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宏海 | 从周溪河畔到大鹏海滨 —— 一位“嘉园”学子的文化之旅


2023年10月30日《梅州日报》”文化公园“版面图”文化公园“投稿邮箱:mzrbwhgy@163.com

□杨宏海

梅江北岸的周溪河,起源于梅县区石扇镇,其弯弯曲曲蜿蜒流过城东攀桂坊,汇入滔滔梅江。早在明朝弘治年间,程乡知县刘彬因仰慕周敦颐道德学问,便在周溪河畔建立起濂溪书院(即周溪书院),助推了自宋代以来梅州的人文鼎盛之势,让沉潜千年的文化脉气在此雄浑勃发,致这一片地带崛起了人境庐、东山书院、状元桥等人文名胜,涌现了李黼平、黄遵宪、叶璧华、黄药眠等文坛名家,而高擎着梅州近现代文教旗帜的高等学府也在此陆续诞生,埋下了文化薪火代代相传的种子。

2023年,在嘉应学院迎来建校110周年庆典前夕,我应邀回到母校为文学院学生作一个讲座。我信步来到当年生活过的地方,熟悉的“文祠”增添了古朴之气,斑驳的饶公桥静静地伫立在那里,任由周溪河水川流而过。目睹眼前的景致,顿觉年华似水、往事如烟,不禁回想起40年前我就读“嘉园”的场景,以及由此走出的文化人生。

1979年,杨宏海在周溪河畔的嘉应师专“文祠”留影。

一、从《百花洲》到《客家民俗》

1978年,新创办的嘉应师专(今嘉应学院)迎来第一届中文系学生。我和几位同班同学发起创办一个文学社团“百花洲”。在学校与中文系领导的支持下,我们以文学社为平台,办刊物、组织研讨会、参与文艺演出……开展许多“练笔、练艺、练思想”的文艺活动,令《百花洲》成为每个“嘉园”中文人独具魅力和凝聚力的一个平台。

1981年我毕业留校,成为中文系一名当代文学教师,学校旋即送我去华南师大进修,一年后回校任教。因有主编《百花洲》的经验,我又被安排兼任《嘉应师专报》常务副主编。1983年7月,我被推荐参加在北京举办的首届全国民俗学与民间文学讲习班,认识了“中国民俗学之父”、北京师范大学钟敬文教授。一个月讲习班结束后,在钟敬文教授的指导和嘉应师专领导的支持下,我发起创办梅州第一个客家研究学术团体——嘉应师专客家民俗研究会,并在《嘉应师专报》开设《客家民俗》专刊,掀起了客家研究热潮,引起客家文化界广泛关注。正如河南大学丘菊贤教授在梅州市政协主编的《梅州文史》中撰文指出:“1983年嘉应师专杨宏海、邓仕宏、刘南彪等组成客家研究小组,并在校报开辟客家研究专刊(即《客家民俗》),发表客研文章……对客家研究贡献甚大。”

1979年,嘉应师专首个艺术团成立,上演话剧《于无声处》引起轰动。前排左一为杨宏海。

在话剧《于无声处》中,杨宏海饰演一位对现实不满、玩世不恭的青年何为。

杨宏海于1978年发起创办的文学社团“百花洲”及出版的文学期刊。

1983年,杨宏海发起创办梅州第一个客家研究机构,出版《客家民俗》专刊。

“中国民俗学之父”、著名客籍学者钟敬文教授为《客家民俗》题字

二、 “天大的机会”给了特区文化开拓者

1985年,伴随改革开放的春风,我告别嘉园三尺讲坛,调到深圳市文化局,承担探讨如何在经济特区建设“特区文化”的任务。从此,我从客都梅州来到改革开放的新兴城市深圳,开启了新的文化生涯。

那是一个激情燃烧的岁月,我和我的同事每天深入“三来一补”企业、边陲海关、乡村城镇以及旅游风景区调研。可以说,深圳特区的每一个“文化现场”,都留下了我们的足迹。我们将调研情况写成调研报告,供深圳市委市政府作文化决策参考。在此过程中,我与许多特区文化“开荒牛”一道,参与了深圳经济特区创办初期的各种文化建设项目。俗话说“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由于母校的培养与《百花洲》的历练,让我在新环境中能迅速适应、迎难而上,并在不断实践过程中得到实实在在的锻炼。

深圳因改革开放而生,经济建设成就举世瞩目,但在相当一段时期,却一直被称为“文化沙漠”。事实上,深圳经济特区的创办,其意义绝不止于经济改革,同时具有文化创新的意义。因此,深圳文化一直都引起全国的关注。尤其是如“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等在深圳形成的观念文化,更具有强大的辐射力,一度令深圳声名鹊起,备受关注。1986年11月,文化部在厦门召开“全国文化事业发展战略研讨会”,由我执笔撰写的《深圳,呼唤特区文化“特”起来》一文在会上交流,引起时任文化部常务副部长高占祥的注意。在他的建议下,本次大会中间穿插召开了一次“特区文化研讨会”,大家对特区文化如何“特”展开热烈讨论,由此所引发的文化体制改革等内容,成为当时的热门话题,亦成为当代中国文化发展的一个事件。

