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玲|客音萦绕不绝 长河奔去无声(下) ——江光大:标准客音传灯人承前启后明性守心

江光大:标准客音传灯人承前启后明性守心

客音萦绕不绝 长河奔去无声(下)

————————

  2023年10月13日梅州日报客家版  

□李玲

导 读

清末秀才、教育家江韫石,是东山中学校长、民国梅县县长彭精一的表叔;彭精一由江介绍入读梅州高等小学,得以师事古典文学研究专家、教育家古直。彭精一长县时,其机要秘书为江韫石之子江均生。1947年,东山中学毕业生江平成(江均生之子、江欢成院士之兄)在原南京中央广播事业管理处(徙台后改为“中国广播公司”)副处长彭精一的推荐下,到台湾广播电台担任客语播音员;随后江平成与来自城北曾龙岃的国民党陆军中将曾举直的长女曾云珍结为秦晋之好,翁婿情如父子。此外,曾举直与叶剑英、彭精一都是私立东山中学的同学兼好友,曾举直和叶剑英更是云南讲武堂的同窗好友。

此文的最大看点是:以血缘、亲缘、宗缘和地缘等结成的熟人社会关系网络,从梅县一直运作到台湾;在台客家子弟的个人生命史,既是民国梅县史和台湾客家史亲密交叠的纽带,亦是客家学理赓续绵延的端绪。

江平成与江光大父子二人,是台湾客语广播界的“天王”级别的存在。他们父子俩在台湾传扬客家学理文脉方面贡献殊多。今日本版接续上期,再介绍江平成之子江光大在台湾客语广播界的史事行藏——

——————

▲江光大工作照(2010年)

▲1999年江光大(后排右一)到马来西亚与听友相聚。

▲后排左起:彭精一夫妇、曾云珍,前排右一:江光大

▲后排左起:江平成夫妇、曾举直夫妇,前排左起:江光明、 江光大——————       初见江光大导播,极为惊叹:他身材颀长俊逸,温文尔雅,一口客家话明亮优美,悦耳动听,宛如林籁泉韵,美男子+最美客音!首次见面,我本为访问其尊翁江平成和其外祖曾举直的生平事功而来,江导播却将早已准备的《无尽的感恩》(江平成著)、《曾举直先生纪念集》(古贵训编辑)惠赠予我。之后,就跟我聊起客语和大陆中文系课程,然后说:“好想找你这样梅县口音的人来合作啊!你在大陆教书,不会长居台湾,可惜啊!我的节目‘与观众有约’,与全球客家乡亲互动,请你来和我录一期谈话节目,好吗?”我懵了一会,不及会意,直觉机会难逢难遇,便欣然同意,跟随他走进录音室,开始了时长3:30的录音:

江:梅县个恁多事情都想多滴知,请你来讲畀亻厓听。亻厓转梅县是2003年,当时亻厓感觉梅县主要大街同各种建筑,唔输过台北市,今下有么更加漂亮欸?

李:有,更加现代化耶!……

几天后,我收听“与观众有约”节目,听到了这一段对话录音才会意到:首先,江导播时刻不离本行,制作节目的功力让人为之叫绝!原乡人、原乡事是他节目的一道“当家菜”,我的来访他不会错过,抓住机会就录制成节目的内容。其次,我的客音和他的客音真的很搭:同一腔调!梅县口音的搭档,对他来说,岛内难求难觅啊!他的声音很年轻,宛如戏剧小生,充满磁性,极具亲和力,仿佛有一种异常的优美愉悦从耳朵的深处渗来。跟他一席交谈,是一种享受。虽然我生长于梅县,客家话是我的母语,讲得尚且自然流利,词句停顿尚可,但是我脱口而出的“现”字的发音,是从普通话译过来的,不是客语发音,讲阿姆话不如江导播讲得那么“饶饶韧韧”——惭愧啊!江导播虽然离乡离土,但是乡音纯正精准,令人叹为观止。

