,屈指点丁近150人。开枝散叶,除了小部分后裔仍在那里繁衍生息,其他遍布国内诸省市及海外。作庐,启昌陈公后裔的家园,他们每年都会预先约定,或独自从四面八方赶回来,看看自己的家,拜见长辈,祭拜祖先。

回望作庐,一座简朴的客家民居,依然袅袅炊烟,生生不息。作庐,一座充满故事的客家民居,一座值得后辈仰望的家园,它仍在诠释出新的动人的故事。(图片均由作者提供)

——“文化公园”投稿邮箱:mzrbwhgy@163.com

编辑:曾秋玲

审核:陈嘉良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