1988年,而立之年的我作为深圳的年轻代表,荣幸地获得了参加中国文学艺术界第五届代表大会的机会。8月11日下午,来自全国各地的一千多名代表济济一堂,他们中间有享誉国内外的老一辈文学艺术大师,也有近年来涌现的文坛新秀。会议开幕之前,秦牧、关山月、黎雄才、潘鹤、张良等广东代表团的代表相继走了过来,他们听说我来自深圳,都关切地询问特区文化的情况。下午3时,邓小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步入人民大会堂,亲切会见全体代表,并合影留念。小平步履稳重,神采奕奕地来到我们中间,与前排的代表们一一握手,向全场的代表们挥手致意,人民大会堂一时响起雷鸣般的掌声。

2004年杨宏海在深圳市第五次文代会上发言。

参加全国“文代会”,是深圳给予我莫大的荣誉。记得“文代会”后回到广东,遇到我的同乡、嘉应学院老校友、广东文学院程贤章院长,他激动地拉着我的手说:“宏海你真是太幸运了,这是深圳给你一个天大的机会呀!”由此我意识到,深圳就是一个只要你努力工作,哪怕是做出一点成绩,也有可能给你更多机遇的城市。

1992年,小平同志发表“南方谈话”后,全国掀起新一轮思想解放运动,特区文化研究也进一步引起关注。经国家文化部与深圳市领导沟通后,决定成立由文化部与深圳市文化局联合创办的全国第一家特区文化研究机构。其主要的工作职能是:为市委、市政府的文化决策提供咨询服务,为港澳回归及文化上的平稳过渡提供决策参考。历史的机遇再一次降临在我身上,我受命负责联系文化部开展筹建工作。

1993年12月1日,“特区文化研讨会暨特区文化研究中心成立大会”在深圳迎宾馆隆重举行。来自全国五个经济特区及国内有关城市的领导及专家共80余人出席盛会,共同研讨“特区文化”以及庆祝“深圳市特区文化研究中心”成立。会议刚结束,我随即到北京、上海、广州等地招聘专业人才,一时应者如云,一批博士、硕士迅速加盟。记得我在北京大学招聘时,出了一道笔试题目《我心目中的深圳文化》,年轻的学子们纷纷挥笔疾书,以丰富的想象力,写下了他们对这座年轻城市的美好憧憬。

作为深圳市政府文化工作的智囊团,我带领这支年轻的研究团队,对改革开放与市场经济条件下深圳文化发展的诸多课题进行开拓性探讨。同年,我们筹备深圳首届文化工作会议,制定深圳市文化事业发展规划,提出将深圳建成“现代文化名城”的战略目标,被市委,市政府采纳并写入深圳“九五规划”之中,使深圳成为继上海、广州之后少数几个率先开展文化发展战略研究的城市之一。

为了贯彻深圳文化发展战略目标,我在人手少、任务重的情况下,采用“小核心,大外围”的工作机制,聘请一批专家学者做特约研究员,并通过课题招标的方式,促进“出成果、出人才”。我们还聘请著名学者余秋雨担任中心名誉主任,积极开展与香港文化艺术界的交流,专门拜访香港著名学者饶宗颐先生,举办“内地与香港文化交流发展研讨会”,发起创办“深圳、香港、台北、澳门四城市文化论坛”。与此同时,我们承担了文化部“九五”重点科研课题《中国经济特区文化研究》,先后出版了《市场经济与特区文化》《文化深圳》《内地、香港:比较文化的视野》等10本专著。

此外,我和我的团队发起并参与了“深圳读书月”“市民文化大讲堂”“深圳文博会”等重大文化项目的策划和组织活动,参与“纪念深圳经济特区成立二十周年成就展”撰稿和后来荣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的大型纪实歌舞剧《祖国,深圳对您说》的创作,充分发挥一个新型的政府文化研究机构在特区文化建设中的积极作用。

杨宏海著作《我与深圳文化一个人与一座城市的文化史》,展示了他文化之旅的人生历程。

三、在文化耕耘中收获丰厚的文化果实

2001年,由于工作需要,我调动至深圳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负责文学创作与理论研究工作。二十一世纪初的深圳文坛,展现出一个新兴移民城市的多姿多彩,文学、音乐、美术、文创设计等等艺术门类佳作迭出,日益引起全国文艺界的关注。2005年,深圳市委与中国作家协会启动改革开放30周年文学创作工程,我作为工程办公室主任,配合上级领导与中国作协,带领工作团队扶持了100多部作品,举办了颇具规模的改革开放文学论坛,邀请全国著名作家60余人来深圳考察采风,组成作家考察团到欧洲访问学习,推动全国知名文学家对深圳的关注和市民参与文学创作的热情。当年盛大文学网络进行“寻找中国100座文学之城”评选活动,深圳位居全国第四。人们欣喜地发现,深圳,这个曾经的“文化沙漠”正在朝一片“文化绿洲”蝶变。

