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德彪 | 穿越时空的守望—— 从客家祖地到红色湘东

湖南省浏阳市文家市秋收起义纪念馆雕塑。

湖南省炎陵县水口镇叶家祠,毛泽东在这里主持连队建党。

湖南省汝城县朱氏总祠外观,里面至今保存朱德同志于1927年11月题写的匾额。


调研组在湖南攸县鸾山镇三联村与当地宗亲对接族谱。

——————————————————□钟德彪-

导 读:

带着弘扬客家文化的强烈使命,闽西客家联谊会调研组一行13人于今年4月前往湘东客家村落调研。沿平江、浏阳、攸县、茶陵、炎陵、桂东、汝城,风尘仆仆,一路南下。越山岗、跨河涧、走街巷,访农家、查族谱、读碑铭,亲切的乡音,熟悉的环境,纯朴的风情,让人心怀崇敬,久久难忘。

-

一脉宗亲,湘东客家源闽西

气势磅礴、纵贯南北的罗霄山脉,是赣江、湘江的分水岭,也是明末清初闽粤赣边客家人持续迁徙、最后栖息的生命乐土。据统计,整个湖南有客家人口200万人,主要分布在湘东罗霄山脉西侧一线,且十之七八其上祖或直接、或间接来自闽西和粤东。

岳阳市平江县,人口113万。境内的连云山、幕阜山,是客家人最集中的地域。在加义镇东南村桂花堰,今年72岁的刘云飞便是客家后裔。他的祖先从江西瑞金迁至武平城厢南通村,再迁广东平远东石,于康熙四十年(1701)兄弟俩同时迁至平江开基,如今发脉至3000多人。他曾回去过广东平远、福建武平。来自连云村、今年65岁的吴升平、61岁的吴学文说,他们的祖籍在闽西,后迁广东平远,祖先于清乾隆四十八年(1783)迁至惠州博罗再到平江开基,如今已传至第17代,900多人。在福寿山镇蒋山村,今年72岁的老村支书邱佑明,是上杭丘氏大始祖维禄公后裔。先祖于宋季元初迁广东镇平员子山。清雍正九年(1731)永海公从员子山迁湖南平江马头岭,荣相公再迁蒋山村,现村里邱姓人口有近千人,人称“邱半村”。1955年开国中将邱创成即是一脉宗亲。

让人惊讶的是,被誉为“蓝墨水上游”的平江县,中国文学史上两大诗人——诗祖屈原投江于此,诗圣杜甫安葬于斯。杜甫墓祠“杜甫后裔”展板介绍,“杜甫葬平江,子宗武、孙嗣业留下守墓。宋末元初,平江杜甫后裔开始外迁,远至福建汀州等地。清雍正三年(1725)福建武平一支复迁平江。”

长沙市浏阳市,人口149万。其中客家人口约30万,是湖南最多客家人的县市。走进张坊镇张坊村,进入温氏祠堂甫一坐定,温氏宗亲温正桥介绍,张坊镇现有人口3.2万,大多为客家人,客家姓氏153个。查《张坊主要客家姓氏源流》,“张姓一支系上杭张化孙后裔。”“黄姓小田冲得凤房,14世黄得凤公原籍福建汀州府武平县桂阳右下,始迁江西赣州府雩都县罗谷上中障,后裔一支于清康熙十三年(1674)迁浏阳东乡一都张家坊小田冲宝盖窝立业居住。”“廖姓,伟公乃福建汀州始祖花公之第17世后裔,康熙初年,公自福建长汀携妻子逃难至湖南浏阳东乡白石桥直路口安居,传世三代后迁居到板溪落业,人口百余。”……

走进古港镇仙洲村,童氏宗亲早在村口迎接。据童氏宗亲童发根介绍,经对接族谱,他们的上祖曾在福建武平桃溪鲁溪村开基,后迁到中赤,明朝初年再迁广东龙川,清初又迁赣州上犹县作短暂停留(约40年),清康熙三十五年(1696)三兄弟同时迁入浏阳。现童氏宗亲1600人。

株洲市攸县,因攸水流贯全境而得名,人口85万。走进攸县鸾山镇三联村,座谈会上摆满了客家人特有的米埕、兰花根、灯盏糕等小吃。据介绍,鸾山镇有2.7万人。三联村1180人,主要姓氏有张、李、邱、易等,均讲客家话。经对接族谱,张姓来自广东梅州,已发脉10余代,系上杭张化孙后裔。桃源村,人口1441人,其中50%是客家人,主要姓氏有张、梁、李、刘、钟等。据对接《张氏族谱》,该村张氏先祖于清乾隆年间从广东蕉岭迁至江西兴国再迁攸县,现有100多人。罗姓,于清乾隆四十六年(1781)从广东梅县松口迁入。这些姓氏均从闽西开基发脉。