江导播是江平成、曾云珍夫妇的长子,在台北市“ 中国广播公司”宿舍出生,随父母在苗栗生活了十来年,是喝电台的奶水长大的。在苗栗成长的十来年,他常常在外公外婆家生活,深得外公曾举直的疼惜。他是台湾大学中文系的高材生,成为父母一样的广播人是一个巧合。他大学毕业那年(1979),看到报纸的征才广告,“中央”广播电台招聘方言储备人才,客语的招考条件是梅县口音,于是就报名了,不敢让父母知道,觉得如果考不上很丢脸。他雀屏中选,因此跟随父辈的脚步,以广播为志业。父亲江平成是他的榜样,父亲给他的训练是:每天念一篇报纸社论、念一篇古文,在日常生活中用客语思考,例如:买早餐,油条+豆浆,总共花多少钱,这样的计算都用客家话思考。做广播,不容许读错,练就读稿子把国语译播成阿姆话的过硬本领,连专有名词也要毫不迟疑地用客家话念出来,讲客家话变成自然反应。父亲给他的座右铭是:守本分,把分内的事情做到好,做到顶尖极致。1988年,父亲江平成退休之后,江导播接替成为历次台湾地区政府文告的客语代言人,是台湾“央广”客语播音的金字招牌。他的客语水平远超过台湾的专家学者。

早期“央广”隶属于台湾军方,对全球广播,节目宗旨是对大陆的文宣,播音员只能照着充满政治意味的稿子念,机械地当读稿机,早期江平成曾受邀为之读稿录音,然后将录音带寄到台北播放。江光大任职“央广”之初,也有一段战战兢兢当读稿机的经历。台湾解严之后放开新闻管制,将导播的工作重心转向服务客家乡亲,制作了“乡亲乡情”“月光华华照古今”“山欢水笑好歌来”“恁久好无”等脍炙人口的节目,荣获客家新闻奖、最佳音效奖,并于2005年荣获广播节目最高的荣誉“金钟奖”。他希望节目能为社会注入心灵养分,提升听众的精神生活,凝聚乡亲对汉家血统和客家文化的认同,挽救客家文化失落的危机。他慎终追远,对大陆原乡、对客家传统文化有很深的感情。前文提到的“与观众有约”节目,有“大家来打嘴鼓”“回答听众来函”“空中热线”和“点唱时间”等四个单元,以轻松活泼的形式与全球听众互动交流,拉近全球客家人的距离,增进彼此感情。一个南半球留尼旺听众,退休后听江导播的节目是他的日常功课,每三个月把收听报告集成册寄给江导播,这样的忠实粉丝遍布全球。父亲江平成生前从来没有对他说过希望他做什么,但是去世前接受电视台的采访,对记者说以儿子在“央广”负责客家话节目为荣,儿子做客语节目将优秀客家文化传播全球,是自己的最大愿望。江光大导播承前启后,一辈子为客语传灯,九泉下父亲亦含笑。

江导播的成就感来自听众的回馈,也来自手把手教带出来的客语播音员的成长。“只要有人学客家话,对客语节目有兴趣,我可以教佢”,他培育后进不遗余力,对完全不会讲客语的人,一字一字教讲客家话,刚开始的时候后生仔讲得结结巴巴,能训练成播音员吗?——江导播自问。但通过一字一字慢慢磨,并且不断鼓励后生:学语言不是一蹴而就,而是不断累积才能变成自然的反应。奇迹出现了,这位后生习得客家话了,还成为客语播音员。很多优秀的客语主播和主持人,都是江导播这样训练出来的。

2019年,做了40年广播的江导播届龄退休,他投身佛光山团体佛光会并担任会长工作,致力于推广星云大师的理念“做好事、说好话、存好心”“给人信心、给人欢喜、给人希望、给人方便”,为净化社会、营造心灵的桃花源尽一份心力。回梅县目睡岗父亲的祖屋、曾龙岃外祖父和母亲的祖屋,以及一览原乡山水,是江导播最大的心愿,这个计划已经酝酿十多年了。他期待明年春节能偿愿。

从1947年到2019年这七十多年风雨沧桑的岁月里,江平成江光大父子守心明性、承前启后,用声声深情的阿姆话为“乡远去不得,无日不瞻望”的海外客家人留存了乡音、留住了乡愁,保存了流淌在游子血液中的文化印记。他们的名字不仅留在史册上,也留在每个听众的心里。时光在岁月的轮回中变老,客音也日渐式微衰颓,“无可奈何花落去”,从民国梅县传承下来的宝岛最美最纯的客音,也许就此成为空谷传响。

注:此文撰写承蒙江光大主播惠赠书籍照片、黄人山主编惠赠采访手稿视频照片等资料,特申谢忱。

(本文作者系广东梅县人,嘉应学院文学院教授,研究生/博士)

编辑:廖智

审稿:陈嘉良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