多年来,耕耘在这座文化建设超常规发展的新兴移民城市,我与深圳的文化情缘日益加深,在上级领导的关心培养与团队同事的共同努力下,我在这片丰厚的土壤上不断耕耘并收获新的文化果实,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其一是成功培育并成就了“打工文学”品牌。

深圳是打工文学的发源地。打工文学真实地记录了时代与社会的变迁,成为当代中国文学的重要文化现象。我最早关注并跟踪研究打工文学,先后推介张伟明、黄秀萍、王十月、郑小琼等打工作家,主办了八次“全国打工文学论坛”,编撰整理出版了《打工文学作品精选集》《打工文学纵横谈》等6部专著,引起文学评论界对此积极关注并发表评论,称之为“最有广东特色的文学品牌”。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荷兰莱顿大学汉学家柯雷教授等曾专门与我讨论过“打工文学”,同时韩国、日本、美国等海外学者亦对此有专门关注与研究;一批打工文学作家健康成长,有些还成为省级文学界的领头雁。

其二是推动青春文学与校园人文教育的发展。

深圳是年轻的移民城市,深圳建设者的下一代中有众多喜爱文学创作的好苗子。继1992年我推介育才学校学生郁秀的小说《花季雨季》之后,2004年,我会同深圳市教育与出版部门的负责人,发起创办全国首家“中学生文联”,以加强校园阅读文化与人文教育,发现并推介妞妞、林培源、袁博、赵荔、黄子真、丘玉琪等文学新苗,使深圳成为“青春文学”重镇。同时,邀请北京大学曹文轩教授、世界创意产业之父霍金斯等学者就“阳光写作与人文教育”“青春文学与创意未来”等专题进行对话,推动深圳的青春文学创作与人文教育的发展。

由于深圳“打工文学”与“青春文学”在全国颇具影响,2006年,我荣获中国作家协会《文艺报》“理论创新奖”,同时与腾讯创办人马化腾等人一道,入选《南方都市报》评选的“影响2005年深圳的思想者”之一。

其三是传承与创新客家文化。

深圳历史上以客家人居多,客家文化内涵丰富,传承与创新客家文化,是建设社会主义特区新文化的重要任务。为此,我率先创办深圳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带领团队采风问俗,搜集包括客家山歌在内的本土文化遗产,首次参与主编出版深圳历史上第一本《深圳民间歌谣》。发起创办“深圳客家文化节”,提出“抢救原生态、精品留后代;创新原生态,吸引新一代”的口号,去实施传承与创新的文化实践。2009年,经深圳市委宣传部、市文联批准,“杨宏海客家文化与艺术工作室”作为深圳首批文艺名家工作室正式挂牌,我和专家团队先后推出歌舞剧《月照围楼》《岭南三韵》等文艺精品,在保利剧院上演广受欢迎,荣获“深圳创意12月”最佳创意奖。

2006年,我应深圳市台办之邀,参与策划组织了“两岸一家亲、共叙客家情”大型海峡两岸客家文化交流活动,取得圆满成功,由此促成创办深圳市客家文化交流协会,定期举办客家文化的各类活动。2017年我发起策划“羊台山全国山歌邀请赛”,引来“刘三姐”黄婉秋等大批山歌艺术家加盟,使深圳客家文化扩大影响而备受关注。

余秋雨教授为杨宏海所著《文化深圳》一书题字(1997)

四、源于故乡、反哺故乡

“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实践让我认识到,从周溪河畔的嘉应学院,来到大鹏湾畔的深圳,我之所以能取得点滴成果,均离不开故乡的哺育与母校的栽培。为回报母校与家乡的培养,我先后以自己任职的单位与家乡和母校合办文化盛事。1999年,我与母校联合主办了客家文学学术研讨会并出版论文专辑;2000年我参与发起举办纪念林风眠、李金发诞辰100周年学术研讨会,并出版《诗画双馨》一书;2004年,我和时任华南理工大学校长李元元教授作为梅州市发展战略顾问,共同发起联合广州、梅州、深圳三地研究力量,编撰广东省第一部客家文化系列丛书《客都与梅州》共8本;2014年,梅州市组织相关部门组成新编《客家家训》工作委员会,委托我牵头会同谭元亨、温宪元、房学嘉、李俊夫、周云水等七人作为专家组参与此项目。作为编写组负责人,我广泛征求意见,博采众长,执笔创编了《新客家家训》,在《梅州日报》等媒体发布,引起反响,成为部分学校的乡土教材和乡村振兴的文创产品。