株洲市茶陵县,人口65万。桃坑乡,现有1.86万人,均讲客家话。双元村现有1000多人,罗姓上祖即为上杭中都迁来。邺坑村现有1100人,主要姓氏有曾、胡、李、邱。走进西坑村范氏宗祠,范月华介绍,他们的上祖从上杭太拔迁来,在这里开基已有200多年,传11代900多人,2003年与上杭续上族谱,议定每四年一次回蓝溪祭祖,村里的企业家范桥平曾为上杭蓝溪范氏总祠捐款50万元。又称,夏乐村的廖氏宗亲上祖从武平迁来。

除此之外,客家人聚居区还有不少:株洲市炎陵县,原名酃县,人口20.8万人,其中90%是客家人;郴州市桂东县,人口23.4万,大多为客家人。

移民大潮,历史烽烟话沧桑

客家是汉民族的一支优秀民系。独特的客家文化是识别客家民系的重要标志。湘东地区的客家人从哪里来,为什么来,什么时候来,怎样来,与闽西客家祖地有何渊源,一直是学术界研究的课题,也是调研组关注的题中之义。

复旦大学教授葛剑雄、曹树基、吴松弟在合著的《简明中国移民史》一书中,对湘赣边界的客家人做过调查,认为“康熙年间,一批客家人应召迁入平江县东南部山区”。“浏阳县经过‘三藩之乱’、流民反抗、清兵镇压,到康熙十八年(1679)已是一派惨状。战后,造反的棚民受招下寨,成为佃农。到嘉庆年间,寄籍烟民15960户,男女67776丁口,棚民占总人口的四分之一。”“同治《攸县志》说曾有闽粤之侨居攸县东部山地,凿冈伐岭。当时这批棚民的身份已经模糊不清,‘以为主户则本非土著,以为客户则已无他徙’。其实,他们就是邻县那种寄籍者,人口不多。”“酃县、桂东,明末赣南流民闹事,也波及这里,清顺治八年(1651)‘粤寇万余,号红巾贼,陷城’,知县两人先后身亡。顺治五年,金声恒军的一支从江西入据湘东边界南部。顺治十年冬,洪承畴率兵进剿,平定后招集流民。这样,闽粤流民便越过大山,进入湘东。同治年间酃县寄籍烟民人口有91160,占全县人口的77%。”“汝城县清代来自粤北的氏族占全县氏族总数的40%左右,但所含人口占全县总数却不到10%。”“嘉庆二十五年(1820),浏、醴、酃、桂(东)等移民重点县人口为80万左右。”

浏阳市客家学者谢建国潜心多年,著成《浏阳移民史研究》一书。谢建国说,清初的浏阳苦难深重,主要表现在“持续的重赋苛政、酷吏捏报垦荒、‘西山之役’军需难支、‘滇逆之难’造成灾难、邻县‘棚民之乱’影响”,由于重赋、战争和自然灾害等因素,江西人口大量减少。特别在明末,江西赣南人口相对宋代的人口高峰期,人口损失达80%以上。江西经济遭此浩劫,至康熙末年尚未恢复元气。因此到了清代,江西不仅不再是人口输出地,反而是闽粤的客家人倒迁入赣。此时粤东和闽西的客家聚居区,却进入人口膨胀时期。闽粤客家人进入湘东的路线,“族谱是记录了南康、龙泉(今遂川)、万载等地都是移民曾经停留的地点”,可以推论,闽西客家人迁移湘东的路线,经过以上地区应无疑。

对浏阳市客家人口构成的研判,同样适用于湘东其他地区。炎陵县客家研究会谭忠诚,曾撰写《清初湘东地区的客家移民潮》一文。认为湘东地区掀起客家移民潮的原因有三个,“首先是湘东地区具有独特的山地,适合客家人的耕种习惯,为客家人迁入提供了先决条件;其次是湘东地区长期战乱,使得人口凋敝,为客家人迁入提供了空间;第三是‘摊丁入亩’‘和平安置’一系列政策的实施,为客家人迁入扫清了障碍。”据1994年《酃县志》记载,客家人迁徙到酃县始于宋元时期,明末清初趋多,康熙乾隆之际形成高潮,一直延续到清末。其中“宋代迁入12支,元代9支,明代20支,清代123支”,他们的祖先大多是从福建汀州的上杭、连城、武平和广东梅县、兴宁、五华、乳源等地迁入。

耕读传家,顶天立地启后贤

不论从哪个地方迁到湘东大地,首先要发展生产,解决温饱。初来乍到,举目荒蛮,唯一的办法是开荒种粮。新到一地,人地生疏,又因无户籍,更无地位,人们谓之“棚民”“烟民”,“有力黄金土,无力荒草坪”。

