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小武 | 风雨三仙庵(小小说)

(雪岁 摄)

□冯小武

丰顺县汤坑镇有个村庄叫铜盘村,这个村,崇文重教,民风淳朴,村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耕读传家,历久不变。多少年来,村民过着平静的生活。

可是,20世纪90年代初的一天,这个村发生了一件不同寻常的事。一大早,村里来了一辆小轿车,车里下来五个陌生人,其中一个老人,谢顶、浓眉、方脸,穿着一身中山装,由年轻人搀扶着。那年代,在乡村,小轿车是稀罕之物,村子也是熟人社会,陌生人的到来,立即引起村民的注意。

老人下了车,走到路边的小店问询:“请问这位小哥,三仙庵怎么走?”店里的年轻人说没听过。谢顶老人又问了几个路边人,都说没听过有这个庵。

老人显得有些失望,自言自语道:“难不成走错地方了?我可是活地图啊。”

这时,一个老汉走过来,谢顶老人迎上去,问道:“请问老哥,三仙庵怎么走?”

老汉平静地说道:“三仙庵已经消失六十多年了,你找它干啥,你们从哪里来?”

老人说:“我姓萧,从北方来,六十多年前,我在三仙庵住过一个晚上,虽然只住过一个晚上,但是六十多年来,魂牵梦绕,无法忘怀,今天来,就是为了了却一桩心愿。”

老汉听了,领着萧氏老人去看三仙庵遗址,萧氏老人边走边讲,如数家珍。

到了三仙庵遗址,看不出是什么遗址的迹象,只见到处都是杨桃树、柿子树、龙眼树、橄榄树,除了树,剩下的就是萋萋的芳草。

老汉说:“三仙庵的形虽然不在了,但它依然保存在我心里。”

萧氏老人说:“没错,就是在这个地方,前面的池塘六十多年来没什么变化。”

老汉的注意力并不在三仙庵的具体位置,他在意的是萧氏老人为啥六十多年了还念念不忘在庵里住过一夜,而且千里迢迢寻到这里来,这里面一定有故事。

萧氏老人说:“我记得三仙庵的三仙分别是月下老人、送子观音和文昌帝君,他们分别管人间婚姻、生育和仕途。”

老汉问:“你千里迢迢来这里就是为感谢神灵吗?”

萧氏老人说:“我们不信神,但是三仙庵曾经救过我们,人不能忘本。”

老汉问:“你遇到什么灾难了,又怎么得到了三仙庵的帮助?”

萧氏老人说:“1927年,我们的部队跟国民党陈济棠的军队在汤坑铜盘村打了一场硬仗,战斗打了三天三夜,我们攻下了陈济棠的指挥部柳山庄,但也留下了很多伤员,无法带走。听说村后山坡有一座三仙庵,庵主乐善好施,就送了十几个伤员过来隐蔽治疗。庵主顾虑重重,最后还是答应了,把伤员分别安置在不大的地宫里。我因为要随部队转移,在三仙庵只住了一个晚上就走了,临走时,庵主的亲戚——一个同情我们的回乡华侨半夜前来三仙庵送给我们部队1000个袁大头。那时候部队穷,拿不出什么来感谢庵主和他的亲戚。我拿仅有的财产:一支钢笔和一个怀表,分别送给庵主和他的亲戚,作为永久的纪念。然后背起枪杆,代表部队向两位恩人磕了三个头,含泪告别。”

老汉说:“原来你是南昌起义的老兵啊,失敬失敬。从小到老,不知听过多少汤坑战役的故事,如今,还头一回看到汤坑战役的老兵。”

萧氏老人说:“在延安,我还见过一个当年在三仙庵养伤的战士,其他的就不得而知了。”

老汉说:“听老一辈说,那些伤员后来都转移到马图了。”

萧氏老人说:“记得三仙庵是用大块的花岗岩建造的,异常坚固,不地震的话,几百年都不会坏,怎么才六十几年就不见了呢?”

老汉说:“老一辈人讲,因为庵主宣布三仙庵关门维修,庵里的人又总是出入药店,所以引起人们的怀疑,这样,三仙庵藏着十几个伤员的事没多久就暴露了,于是旧警察出动大队人马,扑向三仙庵。三仙庵的人历年来积德行善,所以有人提前通知三仙庵的庵主,庵主连夜把伤员转移走,他自己也不知去向,旧警察扑了个空。官府通缉三仙庵的庵主,并且把三仙庵也炸平了。人造平原的年代,遗址的花岗岩都被搬去铺路了。”

萧氏老人说:“庵主的那个亲戚如果还在世的话,也该有一百岁左右了,不知还在世否?”