2005年,我在省政协会上提出《对在梅州建立中国客家博物馆的建议》,得到省有关部门的重视与回复。2007年3月2日,我在《梅州日报》撰文,建议尽快启动“首批客家文化生态保护区”项目申报,引起时任梅州市委书记刘日知的关注与采纳,旋即进入申报工作。自1998年至今,我先后五次回乡,将个人专著与藏书共8000余册,赠予梅州文教部门及市、县图书馆。为挖掘梳理梅州“足球之乡”的历史,我与温威光合著《梅州:球乡筑梦》出版后,2020年在嘉应学院举办新书发布会和讲座活动,同时先后邀请母校艺术团前往深圳参加文艺交流演出和书画展览,并应邀出席梅州首届客家文化节担任总策划……作为一个嘉园学子,虽然工作在外,但只要有条件,我都乐意为家乡文化建设尽绵薄之力。

杨宏海主持编纂的《深圳(龙岗)滨海客家图文志》被誉为“客家学”新的学术增长点。

五、探讨“滨海客家”, 助推梅州融湾,构建“人文湾区”

我自从客都梅州来到滨海深圳后,在长期的文化研究中,发现这座移民汇集的特区新城与家乡梅州甚有渊源。比如全国最大的客家围屋之一的“鹤湖新居”与“大万世居”,是梅州移民所建;颇有影响的甘坑客家小镇,大芬油画村,观澜版画基地,也是两百年前梅州移民来此开发的古村落;深圳最大的“书香世家”是来自梅州平远的凌氏家族,其代表人物凌道扬是著名的林学家和教育家,提出“中国植树节”的建议,发起创办香港中文大学。这些梅州前辈,几百年前就融湾入海,来到深圳、香港乃至海外开疆拓土,在滨海城市里建功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

有感于此,我于2007年在深圳大学主持召开了“滨海客家”理论研讨会,邀请全国知名客家学专家到会研讨,率先拉开了“滨海客家”研究的序幕。在较长时间的调研中,梳理总结出“复界垦殖,九龙海战,李朗开放,庚子首义,东纵抗日,蛇口试管”六个重要的历史事件与人物,以理论发现的视角,去展示“滨海客家”的历史渊源与文化特征,邀约杨宏海客家文化与艺术工作室同仁杨耀林、安国强、吕莉共同编纂《深圳(龙岗):滨海客家图文志》一书,并于2022年底由深圳出版社正式出版。

此书出版后,引起广泛关注。人民网、学习强国、《深圳特区报》、《深圳商报》、《香港商报》、福建《环球客家》杂志、《梅州日报》等各大媒体纷纷报道或评论。适逢深圳与香港两地联合举办“纪念新安建县450周年”系列活动,《滨海客家》被列入新书首发及理论探讨,同时制作了《滨海客家300年》专题展览,在深港两地展出,深受观众欢迎。11月22日,还将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举办“纪念新安建县450周年文化记忆颁奖活动”。《梅州日报》对此活动作了《滨海客家文化在香港展出受关注》报道。在第六届世界客商大会即将召开前夕,《梅州日报》以“滨海客家、勇立潮头、逐梦鹏城”作了专题采访报道,我亦同时接到第六次世界客商大会与嘉应学院建校110周年纪念大会的邀请。

弹指一挥间,我离开家乡与母校已近40年。回想起来,我自小在梅江边长大,深受客家文化的熏陶与影响。在人生最宝贵的时间里,我在嘉应学院里度过。伴随改革开放的东风,我30多岁时移居深圳特区,从周溪河畔到大鹏海湾,数十年如一日耕耘在文化园地里,让人生经历融入薪火相传文脉相续的历程之中。我感恩故乡的哺育与母校的栽培,使崇文重教、自强不息的精神深植我心,让我几十年来坚守信念,一直在文化岗位砥砺前行;我感恩改革开放的时代与第二故乡深圳,让我在最好的年龄阶段参与了一座新兴城市的建设,令我的文化人生与价值焕发出青春的光彩。

值此母校110周年大庆的日子,我衷心祝愿故乡梅州能以崭新姿态,推进苏区融湾入海与高质量发展;衷心祝愿母校嘉应学院传续百年文脉,潜心立德树人,培养出更多栋梁之材!

杨宏海应邀到电视台介绍滨海客家,揭示了梅州与深圳的历史渊源
(作者系粤港澳大湾区名人与大学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广东省省情专家库专家、深圳市客家文化交流协会会长、梅州市发展战略顾问、深圳大学客座教授、硕士生导师)

编辑:曾秋玲

审核:陈嘉良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