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新康 | 逐渐消失的报刊亭

梅城梅园新村西门路口的报刊亭

●宋新康

近日,笔者在梅城梅园新村西门路口发现一间板房搭建的小报刊亭,上面写着“便民报刊亭”字样。但见报刊亭内仅摆放着《梅州日报》《羊城晚报》《家庭医生报》以及《读者》《中国青年》《特别关注》等报纸和几本杂志,另外在报架顶部还有尘封的《红楼梦》《水浒传》等书籍,报架剩余的大部分地方摆放着缝补衣服的用品,给人萧条冷落,惨淡经营的感觉。笔者出于好奇,与报刊亭主人搭讪起来。

报刊亭经营者是一位年近50岁的妇女,她经营报亭业务已有17个年头,起初生意较好,基本可以靠报刊亭销售期刊、报纸维持生计。随着电子信息时代的发展,电子书的普及,特别是年轻人,他们获得信息和知识几乎是借助手机、电脑、电子书籍等,纸质报刊、书籍越来越少人光顾,除了上了一定年岁的老人会来购买报刊外,已经少有年轻人购买了。这些年来经营这个报刊亭,每个月销售盈利不足200元,仅够店铺的租金开支,靠经营报刊亭已无法维持生计。可仍然有极少数的老顾客会通过报刊亭订阅或购买报纸、杂志,如果停业,对老客户将带来许多不便,同时自己年岁已高,已无法转型做其他经营,只好通过帮小区住户缝补衣服和销售一些农副产品以增加业务收入来维持报刊亭的经营。

报刊亭主人还告诉笔者,梅城江南城区只剩下鸿都和梅园两个报刊亭了,17年前报刊亭业务那种繁荣的景象早已不复存在。听了报刊亭主人的讲述,心想自己也有半年时间没有买杂志了,出于内心深处说不出的情感,同时自己一直喜欢《读者》,因此买了两期的《读者》,店主见我买杂志,笑容可掬地说道:“难得你还看书,整个上午仅卖了两本杂志,谢谢!”

报刊亭,曾经在一个时期里成为城市文化传播的载体,存在于邮局、车站、街道、学校、小区或人流、交通密集的场所,成为许多市民阅读报纸,了解国家方针政策,了解当地、全国乃至世界各地新闻的重要来源地。曾经,许多人去菜场或回家的路上经过报刊亭时,会停下来对报刊亭的销售员说“来一份最新的报纸”,或“来一本某某杂志”;如果是老主顾,销售员会远远地招呼着“张伯、李叔,您要的报纸来了”;报纸若是来得早,顾客还会回应一句,“今天的报纸来得好早”!“有什么重大新闻?”这原本在我们文化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风景,近年来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随着多媒体的迅速发展,人们获得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广,很多时候报纸、杂志的信息传播速度远跟不上电子媒体,当人们想了解新闻、信息时,首先想到的是从电子媒体上去查阅,因此报刊亭作为新闻传播载体的作用和地位越来越弱化。当然,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报刊亭经营的品种和利润极为有限,据了解,卖一份杂志的利润不足2元钱,实在不如卖青菜划算,同时阅读的人越来越少,销售量非常有限,让经营者无以为继,这也是报刊亭越来越难以生存的另一个原因。

也许是杞人忧天,感觉报刊亭已逐渐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中。如何重振纸质报刊业务,唤起人们对纸质书刊的阅读兴趣?看来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好多年前随着电视机的普及,电影产业受到极大冲击,电影院门前冷落鞍马稀的景象人们仍记忆犹新,但这几年,在电影业内人士策划、推动、宣传下,许多年轻人又悄悄兴起到电影院看电影的热潮,电影票房不断刷新纪录。据报道,今年我国暑期档累计票房达206.2亿元,较2019年增长16%,创历史新高,观影人次达5.05亿,也破历史纪录;总场次3461万,更创历年新高。真希望纸质报刊业务也能像电影业一样,再一次悄然地在青少年中流行开来……

——“文化公园”投稿邮箱:mzrbwhgy@163.com

编辑:曾秋玲

审核:陈嘉良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