于是罗霄山脉广袤的腹地,荒无人烟的沟坎变成了藉以果腹的粮田。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粮食产量低,他们带来了闽粤地区广泛种植的甘薯以弥补口粮之不足。“剪茎插土,稍施肥料,自然繁殖。根肥当粮,藤叶饲猪。”

他们种苎麻、蓝靛。苎麻是织布的原料,蓝靛是染布的染料。苎麻撕成苎线可纳鞋底,一根根苎线可以织夏布;夏布经过靛青的漂染可以做成不同颜色的衣服。

他们种油茶。油茶树结出的茶籽粒大皮薄仁满,含油率高,榨出的茶油既可食用,在没有电的年代还是点灯照明的油料。一据史料记载,湖南炎陵、茶陵、攸县、醴陵均为茶油大县。

他们种茶制茶。走进桂东县清泉镇秋坪村“玲珑王”茶叶生产基地,祖籍上杭庐丰三坪,初迁江西遂川再迁桂东,已繁衍10多代的制茶人江秋桂,传承“三坪茶”制作技艺,生产的“玲珑王”茶叶声名鹊起,制作技艺被评为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个人被评为非遗传承人。

风餐露宿,艰辛备尝,手中有了钱,便建房置业。依山而建,沿水而筑,一幢幢四合院、围屋迎着朝阳升起。人们在岁月的守望中传承亘古不变的客家民风,教育子孙后代讲客家话,劳作累了唱客家山歌,岁时节庆不忘感恩天地,农家喜庆表演民间文艺,婚丧喜庆延续古已有之的生命礼俗。编修族谱不忘来自何处,修建祠堂感念祖宗恩泽,修坟造墓祈愿家族根脉壮旺,祭祀神明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风雨百年,一有机会,便打听老家来人,接续族谱;与宗亲联络,回乡祭祖,乐此不疲,永不停步。

走进汝城县城占地面积6000多平方米,整体建筑布局成“T”形的朱氏总祠,由湘粤赣三省十八县的朱氏族人于1946年集资兴建。祠堂中的门楼为中西合璧,巍峨壮观。正面镶嵌石雕“朱氏总祠”牌匾,被列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27年11月中旬,同是客家人的朱德率领南昌起义保留下来的一部分队伍到达汝城,朱德为朱氏宗亲题写的“世界一家”匾额,至今悬挂于总祠。

代代传承,接续奋斗,留下客家人心底最纯朴的乡愁和向往。一个家族的强大,不但需要坚实的经济基础,更需要读书人考取功名,出人头地,光宗耀祖。他们设私塾、建书院,只要能培养士子读书成才,砸锅卖铁、倾家荡产也在所不惜。清道光二十年(1840),湖南茶陵客家士子联合酃县、江西宁冈客籍绅民,捐款集资,于道光二十三年(1843)在江西宁冈创办了一所跨境书院——龙江书院——1928年4月朱毛红军会师地点。据史料记载,三县客籍绅民共计捐田100余亩、谷1000余担,以茶陵客家人捐助最多。

湘东客家人还“因无户籍,按清朝户籍制度,无户籍之人不能做官,不能参加科举考试”,茶陵县几个人口较多的姓氏便联合起来率先抗争。经多年不懈努力,终于在清同治二年(1863)6月12日,罗、李、黄、吴、范、林六姓客籍人被允许入籍,并签订《籍约》,由此开启湘东客家人开科取士的先河。

浏阳市大围山镇,有一座建于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占地面积3039平方米,建筑面积1635平方米的围山书院。仰望天井内外四棵挺拔高耸的百年桂花树和罗汉松,让人感慨万端;走进相邻的锦绶堂、中国第一个建制省苏维埃政权——湖南省苏维埃政府旧址,占地面积5000余平方米,建筑面积3800平方米,有108间房屋、17个天井的庞大建筑,让人心生敬意。这两处建筑都是客家后裔、祖籍在福建长汀涂坊,后迁至广东大埔再迁至湖南浏阳的涂氏宗亲建造的大手笔。据介绍,当年的涂氏拥有7000多亩田地,10多间商铺。书院首创者为曾在长沙岳麓书院、浏阳南台书院任教的涂启先老先生,是著名的“戊戌六君子”之一、浏阳人谭嗣同的老师!