老汉说:“听说也受到牵连,被抓进监狱了,判了十年,后来家人倾家荡产才疏通关系,弄了个减刑五年,出来时已经不像人形,两年后就去世了。去世前交代他家人要想办法把怀表还给那军人,因为军人不能没有表。”

萧氏老人听后感慨唏嘘,又问:“你知道他的坟墓在哪里吗?我想去看看。”

老汉说:“不远,再走一段路就到。”

老汉前面走,萧氏老人后面跟——由年轻人搀扶着。

这个时候,在潮汕某高级宾馆,人们乱作一团,原来是来潮汕视察的中央领导萧将军失踪了。市领导一边向省里汇报,一边悄悄派人去寻找……

上午十一点多,铜盘村村口传来了警笛声,军车、警车和救护车,一共七八辆,来到铜盘村,公安和警卫在地方干部的带领下,往三仙庵遗址跑过来,引得村民好奇张望。

警察来到三仙庵遗址,并没有找到人。村长眼尖,说:“这里刚来过人,看歪歪斜斜的草就知道。”于是警察分头找,终于在一个极偏僻的墓地前找到了萧氏老人。

只见萧氏老人站在一个墓前,神情严肃,眼中带泪,默默地向墓地三鞠躬,然后说:“恩人,你为中国的革命事业受苦了,你跟那些浴血奋战的战士一样伟大。六十多年来,令我魂牵梦绕,今天终于可以来向你表达谢意了,可是,我今天并没有带香、纸、烛和酒来,就用这块勋章来代替吧,你理应得到这块勋章。”说完,把一块勋章放在碑前。

老汉见来了这么多人,没自己的事了,就先回去了。

省市来的人悄悄走上前去,然后小声地说:“将军,您怎么跑到这么偏僻的地方来?我们找了一上午。”

萧氏老人答道:“谁叫你们多事,我是张活地图,难不成还走丢了?”

来人说:“将军,不是这个意思。上面要求我们保证您的安全。将军要是有事,我们担当不起啊。”

萧氏老人答道:“安全!安全!我们革命事业的成功,靠的就是群众的支持,怎么现在反倒不信任群众了,你们这些人啊,脱离群众太久了!”

来人听后说:“将军,您已经八十多了,这大热天,怕您受不了,所以还是先回去吧。”

萧氏老人说:“我还想找一下恩人的后代,向他们表达谢意。”

来人说:“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就交给我们吧。”

萧氏老人说:“这是大事,找到后,一定要告诉我。”

来人唯唯诺诺。

于是警卫员们簇拥着老人走了,刚坐在车上,车门还没完全关上,突然,传来一声:“萧连长!一路顺风!”

有人不满地说:“这么没礼貌!”

萧氏老人听了“萧连长”三个字,觉得无比亲切,他已经有六十多年没听到人们叫他“萧连长”了。记得汤坑战役的时候,师长对他说:“萧连长,带上人马,绕到敌人后面去,给我狠狠地打。”……战到第三天,手下的士兵对他说:“连长!连长!没有弹药了!”萧氏老人想着想着,仿佛又回到了血与火的岁月。“萧连长”三个字在他的耳边不断回响着。

萧氏老人慢慢回过神问:“刚才谁叫我?”

老汉答道:“萧连长!您的怀表,原物奉还。”

旁边有人说:“什么怀表?一边去!一边去!”

这个时候,村民听说村里来了一个汤坑战役的老兵,非常好奇,想一睹风采,纷纷围了过来。军警看到围观的人越来越多,怕出意外。关上车门,就把车开走了。萧氏老人在车内大发雷霆……

傍晚时分,铜盘村又来了一辆轿车,来人在村长的带领下,找到老汉家里,老汉热情招待了来人,原来是萧将军要见老汉,可是老汉却不想去。老汉说:“咱山村百姓,不惯见官。何况上午见过了,我就不去了,麻烦你们把这块怀表还给他。”

大家都非常好奇,萧将军的怀表怎么会落在老汉的手里,而且萧将军来铜盘村,也不带怀表这样的老物件。连老汉家里人都不知道这是怎么回事。来人请不动老汉,家里人也劝说他去,无奈老人非常固执,说不去就不去。来人很无奈,突然,来人中有个说:“你不去说明白,人家还以为你偷了将军的怀表呢。”老汉愕然,半晌,回过神来,把茶杯往桌上一砸,说:“去就去……”

一直到第二天,老汉才回来。村长和家里人问长问短。老汉说:“没事,怀表还给将军了,将军说将来要建汤坑战役纪念馆,到时候就把怀表放在纪念馆,将军还说,这块怀表,是历史的见证……”

这年国庆节,从来没有出过远门的老汉在武装部干部的陪同下,坐飞机去北京看升国旗,还登上了天安门城楼,并且再次见到了萧连长……

2023年7月29日《梅州日报》梅花版

编辑:廖智

审核:陈嘉良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