走进汝城濂溪书院,亭台楼阁,泮池生辉。书院始建于宋宁宗嘉定十三年(1220),是汝城为纪念一代理学宗师、曾任汝城县令的周敦颐而建,距今有800多年历史。清嘉庆九年(1804)重修。濂溪书院为仿宋建筑,四合院砖木回廊结构,建筑面积1618平方米。创办以来,书院人文蔚起,声名远播,濂溪遗韵历久弥光,历代名师在此传道授业,一大批经天纬地之才脱颖而出……

湘东客家人崇文重教,热心公益,信念如磐,从未动摇。

红色客家,革命精神耀千秋

客家人历经磨难,为生存发展、社会进步锐意奋发,“虽九死而其犹未悔”,形成了“开拓进取,艰苦奋斗,崇文重教,爱国爱乡”的客家精神。闽西客联会会长刘友洪认为客家人有“五崇”特质,即“崇正忠义、崇宗睦族、崇文尚武、崇实耐苦、崇和好客”。

这种精神和特质,根植于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根植于迁移过程中与当地土著文化的融合,根植于与自然、社会进行不屈不挠的斗争。这种精神和特质,在中国革命的血火洗礼中,淬炼成钢,光耀千秋!

湘东地区是中国革命的摇篮。1927年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就以江西修水、铜鼓,湖南平江、浏阳为中心而展开。秋收起义失败后,毛泽东审时度势,放弃攻打敌人力量强大的长沙,在浏阳县文家市收拢部队,改向井冈山进军,从此建立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地处湘赣边界的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其核心区的“六县”,即江西宁冈、永新、莲花、遂川和湖南酃县、茶陵均为客家人聚居地。井冈山的红色政权就像磁铁一样,把周边的客家人紧紧吸引,并义无反顾投身到红色洪流中,为中国共产党指明的由农村包围城市,实行武装割据,最后夺取政权的道路前仆后继,英勇献身。

参观平江起义史料陈列,彭德怀率起义军追求真理,奔向井冈山,让人热血沸腾。平江县为中国革命牺牲25万人,登记在册的革命烈士2.1万人,走出了苏振华、张震、傅秋涛、钟期光等52位开国将军。其中长寿镇就走出了12位开国将军和10多名省部级干部,加义镇走出了14名将军和6名省部级干部。

在浏阳市参观秋收起义纪念馆,充分感受到“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的伟力。走进中和镇苍坊村,参观胡耀邦同志故居和纪念馆,再一次感受到胡耀邦同志坚定信念、坚持真理、实事求是、心在人民的崇高风范和人格魅力。浏阳为中国革命牺牲了20多万人,走出了王震、杨勇、李志民、宋任穷、唐亮等30位开国将军。其中胡耀邦、杨勇、李志民及唯一的开国女将军李贞,都是客家人。

穿行在湘东大地,每一寸土地都浸染着烈士的鲜血,每一处革命遗址都讲述着创业艰难的故事。攸县是无产阶级革命家谭震林同志的故乡,参观“谭震林同志纪念馆、生平业绩陈列馆”,再一次缅怀谭震林同志参与创建闽西革命根据地,领导闽西南三年游击战争并取得胜利的不朽功勋。走进“茶陵县工农兵政府旧址”,抬头看见高大的牌坊镌刻着“公生明”“清慎勤”的大字,再一次领略工农兵政府始终为人民服务的理想、宗旨。茶陵还有“湖口挽澜”纪念馆,记述了毛泽东为保存革命力量的良苦用心。茶陵为中国革命胜利牺牲了5万余人,有25人成为开国将军,开国中将张经武、曾任中宣部长的张平化都是客家人。在炎陵县水口镇叶家祠堂,毛泽东在这里亲自主持陈士榘、赖毅等6名工农革命军战士的入党仪式;在桂东县沙田镇,毛泽东亲自在这里发布《三大纪律 六项注意》,为建设正规化的人民军队奠定良好基础。是啊,有多少参加过秋收起义、平江起义的非客籍湖南人,都曾在中央苏区闽西战斗、生活过,与闽西红土地结下深厚的革命情谊,名垂青史!

一路走来,一路感慨。感慨于客家人筚路蓝缕、奋力开拓的坚强意志,感慨于客家人勤奋耕作、耕读传家的美德传承,感慨于客家人兼收并蓄、与时俱进的务实态度,感慨于客家人勇立潮头、冒险犯难的崇高风范!

回望湘东大地,春风拂面,生机盎然。当地客家乡亲正在新时代伟大征程中,传承红色基因,讲好革命故事,把红色历史与客家文化结合起来,把人文底蕴和绿色生态融为一体,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所到之处,客家文化、红色文化都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资源,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宏伟目标,苦干实干,改善民生,以告慰世世代代在这一片土地上奋发奋起的先人,以告慰千千万万为中国革命胜利而英勇牺牲的革命先烈!

2023年8月3日《梅州日报》“客家”版面图

编辑:廖智

审核:陈嘉良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